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的人際關係,真的與以前有關嗎? | 解讀你的依戀模式

我們現在的人際關係,真的與以前有關嗎? | 解讀你的依戀模式


依戀,是我們一直都在尋求的人生議題,就像依戀理論的創始人Bowlby說,“我們通過接近更強壯或是更智慧的他人來尋求安全感。”


這個安全感最早期的來源是我們的養育者,父母,祖父母,親人,以及外部的環境。


如果外部的環境是惡劣的,那養育者是我們與惡劣環境之間的保護屏障,他們會幫助我們調節處理這些無法承受的外部刺激,使得不適宜的刺激可以降低在最低限度內。


於是我們便知道身邊的人是可以信賴的,是可以依靠的,安全的,我們會逐漸內化這樣一個可靠而安全的人物的形象,在我們以後的生活中,它會存在我們的身體,思想,信念和感受中,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它是一種無形而有力的資源,支持著我們在不易的生活中繼續前行。


在意大利電影《美麗人生》中,當猶太父親約舒華和兒子被關進納粹集中營時,為了保護兒子童心的美好,對這個世界的美麗希望,用想象力編織出了一套遊戲,自己強忍著飢餓,恐懼,孤獨和一切惡劣的環境,直到犧牲的那一刻,孩子依然以為他在和爸爸完成一個遊戲。


我們可以想象當這個孩子長大後,他心中的父親是如何陪伴他走過人生歲月的。


養育者在早年外部屏障的作用非常重要,那麼他/她和我們之間內部的依戀關係是怎麼樣的呢,又是如何在我們接下來的人生中對我們造成影響的呢?


在這裡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依戀理論的視角,以及Beetrice Beebe和 Frank M. Lachmann在對依戀起源的研究中,做了大量的母嬰互動的觀察和描述,作為了解成人互動的基礎,使我們更好的理解成人依戀關係的互動是如何進行,併發生著變化的。


我們現在的人際關係,真的與以前有關嗎? | 解讀你的依戀模式


依戀關係影響人際交往模式


A女士是我的一個來訪者,她總是在每次諮詢準點開始時,匆匆跨入諮詢室的門,從不早到一分鐘,當從我身邊經過時,似看非看的對我微笑一下,座位也儘可能的離我遠一些,而每次諮詢結束後,她會迅速起身,幾乎頭也不回的“逃”出諮詢室,她的“躲”和“遠”總在提醒著我什麼,是一種很深的,和人待在一起的不安全感,我想那或許也是她和其他人依戀交往的方式。


造成這種不安全感的互動方式和我們早年和養育者的依戀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它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但在這個過程中,依戀方式會影響到我們對於他/她人反應的預期。


比如說,在渴望建立一段關係時,他/她是否是愛我的,在感受到我是被愛的基礎上也願意和他/她人靠近;

或者他/她人能否感知到我的需求,並且願意回應我,我覺得他/她人大致上是可以信賴的;

當我感覺到糟糕的時候,我的內心有個人會安撫我,讓我平靜下來;

又或者即使碰到了困難,我有信心和希望能夠克服它,等等。


我們從養育者那裡得到的親密感和積極的預期都會持續影響著我們的情感覺知,看待他/她人和世界的方式以及動機。


在依戀的研究中,人的依戀類型分為四種:安全型,迴避型,矛盾型和混亂型。


混亂型依戀一般和虐待,重度抑鬱,雙相障礙,酒精或其他物質濫用的家庭存在著比較高的相關性,這些都是高風險的家庭。一般需要醫院,個人,家庭,社會的聯合幫助。


我們現在的人際關係,真的與以前有關嗎? | 解讀你的依戀模式


我們現在的人際關係,真的與以前有關嗎? | 解讀你的依戀模式


迴避型依戀


迴避型依戀的嬰兒在12個月大的時候,可以看到他/她會主動的迴避母親,這可能是由於在更早期,母親不斷的拒絕孩子靠近的渴望,不論是身體上還是情緒上,孩子靠近的努力總是徒勞,所以他/她由主動的渴望,轉變為失望,繼而導致迴避,害怕再一次的失望。


或者是母親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過度入侵,控制,使得孩子過度喚起,想要去抵抗母親的入侵,但由於孩子的發育能力有限,所以最後只能通過迴避的方式去躲開母親的過度干擾,同時也讓自己控制在一種低水平的情緒當中,避免過度情緒喚起引起的焦慮和恐慌,越發的產生無助感。


