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1年銷量第一卻被收購,“小天鵝”如何蛻變成醜小鴨

連續11年銷量第一卻被收購,“小天鵝”如何蛻變成醜小鴨

6月14日,美的創始人何享健在家中遭劫持。

雖然歷時12小時,5人被抓獲,何享健最終“虎口脫險”。但作為曾經的“當家掌櫃”,何享健對美的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2012年8月26日,何享健職業經理人方洪波,完全“交棒”後,自己就從美的集團全身退出,可當他被遭劫持的消息傳出後,美的集團的股價還是一日之內蒸發了110億以上。

作為中國家電三巨頭之一,何享健的美的,也一直被董明珠的格力和張瑞敏的海爾視為“最大的對手”,雖然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經基本註定,但在家電的細分領域,三家依舊在暗中較勁。

近年來,家電業最大的整合收購案莫過於美的收購小天鵝,前者不僅堵死了格力進入洗衣機行業的可能,自此也與排名第一的海爾平分秋色。

從美的角度來講,收購小天鵝讓它變得更大更強。

但於小天鵝而言,這家昔日風光無限的地方國企,曾經有數次可能成為像美的這樣的巨擘,卻在轉型路上一腳踏進泥淖,從此沒落“賣身”。

01

1978年的10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訪問日本,專程參觀了松下電器公司的工廠,他指出,在“四個現代化”過程中,發展家電等輕工業是必須的。

這一年的一天,無錫陶瓷廠所有人突然接到開會通知,領導在會上宣佈,陶瓷廠接到市裡的任務,要生產洗衣機。

連續11年銷量第一卻被收購,“小天鵝”如何蛻變成醜小鴨

擺在面前的問題是,四五百號人的陶瓷廠要技術沒技術、要人才沒人才,甚至洗衣機什麼樣子都沒人見過。

熱情戰勝了一切,很快無錫市政府就將第二機床電器廠與陶瓷廠合併,成立 “無錫洗衣機廠”。

80年代的中國,基本上是“要啥啥沒有”,但是當時的國人從上到下、各行各業都憋著一口“造中國人自己的XX”氣兒。

沒見過?不會造?沒關係,買一臺來,拆了,照貓畫虎。

一開始的工藝是這樣的,由鉗工老師傅用鉛皮圍出一個長方體,底下扣出一個洞,放上電機,再裝上陶瓷工人憑老本行燒出來的陶瓷膽,一臺手工打造的洗衣機就宣告研製成功了。

儘管這是“國內第一臺全自動洗衣機”,但問題是,這手工打造的洗衣機根本沒法用。

“當時的情況就是一場會戰,要舉整個無錫之力,舉全廠之力,輕工業部投資,造這麼一臺自己的全自動洗衣機。”時任小天鵝集團副總裁的徐源說。

廠裡領導託關係從日本買了一臺松下全自動洗衣機,拆成200多個部件,一個個研究,國內有的部件直接採購,沒有的主要部件就進口。

當時國家也給予了大力支持,輕工業部從日本引進了13000臺洗衣機的散件,分配給無錫洗衣機廠8000臺,後者竟然拼拼湊湊全造出來了。

然而首批推出的單筒洗衣機售價120元一臺、全自動洗衣機792元一臺,與人均月工資30元的消費能力嚴重脫節。①

貴也就算了,很多洗衣機用不到3個月就壞了,漏水漏電、雷鳴般的噪聲,有的甚至還會‘跳舞’。

1988年,當時的國家輕工業部組織的“產品滿意度”消費者調查中,小天鵝洗衣機獲“最不滿意產品”。

因為口碑差,工人們上下班要麼反穿工作服,要麼想方設法把工作服上“小天鵝” 標誌遮起來,有的甚至刮掉了“小天鵝”標誌。工廠只能靠原有的機床電器和陶瓷的微薄利潤度日。

1987年,國家開始大規模引進技術,小天鵝引進松下全自動洗衣機的全套技術。

彼時,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到無錫召開企業座談會。他問小天鵝:“國內洗衣機無故障運行標準是多少?”此番對話無意間觸發了小天鵝洗衣機在質量上栽過跟頭的敏感神經。

