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料,七分工,翡翠雕刻是門藝術

霍達的小說《穆斯林的葬禮》中,主人公韓子奇是一位手工匠人,以玉器雕刻為生。書中寫到在韓子奇學徒期間,他的師傅雕刻了一艘寶船,其中有這樣的一段描寫:

“整座玉雕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寶船

船身浮在波濤之上……一律用圓雕手法,活靈活現,一絲不苟;

第二層,桅杆、風帆、繩索、旌旗

一律用透雕和高浮雕結合的手法……交錯連接之處,則巧加組合;

第三層,前面兩層的襯底

用淺浮雕手法……彷彿五百年前那震驚世界的航海奇蹟又重現了!”

三分料,七分工,翡翠雕刻是門藝術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旁人看到這段描寫,腦海中會出現玉船的樣子,而業內的雕刻手藝人看到的是其中賦予了玉石生命的專業的雕刻手法。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小說裡提到的這幾種玉雕技法都有什麼特點。

圓雕

圓雕又被稱為立體雕,因為它具有三維的空間,你從任何方向都可以看到玉雕的形態,一般在人物的雕刻中用的比較廣泛。比如一塊佛像玉石雕刻,從正面可以看到佛像的表情,側面可以看到手臂,背面則是衣服的褶皺。

三分料,七分工,翡翠雕刻是門藝術

一般來說,圓雕不適合表現太繁複的場景,但它強調的是“以少勝多”,用細節的變化塑造專屬於雕刻藝術的語言。

浮雕

浮雕是在一塊玉石平板上將所要雕刻的形象展現出來,這使得雕刻出的造型能脫離材料原來的平面,一般浮雕作品只在一面或者兩面有雕刻呈現。

三分料,七分工,翡翠雕刻是門藝術


浮雕還分為了兩種類別:高浮雕和淺浮雕。

高浮雕的玉石教厚,起位比較高,形體壓縮程度小,因此它的空間構造更接近於圓雕。在高浮雕中立體造型有時候會用較為誇張的形式來表達,以形成視覺衝擊。

淺浮雕更像是平面的繪畫,起位也比較低。它不靠造型來凸顯立體感,而是用類似於繪畫中透視的方式,使作品有良好的視覺效果。

透雕

透雕分為兩種,一種是在浮雕的基礎上,鏤空背景部分的雕刻技藝,有的是單面,有的是雙面;另一種是介於圓雕和浮雕之間的一種雕塑形式,也稱鏤空雕。


三分料,七分工,翡翠雕刻是門藝術

浮雕將主體形象之外的虛體部分都捨棄掉,使翡翠玉石具有通透、靈動的空間感,看起來更加玲瓏剔透和生動。

除了以上這些,翡翠玉石雕刻還有僅使用線條表達的線雕、融書法和繪畫於一體的薄意雕、深入玉石內部雕刻的內雕等。不同的玉石造型設計,需要不同的體現方式來表達,最終才構成了我們看到的那些翡翠玉石雕刻作品。


三分料,七分工,翡翠雕刻是門藝術

“玉,石之美者”,這種美是由玉石雕刻匠人的雙手鑄就的,這些技藝將玉石的美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讓每個人都能看到玉石中的藝術。


本期就分享到這裡了,持續關注我,瞭解更多相關知識哦。

聲明:本平臺發佈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網絡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儘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繫客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