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國藍莓產業分析報告

2018年,中國藍莓產業發展進入到了一個關鍵時期,產業形態與種植結構的變化,市場格局和生產模式格局的變化,國際大型企業進入中國藍莓種植生產和市場佈局,中國藍莓產業發展中遇到的技術瓶頸等等,這一切給中國藍莓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本文依據中國各產區專家和藍莓企業的調研,整理成2018年度中國藍莓產業報告,供大家在藍莓種植生產決策時參考。調研過程中,儘管力求數據的準確,但難免各個產區的數據有偏差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並提供更準確的數據。

——編者按

一、中國藍莓栽培面積和產量

到2018年底,全國栽培面積55344 ha,產量18.4238萬噸(包括日光溫室和冷棚)。在各個省市中,栽培面積以貴州、遼寧、山東、吉林和四川位列前五位,而產量以貴州、山東、遼寧、浙江、安徽、四川和吉林位列前七位。貴州省、山東省、遼寧省和吉林省為中國藍莓最早產業化生產的四個省份,合計產量佔據全國的73.38%,也是到目前為止全國藍莓鮮果的主要產區。

2018年度中國藍莓產業分析報告

2018年度中國藍莓產業分析報告

二、日光溫室和冷棚生產得到快速發展

早熟、鮮果品質好、商品率高和種植效益高等幾大優勢使日光溫室和冷棚栽培在全國得到快速發展。到2018年,全國日光溫室栽培面積達到2060ha,是2017年的一倍,其中遼寧省井噴式暴增,由2017年的400ha增加到2018年的1067ha。山東省由300ha增加到607ha。日光溫室生產仍然以山東省和遼寧省為主導,2018年產量分別為4200T和4500T,佔據全國總產量10120T的86%。

2018年度中國藍莓產業分析報告

2018年度中國藍莓產業分析報告

由於特殊的地理優勢,藍莓冷棚生產依然以山東為主導地位,2018年栽培面積1400ha,佔據全國總栽培面積1587ha的88%;產量18000T,佔據全國總產量19020T的94.6%。值得一提的是雲南省利用地理優勢,採用冷棚做溫室生產2018年發展了100ha(優勢見四)。

2018年度中國藍莓產業分析報告

2018年度中國藍莓產業分析報告

三、異軍突起的西雙版納產區,改變了中國藍莓生產果實成熟期模式格局

2017年以前,中國各個產區不同地域和生產模式實現了3月中旬到8月中旬藍莓鮮果生產的目標。2018年雲南溫室和西雙版納產區實現了11月中旬到4月中旬供應藍莓鮮果的目標

西雙版納地處熱帶北部邊緣,具有高溫多雨、乾溼季分明而四季不明顯的氣候特點,乾季從當年11月到翌年4月,溼季從5月至10月。年平均氣溫18.9℃-22.6℃之間,年降雨量1136-1513毫米。溼季雲雨多,風速小,日照少,氣溫高,溼度大。乾季期間,雲雨少,光照強。西雙版納地區,利用這一特殊的氣候條件,種植常綠藍莓品種,實現了11月中旬到4月中旬供應藍莓鮮果的目標。在雲南的紅河建水縣,利用冷棚作為溫室種植常綠藍莓品種,也實現了這一目標,填補了中國藍莓鮮果供應的“空窗期”

2018年度中國藍莓產業分析報告

四、低冷溫需要量或常綠藍莓品種改變了中國藍莓品種結構格局

2018年藍莓品種種植結構的一個重大變化是低冷溫需要量或常綠品種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南高叢藍莓品種中的‘奧尼爾’、‘密斯梯’、‘雷戈西’、‘綠寶石’和‘珠寶’等不但成為長江以南產區藍莓主導品種,也成為了北方日光溫室和冷棚栽培的主要品種。在北方產區的日光溫室,由於進入低溫時間早、解除休眠早、可以提早升溫、提早結果,可以實現3月中旬-5月中旬果實成熟的目標。如果採用更低冷溫需要量品種,如‘綠寶石’和‘珠寶’,可以提早到2月中旬鮮果採收。2018年,北方產區的日光溫室新增種植面積80%以上為南高叢品種,山東產區冷棚生產中的60%以上為南高叢品種。

藍莓常綠品種(Evergreen blueberry)是一類不需要冷溫和休眠而可以一年四季持續生長的藍莓品種類型。這一類藍莓品種在雲南西雙版納露地避雨栽培和雲南紅河地區溫室(冷棚)生產實現了冬季鮮果供應的目標。常綠品種是最近幾年來新選育的藍莓品種類型,主要有‘比樂西’、‘米朵拉克’和‘文圖拉’等。但是一些低冷溫需要量的品種如‘綠寶石’、‘珠寶’和‘天后’等也可以作為常綠品種使用。

常綠品種在北方日光溫室中,採取加溫措施,只要保障冬季溫度不低於10℃,完全可能實現常年生長、11月中旬到翌年4月中旬生產鮮果的目標。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於有些品種,如‘比樂西’一旦接受低溫信號,就必須滿足450h的低溫條件。因此,在北方日光溫室生產中保障10℃以上的溫度是關鍵因素。

2018年度中國藍莓產業分析報告

‘比樂西’在雲南紅河地區冷棚內12月中旬結果狀,預計12月底成熟

五、問題、思考與建議

1、依據目前中國藍莓果實成熟模式,基本上實現了藍莓鮮果的全年供應,但是到目前為止,8月中旬到11月中旬依然是全國性的鮮果“空窗期”。我國的長白山產區可以考慮利用區域晚熟優勢結合氣調貯藏補充這一空檔期。雲南地區在高海拔地區(3000m以上)種植也可以實現這一目標。

2、目前和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中國藍莓生產會依然以鮮果生產為主導地位。隨著藍莓產量的不斷增加,對鮮果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追求大果、好吃、品相好、耐儲運是鮮果生產的主要目標,2018年一個顯著的特徵是鮮果市場上的“優質優價”。例如,在北方遼東半島和長白山產區,‘藍豐’品種鮮果收購價格達到30-50元/kg,而‘北陸’只有15-30元/kg,相差近50%。在長江流域,由於鮮果採收期間梅雨、高溫導致裂果和果實品質嚴重下降,不僅鮮果商品率降低,而且收購價格也大打折扣。長江流域採用避雨栽培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途徑。

3、堅持“優勢品種、優勢產區、優勢品質”三優理念的藍莓種植。即,利用最有優勢的品種,選擇最佳的產區達到最佳的果實品質與種植效益。

文章來源:李亞東,藍莓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