2年後,依葫蘆畫瓢的小天鵝生產出了外觀和松下“愛妻號”一模一樣的“愛妻型”,更重要的是實現了5000次無故障運行,達到國際水準。

後來,小天鵝繼續改良產品,拉上松下、西門子等攜手合作,技術的引進-吸收-轉化,醜小鴨終於轉變成了白天鵝。

連續11年銷量第一卻被收購,“小天鵝”如何蛻變成醜小鴨

結果可想而知,小天鵝洗衣機進入高速發展的上升通道,年產量從1990年的4萬臺增加到1999年的255萬臺,十年間增長60倍,銷售收入增長67倍。

新婚夫妻拿著結婚證搶著購買小天鵝洗衣機,小天鵝自此一炮而紅。

02

在媒體的採訪中,徐源總是長著一張圓圓的臉,掛著笑,儘管頭髮花白,但思維敏捷、能說會道。

他親歷了小天鵝的高光時刻和由盛轉衰,他的人生際遇也與小天鵝緊緊捆綁在一起。

連續11年銷量第一卻被收購,“小天鵝”如何蛻變成醜小鴨

在當時,徐源這塊“金子”並沒有被認可,他雖然上過大學,但他直到30多歲還在車間當普通工人。不過,他並不是一個安分的人,他用自學過的化學知識,在25公分粗的鑄鐵上打洞,別人一天的產量七八根,徐源一天能完成150根。

廠裡窮的工資都快發不出了,但徐源得到了全廠最高獎勵:2元。在此激勵下,一年後,他寫了一本書,叫《小天鵝洗衣機結構原理》,才終於被廠裡發現這一‘緊俏物資’。②

後來,隨著小天鵝的發展突飛猛進,徐源的職位也越來越高,成了二把手。記錄顯示,1995年至1998年,徐源在全國各地作了600多場報告,成為了當時中國作報告最多的人之一。

在他的牽頭下,小天鵝和通用形成了長期戰略合作關係;他還受邀在日本、美國講學介紹小天鵝洗衣機的營銷策略……

1996年10月,在法國舉辦的歐亞論壇上,徐源甚至成為了中法外交關係之間的橋樑。臨到他退休,小天鵝的營業總收入是100個億。

1996到1997年,小天鵝B股、A股輪番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洗衣機第一股。

直到2003年,小天鵝連續坐擁銷售冠軍的寶座,並以每年30%的增長速度成為了中國家電器行業的巨頭。

連續11年銷量第一卻被收購,“小天鵝”如何蛻變成醜小鴨

然而小天鵝身上的“神話”並沒有持續多久,短短几年,“小天鵝”經歷了從國企變民企,恢復國企又變民企的的數次身份更迭。

不同於長江三角洲的一些國企改制後變成私企,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小天鵝一直都是無錫國資委的“心頭肉”並且也一直是國資控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上市對於小天鵝來說並非好事,確切的說,更像一道“劫”。

對於許多公司而言,上市意味著能籌集到更多的資本,有兩條路擺在了眼前:一,進行多元化發展,力圖打造強大的產業集團;二,加註公司主營業務,力圖將主營業務做大做強。

第一條路能夠最大化的收穫既有利益,但是卻會透支原品牌的商業價值,在未來具有不定數;第二條路雖然難以看到盡頭,但是卻可以在市場扎住腳跟,為未來謀求更長遠的發展。

顯然,在管理層看來,彼時已經行業龍頭的小天鵝已經獨佔鰲頭,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第一條路。

很快,2001年,聲稱要“二次創業”的小天鵝多元化發展遭遇瓶頸,洗碗機業務大幅虧損。2002年,小天鵝上市後業績首次出現虧損,淨利潤虧損達到5.65億元。

2003年4月30日,由於2002年和經過調整後的2001年兩個會計年度小天鵝的淨利潤均為虧損,小天鵝股票被戴上了“ST”的帽子,面臨退市風險。

此時,回過神來的無錫國資委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但它的處理方式卻再次斷送了小天鵝成為行業領袖的可能:賣掉這個“燙手山芋”!

2003年,無錫市國資委將小天鵝控制權轉讓給了南京斯威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斯威特)。

可誰也沒有想到斯威特“有備而來”,這家靠驗鈔機起家的企業入主3年間,對洗衣機一竅不通的它將小天鵝當作提款機,不僅放任小天鵝的經營管理,而且還數次拖欠轉讓款和挪用上市公司資金。③

幾被“掏空”的小天鵝,2007年,又回到無錫市國資委懷抱的小天鵝。這一年,小天鵝得以喘息,並從多元化發展的道路上掉頭,開始專注於洗衣機行業。

此時,市場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海爾早已經迎頭趕上,小天鵝卻亟待“斷臂重生”。

