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果紅的季節,一起聊一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的茱萸~

“茱萸”果紅的季節,一起聊一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的茱萸~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茱萸”果紅的季節,一起聊一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的茱萸~

每到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很多人大概會想起唐代詩人王維的這首著名七言絕句。短短四句28個字,說出了唐代重陽節的三種節俗:登高,身佩茱萸,與親人團聚。除此之外,唐代重陽節還有佩戴菊花、飲菊花酒等習俗,在其他唐詩中也多有提及,比如孟浩然《過故人莊》的最後兩句就是“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茱萸和菊花因此成了象徵著重陽節的兩大植物。

“茱萸”果紅的季節,一起聊一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的茱萸~

菊花

的園藝品種。(@辰小山 攝)

菊花在中華文化裡是第一等的名花,大家都很熟悉,不會認錯。相對來說,唐人佩戴的茱萸是一般人比較陌生的植物。不過,在諸多古籍中,“茱萸”一詞並不罕見。三國曹植《浮萍篇》裡有“茱萸自有芳,不若桂與蘭。”南朝江總的《宛轉歌》裡也有:“菤葹摘心心不盡,茱萸折葉葉更芳。”

那麼,古人佩戴的“茱萸”到底是什麼植物呢?為啥要在重陽節這天插這種植物呢?我們暫且按下不表,先來看看有哪些叫“茱萸”的植物吧。

那些叫“茱萸”的植物

“茱萸”果紅的季節,一起聊一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的茱萸~
“茱萸”果紅的季節,一起聊一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的茱萸~

吳茱萸的果實。(@辰小山 攝)

在傳世的文獻中,最早記載“茱萸”之名的是據推定成書於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的《神農本草經》。原書在宋代以後已亡佚,如今只有後世學者從引用該書的著作中摘出引文編排而成的輯本。按照現在流行的輯本,《神農本草經》中已有“吳茱萸”和“山茱萸”兩味藥,均列為“中品”。然而,有人發現宋代類書《太平御覽》在引用該書對吳茱萸的介紹時沒有“吳”字,懷疑原書恐怕只是管這味藥叫“茱萸”,“吳”字是後人加上去的。

“茱萸”果紅的季節,一起聊一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的茱萸~“茱萸”果紅的季節,一起聊一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的茱萸~

食茱萸/椿葉花椒的花及具刺的枝葉。(圖片來自網絡)

到了唐代,蘇敬主編的《新修本草》又新收一種“食茱萸”,指出它和吳茱萸相似,但藥效“少為劣爾”(稍微有點差罷了)。在此之後,歷代學者對於吳茱萸和食茱萸的關係一直有爭論,大體有兩派觀點,一派認為吳茱萸就是食茱萸,另一派認為二者是不同的植物。明代李時珍就極力主張吳茱萸和食茱萸並非一物,食茱萸是上古所說的可以做調料的“藙”,又有“欓子”“越椒”等別名。

“茱萸”果紅的季節,一起聊一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的茱萸~

山茱萸,葉對生,弧形脈明顯,早春開小黃花,秋季結紅果。(@辰小山 攝)

在今天,以“茱萸”為名的植物除了上述吳茱萸、山茱萸、食茱萸之外,還有茶茱萸、蜜茱萸、草茱萸、單室茱萸等,但這些都是現代植物學家起的名字。蜜茱萸屬(Melicope)因為和吳茱萸屬(Tetradium)近緣、同屬芸香科而得名;單室茱萸屬(Mastixia)則因為和山茱萸屬(Cornus)近緣,同屬山茱萸科而得名。

山茱萸 vs 吳茱萸 vs 食茱萸

“茱萸”果紅的季節,一起聊一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的茱萸~

● 經過現代植物學家的考證,今天學界的共識是,山茱萸指的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其枝葉和果實都沒有濃烈的芳香氣味。

“茱萸”果紅的季節,一起聊一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的茱萸~

至少自李時珍以後,吳茱萸指的是芸香科植物吳茱萸(Tetradium ruticarpum,有的文獻也用其異名Euodia ruticarpa 或拼寫錯誤的Evodia rutaecarpa)。

“茱萸”果紅的季節,一起聊一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的茱萸~

食茱萸指的則是芸香科另一種植物椿葉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它們的枝葉和果實都有濃烈的氣味(至於是香是臭,隨各人的感受不同而不同),特別是果實,入口極辛辣。

● 至於李時珍之前的吳茱萸和食茱萸的關係,則沒有定論。 在我看來,古人最早很可能並不嚴格分辨吳茱萸和食茱萸,都用“茱萸”來稱呼,只是入藥的時候以吳茱萸為多,做調料的時候以食茱萸(欓子)為多罷了。

重陽節佩戴的是吳茱萸嗎?

“茱萸”果紅的季節,一起聊一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的茱萸~

吳茱萸的花(@辰小山 攝)

為什麼學界認為包括王維在內的唐代人在重陽節佩戴的茱萸是吳茱萸呢?因為只要考察一下佩戴茱萸的節俗的起源,就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

西晉有一位著名的人物叫周處(就是那位“除三害”的猛少年),曾經著有一部記述地方民俗的《風土記》。雖然此書在後世和《神農本草經》一樣不幸亡佚,但靠著後人的輯本,它至今仍然是中國民俗史研究的基本參考文獻之一。就是這部書明確記載:“俗尚九月九日謂上九,茱萸氣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頭,雲辟惡氣而御初寒。”由此可見,重陽節所佩之茱萸是有強烈氣味的吳茱萸,而不可能是沒有氣味的山茱萸。我們甚至可以進一步確定,古人所佩的吳茱萸就是今天植物學上的吳茱萸,而不太可能是枝條上都是刺、容易扎傷人的食茱萸(椿葉花椒)。

“茱萸”果紅的季節,一起聊一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的茱萸~

雖然不一定聽說過《風土記》,但是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

事實上,古人用於“辟惡氣”的很多植物如佩蘭、艾、菖蒲、蒼朮等都是有濃烈氣味的植物,這可以說是中國民俗的常識。如果非要說重陽節佩戴的是沒有氣味的山茱萸,而不是有濃烈氣味的吳茱萸,對於研究民俗史的學者來說未免有些不可思議。

不僅如此,因為重陽節的月數和日數都是九,而九在陰陽學說裡是“至陽之數”,所以從漢代開始,受陰陽學說的影響,古人認為九月九日陽氣太盛,陰陽失調,是凶日,需要辟邪,這正是推動重陽節佩戴茱萸的節俗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茱萸”果紅的季節,一起聊一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的茱萸~

所以下次您看到插這樣的山茱萸,可以貽笑大方了!(@辰小山 攝)

與此類似的是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因為它與夏至日接近,夏至後晝長漸短,古人認為陰氣開始滋生,為不祥之兆,所以端午節也是凶日,需要用香草辟邪。《風土記》還記載西晉民間在端午節“以艾為虎形,或剪裁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載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削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直到今天,端午節在家門口懸掛艾和菖蒲仍然是中國南北興盛不衰的節俗,可見這種用香草辟邪的民俗影響之深。

“茱萸”果紅的季節,一起聊一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的茱萸~

時至今日,菖蒲艾蒿束依然是端午節的“標配”

“茱萸”果紅的季節,一起聊一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的茱萸~

把時間交給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