廈門海滄:開展線上線下心理援助

日前,廈門海滄育才小學又開啟了新一輪的“家長學堂”。課程中,老師與家長分享了家庭教育的心得,指導瞭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獲得了大家的肯定。

育才小學的“家長學堂”只是海滄區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開展心理援助的一個縮影。疫情防控期間,廈門海滄整合多方資源,全方位多渠道開展心理危機干預服務及疫情心理健康宣傳教育,為廣大群眾和一線抗疫工作人員排憂解難,全面築牢心理健康防線和堅定打贏抗疫阻擊戰的信心與決心。

心理熱線全天候

“我從境外回來,一下飛機就被隔離,我會不會被感染了?”日前,志願者陳曉煒就接到了這樣一個來電。得知來電者的擔憂,陳曉煒首先向來電者普及了新冠肺炎常識,並提出建議,為其排解煩惱。

接聽熱線的不單陳曉煒一人,截至目前,海滄區心理援助熱線共有志願者26名,他們都是持證的專業心理諮詢師。

“一個電話的結束並不是我們服務的結束。”陳曉煒告訴記者,志願者也會進行電話回訪,瞭解來電者後期情況。

記者瞭解到,疫情防控期間,海滄區共設立了4條心理危機干預熱線,為有需求人員提供心理諮詢服務。同時,海滄區還特別成立由醫師、護士、心理治療師組成的心理危機干預小組,為入住各集中隔離點的人員開展心理危機干預。

志願服務緊相隨

“感謝在大後方默默付出的你們。”日前,海滄區天竺幼兒園收到了一封來自武漢的感謝信,這是一位海滄的白衣戰士在馳援武漢一線時寫下的。

原來海滄區天竺幼兒園得知學生家長、海滄醫院神經內科護士陳擇煌前往武漢一線抗疫後,幼兒園20多名教師自發成立了一支志願服務小組,從3月2日起,每天兩名教師志願者來到孩子家中,為他講故事,陪他做遊戲。

“孩子因為想媽媽,時常心情低落。有了老師們的陪伴,他開心許多,不再悶悶不樂了。”陳擇煌告訴記者,每日上門的志願服務已經持續一個多月了,現在又有20多名老師報名來家裡陪伴孩子直到我回家才離開,太感激了。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開展面談諮詢、電話諮詢等服務,並逐步探索心理服務的長效機制,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各式志願服務,為廣大群眾心理健康保駕護航。”海滄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與此同時,在疫情防控期間,海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啟了“愛心扶幼·科學小課堂”等多種趣味線上實驗課,通過家長孩子齊動手來促進親子關係,培訓美好心靈。此外,海滄區還創作了動畫短片《復工後如何做好心理防疫?》等,投放於“文明海滄”微信公眾號,幫助廣大市民做好心理上的自我調適。

心理援助精準化

心理援助工作是一場持久戰,隨著社會生活步入正軌,疫情早期“潮水般”的心理應激反應逐漸過去,但一些新的心理問題將會浮出水面。

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一直備受關注。為此,海滄區將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納入教育系統疫情防控總體工作方案,持續跟蹤學生心理健康狀態,不僅開通心理援助電話熱線和網絡心理熱線,還推出《家庭教育系列》《防疫心理秘方系列》等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內容,多舉措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

記者從海滄區瞭解到,如今廈門市高三學生已經復學,接下來將有更多學生返回校園。目前,各所學校的心理教師已經到崗,隨時能為學生提供心理輔導。下一步他們將把學生的心理健康作為心理服務的重點,同時通過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平臺,探索常態化的援助機制。

(本報記者 馬躍華)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