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臨城教師王桂英:四十年初心如磐

河北臨城教師王桂英:四十年初心如磐
河北臨城教師王桂英:四十年初心如磐

王桂英,河北省臨城縣第三中學一名老教師,一個擁有35年黨齡的共產黨員。自20世紀70年代末登上講臺,她從事一線教學已40餘年。多年來,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教育者對職業的熱愛,書寫著一名共產黨員對事業的忠誠。對於她而言,黨員的稱謂不是榮譽而是責任,黨員的形象不是雕塑而是行動。

河北臨城教師王桂英:四十年初心如磐

王桂英獲得“2019年臨城縣最美教師”稱號。資料圖

一個承諾,一生努力

初上講臺,她只有16歲。“1979年我高中畢業,村幹部找到我家,讓我去學校教英語。我毫不猶豫答應了。我喜歡學校這個場所,喜歡當老師的感覺。”王桂英告訴自己,不幹則已,幹就幹出一番樣子!從那天起,她成了郝莊鄉皇迷初中一名民辦教師。當時英語課程剛剛在初中開設,中考只佔30分。大山裡師資匱乏,全校只有她一個英語老師。六個月的簡單培訓後,她就上崗了。

那時,她比學生大不了幾歲,英語底子也比較薄弱,可她就是敢應承下來。這一上任,就包了全校三個年級三個班的英語課。不會怎麼辦?除了苦學苦練,每個星期天,她都跑到十幾裡外的郝莊高中去拜師請教,每個寒暑假她都去參加縣裡舉辦的英語培訓班。為了提高英語發音水平,她用積攢下來的半年工資買了一臺熊貓牌收音機,一個單詞、一個句子跟著讀。

當時全縣學生考試實行抽測制,被抽到的學生到指定考點參加考試。那時,王桂英經常帶著幾十名學生,步行到十五里外的郝莊中學去考試。早晨5點多出發,回來時天上出了星星。冬天天短,參加寒假考試時,來回都是摸黑走路。

“那時候年輕,頭腦裡沒有苦和累的概念,一門心思就是做好工作。鄉親們把孩子交給咱,咱沒有理由不教好他們。一晃幾十年過去了,我現在變成老太婆了。但我回憶過去,感覺很快樂很滿足,我最大的幸福就是我始終保持著對教育的激情和一顆純淨的教育心。”

河北臨城教師王桂英:四十年初心如磐

王桂英跟學生和學生家長談心交流。資料圖

亦師亦友,醇美如歌

40年時光流年,王桂英老師一直辛勤耕耘於三尺講臺。她說:“講臺,是我待不厭的地方、看不完的風景。我喜歡我的工作。”

平常的日子,總會有學生來看望她,打電話的學生及家長更是不計其數。他們不僅是問候,更多的是和她談工作、生活,甚至請教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在中國人民大學讀研究生的王雅雯同學講了這麼一件事,上初中時她參加“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大賽”,可由於家境貧寒,父母不支持,她自己也想放棄。王老師知道後,立即買來了複習資料,還讓她住在自己家裡,管吃、管輔導,並親自帶她到邢臺參加比賽,所有花銷都是王老師掏錢。最終,王雅雯拿了一等獎。她經常說,沒有王老師的關愛和幫助,就沒有獲獎的機會。

就職於昆明一家報社的趙巍說:“讀初三時,因早戀受到家長的斥責,一氣之下離家出走。王老師通過同學把我找回來,給我談心,還寫信勸我。我明白了早戀的危害,把感情埋在心底,發奮學習,考取了臨中公助生。要不是王老師,我早就輟學了。”

2011年,王桂英老師接手的初一新生陳龍,家是外縣隆堯的,離學校幾十裡。因父親做生意賠了許多錢,父母天天吵架,這個13歲的男孩兒備受打擊,思想消沉,學習沒有動力,一度想輟學回家。王老師多次到他家家訪,做他父母的工作,並讓陳龍吃住在自己家裡,一住就是兩個多月。等事情平息後,他才住到學校。

王桂英常說:“農村的孩子也是寶,他們的父母也都期盼著孩子有出息,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必須盡我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讓他們享受到最好的教育。”

40年來,她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學生,也收穫了無數的欣喜。她獲得的省市縣各級榮譽、獎勵,總計50餘次,紅彤彤的證書佔滿了她書櫃的兩個格子。

心中有愛,眼裡有光

王桂英老師,在學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辛苦操勞,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度過,起早貪黑、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對學生精力用得多了,對自家孩子就會少一點。她兒子讀小學時,有一段時間特別忙,孩子的班主任還給她打過電話,讓她分出點時間,多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如今,她的兒子已成家立業,孩子們都非常理解她。她退休後,提出返回學校上課,孩子們很支持。

2018年,王桂英的公婆先後患病,公公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婆婆患有腦血栓後遺症,後來又得了老年痴呆症。為做到照顧老人與教學兩不誤,每天她都早早起床,侍奉老人吃完飯,再騎摩托車去學校上早讀。遇到雨雪天,她起床的時間就提前到四點多鐘。

其實,年齡大了,她也渾身是病:風溼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神經衰弱等。醫生多次警告她一定要多休息,可她卻抽不出時間。每每回到家,累得像散了架,可一到學校,她立馬滿血復活,判若兩人。

河北臨城教師王桂英:四十年初心如磐

王桂英指導學生髮音。資料圖

黨旗飄揚,黨徽閃亮

疫情期間,網上教學、做直播課,成為教師的必備技能。作為一個近花甲之年、網絡應用一片空白的老教師,王桂英沒有半點猶豫。為學會使用“釘釘”上課,下載好App後,她就開始學習教程,並拜兒媳婦為師。婆媳兩個,一個手把手地教,一個一絲不苟地學。僅用了兩天時間,她就能熟練操作。為了更方便地檢測學生,她還學習了另外兩項技能:用微信小程序提交作業和用小七學伴對作業進行檢測。在家教學的這段時間,她學會了製作課件、錄微課、網上組卷,還可以應用小程序導入和導出表格。

王桂英說:“活到老,學到老,我也在成長呢不是?”

那段時間,她每天從早到晚盯著電腦或手機,檢查聽課情況,檢查學生上傳的作業,打電話詢問聽課中的問題,並一個一個解答學生的疑惑。她戴著老花鏡,拿著手機,雕像一樣,一坐兩個小時不挪攤兒。

和王桂英交談的時候,她又回憶起自己入黨時的情景:入黨志願書上用心寫下的一筆一畫、黨旗下緊握的拳頭、宣誓時的心潮激盪……一晃,35年過去了,令她自豪和欣慰的是,她一直在用青春和熱血,踐行著入黨時的誓言,用實幹和奉獻,肩負著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擔當和使命。

來源:學習強國

編 輯:趙 倩

責 編:張秀美 李永存

監 制:楊軍科

總監製:李立科

微信號 : linchengfabu

電話:0319--7198176

郵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