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要是入错行,如同遭遇n个罗志祥

【索沃内推】:提供留学申请、工作求职、背景提升一站式解决方案,指导过近千名学生成功求职,以内推形式帮助百名学生进入投行、券商、咨询、四大、快消等。

关注公众号:【索沃内推】。查看券商、投行部(IBD)、研究所(行研)、证券、基金、VC、PE、四大、MBB咨询最新可内推实习岗位List。

相信从上周开始,大家就是一直处于疯狂吃瓜的状态,再加上层出不穷的段子、搞笑海报。

这几天的你一定很充实。

年轻要是入错行,如同遭遇n个罗志祥

不过换位思考一下,真的很同情周扬青。

设想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爱了9年的人竟然是渣男,换做谁心情都不会好到哪里,也没有办法迅速走出来。

年轻要是入错行,如同遭遇n个罗志祥

话说回来,其实恋爱这件事和找工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其中有一点就是:恋爱时看错人会耽误你好几年的时光,找工作也是一样,甚至可能还会耽误一辈子。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都21世纪了,这句话也需要修正一下:人人都怕入错行。

选错了行业,一辈子可能就耽误掉了,比起来,对一个人的损害程度,不亚于遭遇了n个罗志祥。

在知乎上有个问题:当 30 岁、40 岁乃至 50 岁的人回顾他们的从前,他们通常会有哪些后悔之处?

其中一个答主分享了自己的回答,简单明了:

30岁,后悔入错行。

40岁,后悔入错行。

50岁,后悔入错行。

还有个曾经是高考文科状元答主,详细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以我自己的例子说一下吧。高考时我以当地文科状元的身份报考了某211&985大学的法律专业。为什么报法律专业?因为我家邻居是某县法院院长,用我爸的话说就是一辈子吃香喝辣。

通知书下来发现居然被调剂了,那年法律专业火的一塌糊涂,我被调剂到金融专业!我爸说金融就金融吧,将来进银行也不错。后来找工作时,看看法学院同学的就业情况,我才暗自清醒多亏被调剂了。。。

毕业考研失败,可选择的工作已经不多了,一家国企招财务,我就稀里糊涂的进来开始做财务。其他有些同学则选择了继续考研。十年过去了,熟识的几个同学有的在做基金经理,有的在做保荐人,有的在做券商的高级分析师,有的在券商做部门负责人,他们都年薪几百万,而我只有人家的几分之一不到。

你会说人家金融行业工作忙辛苦啊,问题是我做财务也很辛苦啊,天天加班,年终月末更是忙的不可开交。同样一个专业的人,基本面差不多,由于选择的不同,收入的差异就是这么大。有时复盘这十年的职场生涯,最大的感悟就是选择大于努力,方向选对了,同样甚至更少的付出可以有更大的回报。好在还不晚,我也在努力转行,但是付出的成本远超想象,但是再难也要坚持。提醒还在读书的小朋友,别听什么第一份工作不重要的论调,那是就业办老师为了让你赶紧签约好提高就业率忽悠你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行业选择,以后再换的难度很大,而行业选择决定了你的未来出路,切记,切记!

那么问题来了——选择行业时,应该考虑清楚些什么?

No.1

选择行业时,应该考虑清楚些什么?

这是一个工作几年的职场人基本知道的规则,在行业TOP公司工作三五年,你基本上可以在行业里的公司随便挑,各种猎头都会来挖你,求职基本不用自己递简历;

如果你是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工作三年,想要跳槽到更大的平台,首先得经过三五轮面试,晋升速度也赶不上其他小伙伴,可以说差别非常之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不可否认创业公司中,也有很多经过奋斗,公司成功上市翻身的案例。但这毕竟是少数,在大多数人的奋斗历程中,大公司都能给到一个人更好的职业习惯和素养,同时能积累更多的行业人脉。

也就是说,仅仅在公司的选择上,就已经非常重要,更不要说影响工作的其他因素如行业、岗位、城市、业务部门等等。

既然第一份工作的选择这么重要,那具体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一、求职之前,需要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到底有多重要呢?