迴避型依戀的孩子在母親離開的時候,看上去並沒有什麼擔憂,當和媽媽重聚的時候,他們也並沒有感到喜悅,而是對母親表示出了忽視,依然將自己的注意力關注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但經過生理指標監測得知,孩子體內的皮質醇水平是上升的,而皮質醇是一種應激因素,過量分泌會對下丘腦造成損傷,我們的機體通常通過減低對壓力的反應與減少皮質醇分泌進行調節。


在這裡我們可以得知,孩子並不是沒有反應,而是已經學會了在情緒上壓抑對分離和依戀的表達,如果這種方式是長期而持續的,還可能產生一種縱向的解離方式,這種創傷的記憶以一種不同於正常的狀態,在自己意念之外持續存在著,它阻礙了我們覺知到一個完整而統一的自體。


在諮詢的過程中,往往某個/段關鍵的童年記憶會有缺失,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回想起來當時到底怎麼了,我們只是會隱隱感到這段記憶貌似沒有什麼特別。也許這些缺失記憶背後的慾望和情感可能曾經給我們造成了巨大的痛苦,我們把它解離了出去,這些缺失的部分像是一個斷裂,無法回到主體之中。


而在日常生活中,當碰到應激事件的時候,似乎總感到我們某個部分的反應或情感過於強烈,這種強烈的程度讓我們感到驚奇,有些在經過細細琢磨之後,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奇怪,突出,熟悉卻又不連貫,困擾著我們。


迴避型的孩子會把主動發起的權利都留給父母,而自己總是將對感受的覺知,特別是對依戀的覺知反應控制在最低限度內。


他/她們成人後,難以接近自己的體驗,而且總是處在一個情緒很平淡的世界裡,看似不被內心和外界的環境所擾動,大家甚至覺得他/她很堅強,很獨立,從不依賴別人,而和他/她親密關係的另一半身上,會感到極度的依賴和脆弱,他/她將自己否認掉的需求和慾望都投射到了這段關係中,我們可想而知另一半的感受是怎樣的,他/她會傾盡全力的想要靠近伴侶,猜想他/她之所以這樣的可能性,渴望獲得哪怕一絲的回應,希望伴侶會對他/她說“我看到你做的這些了”,有時甚至連發起的爭吵都沒有回應。


於是伴侶帶著困惑,痛苦的掙扎黯然離開,自己內心也會有一段時間變得冷漠。很明顯,離開的伴侶經歷了另一半早年所經歷的故事。他/她們最大限度的將自己的注意力從依戀中調離,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他/她人最深切的渴望中,保持著距離。


從一段親密關係中我們可以看到,深藏在迴避型依戀中的另一面:無意識層面的恐懼,時常伴隨著令人不安的感覺,即真實的自我是有缺陷的,需要依賴別人的,而且是無助的,而他/她人對我的反應有可能是拒絕的,控制的。所以我需要和他人保持距離,控制和自我依賴。


獨立和依賴,堅強和脆弱,控制和失控這樣矛盾的兩面經常出現在迴避型依戀的人身上。


我們現在的人際關係,真的與以前有關嗎? | 解讀你的依戀模式


矛盾型依戀


和迴避型的嬰兒所面臨的情景——一個總是在情感上保持隔離,無法觸及或者過度侵入,越過身體或心理邊界的母親相比,矛盾型的嬰兒所面臨的是母親大部分時候都沒有情感回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偶爾會出現回應,但這種回應的時機和方式是不可預測的,就好像你點燃了一根菸花,興奮的希望看到它們綻放,結果這根菸花遲遲沒有反應,在你正要離開時,它突然在不經意間炸裂開來,碎了一地,你既沒有看到期望中美麗的煙花,也不能明白它的內部發生了什麼,變成了這樣的一種“綻放”方式。


如果我們說一個總是在情感上保持隔離的母親還稱得上是一個穩定的可預測的客體的話,那麼矛盾型的嬰兒所面臨的母親更加不穩定,會激起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不確定感和焦慮感。


在陌生情境實驗中,不論母親離開還是再出現,迴避型的嬰兒持續關注於玩具,而矛盾型的嬰兒卻只能關注於自己的母親。對於母親身在何處的慢性焦慮淹沒了他們,以至於他/她們無法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我們可以想象,矛盾型的嬰兒會不斷的嘗試和母親溝通,放大自己的情感,獲得母親的注意和回應,如果不奏效,他們可能變得需要黏住母親,想要通過保持一種高濃度的連結氛圍來達到依戀的目的,在一系列的挫敗之後,他們會變得憤怒,如果仍然沒有得到需要的回應,他們隨即會陷入到無助的被動狀態中去。


