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藏、新疆的這兩次旅行經歷,慶幸的都是有驚無險

前言:

對待旅行,老非始終有一個很堅定的態度:旅行是玩,不是玩命。

所以,但凡看到某些自媒體的旅行者,用驚險刺激的旅行經歷去博人眼球,甚至帶有一點洋洋自得的味道,老非就很不以為然。

我希望自己的旅行,別說是驚險了,即便是有驚無險,我都不想要。

畢竟旅行是生活的調味劑,旅行過後,你還要繼續生活。

我在西藏、新疆的這兩次旅行經歷,慶幸的都是有驚無險

頭條正版配圖,僅作示意參考

1, 西藏,珠峰大本營。

十幾年前,從日喀則去珠峰大本營的路還很不好走;有些過水或垮塌的路段,甚至還需要揹包客們全體下車,去搬石頭填坑。

這是老非第一次去看珠峰,運氣很糟糕——在珠峰大本營足足停駐了三天,始終沒有看到珠峰的全貌;它每時每刻都被雲遮霧罩,最多隻露出來一點點山尖。

藏族司機扎桑說:老非,今晚咱們必須下山!絨布寺的人說了,看這個天的話,怕是晚上會有暴雪。真要有暴雪,咱們被封在裡面,一個月都別想出去了。

我還在猶豫:看看吧,明早要是有雪,我就聽你的下山。

扎桑一臉愁容,但卻沒有堅持。

我在西藏、新疆的這兩次旅行經歷,慶幸的都是有驚無險

原創照片:當年去珠峰的路

第二天天還沒亮,我就被扎桑急匆匆地拉出了睡袋:快收拾東西,我們馬上下山。

從絨布寺破爛的小窗子望出去,啥也看不見,但幾乎都能聽到大雪飛舞的聲音。

裝車出發,扎桑早已給輪胎裝上了防滑鐵鏈。

就這樣,開著車頭大燈,用極慢的速度軋著雪,跟一排逃離珠峰大本營的越野車組成了一個車隊,朝著老定日的方向駛去。

扎桑是對的——老定日公路段的人,已經把進山的車全部攔停了;據說裡面的雪很大,而且伴隨有小型的雪崩,雖然規模不大,但路已經被封死了。

我給扎桑點燃一根菸,表達歉意和謝意。

扎桑深深地吸了一口煙,簡單一笑,又把手放在額頭,做了一個甩冷汗的動作。

我在西藏、新疆的這兩次旅行經歷,慶幸的都是有驚無險

原創照片:這是我第二次才看到的珠峰

2, 新疆,大小龍池。

大小龍池是兩個高山湖泊,被譽為新疆獨庫公路上的兩顆明珠。

2002年的夏天,我們從庫車出發時,沒想到竟然遭遇了阿克蘇地區罕見的大洪水。

當時我們只是隱約聽聞庫車通往拜城的道路可能已經斷了,但仍然想著能否經過大小龍池,甚至翻越海拔3700米的鐵裡買提達板。

接近大小龍池的時候,道路兩側的山體上,有越來越多的落石。

轉過一個急彎,把車停在路邊的開闊地,老非跟司機商量著、猶豫著是否該掉頭。

這時候,急彎處的山體滑坡了!

嚇得我們趕緊上車,加速往前開。

滑坡的規模也不算是驚天動地,但如果我們晚十分鐘的話,整個車被埋進去還是綽綽有餘的。

當時我們都覺得十分後怕!

我在西藏、新疆的這兩次旅行經歷,慶幸的都是有驚無險

頭條正版配圖:獨庫公路

越野車開到大小龍池時才發現已經無路可走——大龍池呈現出數十年來最大的水域面積,而湖面一側的217國道,一頭扎進了湖水,僅剩下幾根電線杆冒出頭來。

向前走不通,向後也走不通,我們別無選擇,硬著頭皮在大小龍池附近找了一處開闊平坦的高地,埋鍋紮營。

第二天清晨去道班詢問,道班裡空無一人。

小心翼翼地開車往回撤,在那個彎道塌方處,看見道班所有的人都在忙碌——剷車在塌方的石堆面前,簡直就是個小不點。

直到天快要黑了,才勉強打通了原來的路。

我們步行走過塌方彎道,十分擔憂地看著司機從尚未軋實的路面上,慢悠悠地蹭過來。

依然有碎石落下,把越野車的車頂砸出一個坑……

我在西藏、新疆的這兩次旅行經歷,慶幸的都是有驚無險

原創照片:當年拍攝的現場照片

結語:

也包括在國外旅行——旅行的次數多了,難免會遭遇一些類似的事情。

我在西藏、新疆的這兩個旅行經歷,還好都是有驚無險。

雖然現在看起來都是故事,但當時的感覺,無一不是在慶幸:還好不是事故!

我還是願意相信: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旅行時,若你也預見或遇見了可能會發生的驚險,我建議你也能這麼想。

#頭條帶你遊中國##旅行##我的旅行日誌#

關注@老非2020,分享旅行。

文字原創,配圖見標註。

未經本人允許拒絕任何轉載!頭條站內轉發請註明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