还是举个简单的例子:高中同学老C,工作五年,大学毕业后做过销售,去工地搬过砖,进工厂做过管理,直到去年才开始学做项目管理,真正开始走上了正途。

另外一个朋友老王,从本科开始就一直学习金融,硕士毕业后就进了一家知名的银行,工作稳定、收入可观,不出意外未来的职业发展肯定是顺风顺水的。

如果硬要把两者的职业发展之路对比一下,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

年轻要是入错行,如同遭遇n个罗志祥

老C因为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在各种尝试中浪费了不少时间,而老王则一路顺风顺水,过得非常舒服,这就是职业规划的作用。

那怎么样才能做好职业规划呢?

一般来说,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自身的优势、劣势、性格和兴趣,通过这些点找到自己的大致方向,然后考虑当下的经济环境、了解目前的行业发展趋势,选择一个符合自己优势并且未来有不错发展的行业切入,这样基本上定下来了自己的大方向。

当然了,做好职业方向的规划,仅仅是迈出求职的第一步,你还得考虑这些:

二、想清楚影响你决策的要素

在做好职业规划之后,就要落实到选公司、岗位和正式求职这几步了。

年轻要是入错行,如同遭遇n个罗志祥

我相信这几点,很少有同学在求职过程中是考虑清楚了的:

  1. 同一个行业和岗位,不同薪资,是否应该选择薪资高的?
  2. 如何判断一个业务是否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3. 如何选择公司的部门,怎么选择到核心部门?
  4. 如何选择领导,怎么样判断自己的领导是否符合预期?
  5. 如何向用人单位谈薪资,怎么样为自己争取合理的利益?
  6. 工作应该选在什么城市,HR的话能相信多少?

1、薪资方面

很多同学在选择工作时,喜欢把薪资放在第一要素来参考,但这很明显忽略了可持续发展。

很多销售岗位,在刚入行的时候,就可以拿到上万的薪水,以至于有些年轻人在选择岗位时,就没有深入考虑之后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进去了才发现,原来销售岗淘汰率这么高,而且晋升起来非常困难,内部竞争非常激烈。

我们在选择工作时,薪资肯定要作为考虑因素之一,但并非第一要素。更重要的是这个岗位未来的发展空间、你能在这个岗位上学到什么能作为你核心竞争力的技能、你是否能够在这个岗位上持续增值?

2、业务方面

我的建议是,能够进核心业务部门,就进核心业务部门。也就是说,这个组织是为公司主要盈利的组织,并且没有走下坡路,那就非常值得你加入。

千万要谨慎加入大公司的边缘部门,虽然门槛相对更低,但是这也意味着风险很大,如果业务没跑出来,不仅自己没有工作业绩,而且还容易被优化掉,非常不划算。

3、部门及领导选择

很少有同学会在入职之前考虑这些内容,毕竟自己的工作,跟领导有啥关系?

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too young了,一般在面试中,除了HR,业务的主管或者领导也会面试,这个时候就是你判断这个领导靠不靠谱的最佳时机。

毕竟求职时双向选择,找到一个靠谱且负责的领导,自己也会少背很多锅。

个人建议在面试过程中,可以主动向领导提一些问题,同时注意观察他的行事和说话风格,必要时可以加个微信聊下对方的价值观,如果领导合适,那你在这家公司长期干下去的可能性也会高很多。

4、关于薪资和城市选择

首先,没有百分百完美的选择,特别是对于校招的同学而言。

有可能这家公司各方面都合适,但就是不能去到自己预期的城市,有可能城市合适,但薪资又不满足自己的要求。

那如何平衡好这些因素呢?

在城市选择上,如果你有非要不可的选择,那一定要去,否则会一直后悔。

如果没有,那就尽量选择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即使未来不在这家公司工作了,有能有个很好的跳槽选择。况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城市的体量会越来越大,小城市则未来担忧,所以能去大城市就去大城市吧!

【索沃内推】:提供留学申请、工作求职、背景提升一站式解决方案,指导过近千名学生成功求职,以内推形式帮助百名学生进入投行、券商、咨询、四大、快消等。

关注公众号:【索沃内推】。查看券商、投行部(IBD)、研究所(行研)、证券、基金、VC、PE、四大、MBB咨询最新可内推实习岗位Lis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