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歸來,他奔赴小湯山抗疫一線

今年初,北京胸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吳恩東結束為期一年的援疆任務,從和田回京。

援疆歸來,他奔赴小湯山抗疫一線

圖為吳恩東在小湯山醫院。

疫情突至,吳恩東匆匆回到醫院,還是沒能趕上參加北京援鄂醫療隊,這讓他耿耿於懷。直到小湯山醫院啟用,各市屬醫院抽調醫療志願者,吳恩東第一時間報名,終於了卻心願,奔赴抗疫一線。

吳恩東沒想到,穿戴防護裝備,就給他來了個下馬威。

醫院配備的是歐美式護目鏡,因亞洲人臉型差異,護目鏡周邊總是留下較大縫隙,大家不得不用寬膠帶把邊緣粘上,以保證防護效果。

“粘上膠帶的一剎那,立刻就覺得喘不過氣來。”吳恩東說,那是一種很可怕的窒息感,同時鼻中充滿了刺鼻的塑料味道,簡直無法呼吸。今年49歲的吳恩東患有高血壓,長期服藥。全副武裝沒幾分鐘,他就開始頭疼、噁心,差一點兒暈倒。

這樣的“遭罪”,一天要有六七個小時,吳恩東咬牙堅持著,他知道,在救治病患的責任面前,自己的這點兒不舒服,算不得什麼。

病房裡病人最多的時候有38人,每次查房大概要花三四個小時,吳恩東細緻認真地檢查每一個病人的情況,走出病房的時候,已是大汗淋漓。“新冠肺炎的特點就是病情變化比較迅速,有的患者剛開始情況還挺好的,但病情很快可能會急轉直下,所以絲毫都不能大意。”吳恩東說。

病區裡有一位20歲的小夥子,吳恩東一直很牽掛。小夥子足有260多斤,住院後一直持續高熱,體溫最高時達到39.8℃。一天,正趕上吳恩東值班,他發現小夥子還在發燒,當即帶他再去做個CT。小夥子身體虛弱,根本走不了路,吳恩東找來一輛平車,和另外兩名醫護人員合力將小夥子扶上車,從5層病房到樓外的CT室,這一圈下來,身著厚重防護服的吳恩東累得氣喘吁吁,嘴唇都因缺氧變成了深紫色。

CT結果顯示,小夥子病情進展極為迅速,已經轉為重症患者。吳恩東和同事當即聯繫醫院,將小夥子轉至救治經驗更為豐富的地壇醫院進一步救治。

小湯山醫院隔離病區裡,還有一家人聚集性發病的情況。有一家四口,夫妻倆帶兩個兒子去塞爾維亞旅遊,回國後來到小湯山醫院篩查。夫妻倆被確診,隔離治療,因為見不到孩子,也不知道孩子的檢測結果,孩子的媽媽非常焦躁,不僅失眠、厭食,還經常在病房裡跟丈夫爭吵、哭鬧,有時乾脆在房間裡一蹲,誰都不理……

原來,疫情期間孩子的媽媽強烈反對帶孩子出國,但爸爸卻執意要去。兩人確診後,她對丈夫很是埋怨。

每次吳恩東值班,他都要專門到病房裡跟這位女患者聊聊天,有時候,女患者情緒激動哭鬧不止,吳恩東就在一旁守護,耐心地勸慰著女患者,“事已至此,埋怨對方也沒有任何意義。再說你先要配合治療,養好身體,才能照顧兩個孩子……”

幾天後,兩個孩子也相繼確診,吳恩東和同事特意把一家四口的病房安排在一起,並叮囑孩子們多安慰媽媽。很快,女患者精神狀態明顯改善,也願意主動跟人交流了。

“這一家四口中的父親和7歲的小兒子,現在已經出院,母親和10歲的大兒子還在治療中,但病情都很穩定。”吳恩東說。

從3月19日到達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吳恩東已在抗疫一線堅守了一個多月,這期間他錯過了兒子的8歲生日。“那天孩子跟我視頻說,‘爸爸,你已經有兩個生日都沒陪我過了,我好想你……’”說起兒子,吳恩東眼圈紅了,“算上援疆的一年,我確實離開家太久了。”後來,懂事的兒子每隔幾天就會發給吳恩東一段自己朗讀文章的音頻,孩子說:“爸爸,你想我的時候就聽一聽。”

儘管內心深感愧對家人,但吳恩東卻從未後悔自己的選擇,“作為一名醫生,職業生涯中能夠參與這樣一場戰鬥,非常榮幸,值得一生銘記。”

來源:北京日報 | 記者 劉歡

編輯:田超

流程編輯:郭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