所以矛盾型的嬰兒一方面總是在黏人和憤怒地抗議之間來回擺盪,另一方面又會陷入到無助的被動狀態中去,這種反覆的交替擺盪,使得他們難以接受安慰。


當我們關注這些矛盾型嬰兒的父母時,發現他們和依戀對象之間的關係是令人困惑的,有時感到很憤怒,有時又是一種被動的迷戀,好像他們無法理解處在關係中的自己以及關係本身,內心充滿了被拋棄的恐懼和由無助感引發的焦慮。


這些父母在AAI訪談中的反應,就好像是過去的情感淹沒了他們當下進行的一致性的回憶和反思能力。


被情感淹沒,無法用思維進行思考,是矛盾型嬰兒及父母感受到的,而在迴避型嬰兒及其成人父母中,他們經常採用的是情感隔離。情感的使用方式是如此普遍。


情感,和情緒,感受相類似 ,在神經科學看來,情緒特指那些皮層下的,意識無法覺知的(潛意識的),通常是會基於一些身體體驗的感受。在中文中,我們也會常說氣得渾身發抖,嚇得我心肝亂顫等等。正是因為它經常在潛意識中運作,讓我們覺得它是如此的難以控制,而且它的運作方式和人的大腦生理結構也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早年,情感的重要性無可替代,Daniel Stern(1885)提出“生命早期,情感不僅是交流的首要媒介,而且是交流的首要主題”。而Allan Schore(1994)則指出“自我的核心倚賴於情感調節的模式”。


所以當依戀中的情感沒有很好的被感受,被調整,被交流,和被理解時,就會造成一種阻滯,影響自我及人際關係的發展,而這也是心理諮詢過程中的核心,從而有可能被治癒,有可能成長。


我們現在的人際關係,真的與以前有關嗎? | 解讀你的依戀模式


安全型依戀


安全依戀的嬰兒,則能夠在自我探索和尋求母親的安慰之間找到一種平衡,母親也不會期望自己必須是嬰兒注意的客體,嬰兒不會感到焦慮緊張和一種“被視線和行為緊緊抓牢的壓迫感”。


在安全型依戀的母嬰互動中,雙方的節奏和回應方式都是可以預測的。比方說,當孩子帶著積極的情感看向母親的時候,母親會追隨著孩子的情感節奏,以同樣積極的方式回應,不論是語言上,動作上,或者眼神上,都能讓孩子感覺的到母親在為我的興奮而高興,反過來也一樣,這是一種母嬰雙方的互動回應。而且這個交流過程是比較順暢的,即使中間有可能被打斷,也是可以修復的。


在這樣的互動中,孩子常常感到他是能夠影響母親的,如果延伸到成人的世界中,我們知道自己的言語或是行為能夠對外界造成影響,並通過進一步的施加影響及調整策略,逐步達成我們想要的目標,這就是我們自信心和掌控感的關鍵所在。


在母嬰的互動中,這些有利於身心健康發展,並且充滿活力的一個個小片段,會在我們的記憶中形成某個特殊的一小塊兒區域,在互動不斷重複的過程中,無數個類似的一小塊兒區域就會形成一個一般化的內容,並轉化成與他人互動的心理表徵,我們稱之為一般化的互動表徵(representation of interactions that have been generalized, or RIGs),它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形成內心世界的編碼,並作為和外部世界互動的基礎,不斷的經歷著修改和調整。


好的關係可以幫助我們改變模式


安全型的依戀的父母是我們都期待的,如果父母不是,我們也不是,那麼還有沒有可能改變呢?


在這一點上,Main後來辨別出了一種安全型父母的“亞型”,將其命名為“掙來的安全”,儘管他/她們有某些痛苦和有問題的童年經歷,並帶來了一種不安全的依戀,但他/她們對這些體驗加以反思,並且能夠連貫一致的描述出來,而非壓抑進潛意識或解離出去,降低了潛意識中不可控的破壞性。在這之後,可以跟戀人,朋友以及家人發展出親密而舒適的情感關係。


所以,當我們擁有這樣的體驗,並可以對這種體驗進行反思,即在體驗之外覺察自己的情感,記憶和想法,行為的時候,不安全的依戀才有可能逐步向安全依戀轉化,幫助我們重新去體驗生活中的親密關係。


如果暴露社會環境去適應會讓你感到不安全,不妨嘗試一下團體心理諮詢,就像是在實驗室中的社會濃縮,每週固定時間的在一起,沒有打擾,全身心的投入,讓自己的內心跟其他人在一起,找到最終自己想要的樣子,並在這個純粹的環境中體驗、發展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