03

上世紀中國人結婚必備三大件,雖然三大件的內容一代一代都在換,但是幾乎都少不了冰箱、空調、洗衣機,不變的是這些家電品類,一直在變的是這些家電品牌。

從科龍到澳柯瑪、從小鴨到小天鵝,家電業內落寂者不乏其人。

歷數這些企業,或多或少都會有國資的影子,都在自己經營或借力外部資本的時候“吃了大虧”。④

早在1992年,小天鵝決策層就已意識到國有產權變革的必要性。當時的董事長朱德坤曾嘗試自下而上地從子公司、控股公司進行產權改制,但這種做法速度慢,且過於分散。⑤

後來,小天鵝的虧損使的無錫當地政府下決心對集團進行改制。於是才有了求助外界力量——斯威特。

在2003年7月31日的南京斯威特與無錫市國資委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中,國有的小天鵝搖身一變,成為江蘇民企百強,小天鵝的“賣身”被認為是國企改制的標誌性事件。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小天鵝“嫁錯了人”。

值得一提的是,斯威特入主小天鵝後,徐源與朱德坤等創業元老一起退休。

在他們退出的兩年後,也就是2008年,經歷了從國企變民企,恢復國企得“小天鵝”在美的電器、四川長虹、意大利意黛喜等企業中,將“繡球”扔給了現任美的,又變成了民企。

美的電器以16.8億元收購小天鵝24.01%A股股份的方式入主小天鵝,比照無錫國聯開出的底價,美的多給了近3000萬元的溢價。⑥

被美的控制後小天鵝業績開始逐漸好轉。2009年、2010年,小天鵝的營收分別為67.59億元、112.0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92%、65.74%;淨利潤分別為2.84億元、5.07億元,同比增長608.66%、78.66%。⑦

小天鵝也成了美的補足其多元化發展中的一環。美的入主小天鵝後,將其旗下的榮事達洗衣機業務裝入小天鵝,小天鵝也被稱為美的集團內最優質的資產之一。

去年6月21日,小天鵝A終止上市並摘牌。這家“洗衣機第一股”22年上市路將被畫上句點。國內洗衣機“老二”正式被美的集團收入囊中,成為美的家電王國中的一員。⑧

連續11年銷量第一卻被收購,“小天鵝”如何蛻變成醜小鴨

“一鵝一鴨兩金樂,一水一海榮花威”,小天鵝、小鴨、金羚、金魚、三樂、水仙、海棠、榮事達、申花、威力等當初在洗衣機市場盛極一時的家電品牌或淡出市場,或被重組;唯獨後期通過紅星電器廠切入洗衣機領域的海爾,穩坐洗衣機霸主的位置。

時代造就企業,時勢磨滅企業。海爾從無到有做到洗衣機領域第一,小天鵝卻從連續11年銷量第一的位置跌下。在海爾面前,即便是“美的+小天鵝”前面還有一道鴻溝需要跨越。

連續11年銷量第一卻被收購,“小天鵝”如何蛻變成醜小鴨

可悲的是,美的的接盤雖讓小天鵝避免了破產,但小天鵝洗衣機年產量的1/3需貼美的商標,也讓小天鵝徹底失去翻盤的可能。

作為曾經我國洗衣機行業中資歷最老的前輩,小天鵝如今的命運早已不在自己手中。

圖片來源網絡,資料來源備註:

①:上觀新聞,《還記得“小天鵝”洗衣機嗎?還有春蘭、水仙、燕舞、納愛斯……那些長三角老牌子哪去了》,2019年8月13日。

②:解放日報,《從鉛皮疙瘩搪瓷膽到與通用電氣對話再到退市的黯然時刻,徐源和李振皓的經歷,宛如中國洗衣機行業的編年史“小天鵝”就是我們的命根子》,2019年8月14日。

③:首席電商觀察,《別了,小天鵝!》,2019年5月10日。

④:中國企業報,《斯威特後遺症:小天鵝洗衣機陷售後泥潭》,2017年4月23日。

⑤:中國經濟週刊,《小天鵝蛻變之舞 領軍中國洗衣機行業》,2014年6月16日。

⑥:人民網,《美的集團擬換股吸收合併無錫小天鵝》,2018年10月25日。

⑦:中國經濟網,《上市22年 小天鵝即將作別A股!這家洗衣機巨頭融入“美的系”》,2019年6月19日。

⑧:界面新聞,《“洗衣機第一股”小天鵝,22年上市全劇終》,2019年6月2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