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環保意識,並參與到環保活動之中,用行動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從而改善地球的整體生態環境。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四月春光,草長鶯飛,站在窗前,聆聽窗外鳥兒輕快吟唱,眺望遠處高山林木聳立,俯瞰樓下那蜿蜒途徑村莊而過的小溪,溪水潺潺伴著鳥鳴,靜謐舒心。經過多年的生態文明建設,這樣的美麗景色又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曾經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由於人類在某些情況下只考慮如何最大化利用地球資源,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導致地球資源大幅減少,世界經濟陷入匱乏的窘境。除此之外,還有地質災害頻發、氣候變化異常、環境汙染等問題日益嚴重,已經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影響,甚至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但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一直在不斷豐富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成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保護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不斷豐富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之間的辯證關係,已經逐步轉化為生動實踐,成為千萬群眾的自覺行動。
地球孕育萬物生靈,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國家安全、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福祉、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都與環境問題解決得好壞息息相關,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發展理念的提出,正是時代所需,也是人類所需。
未來經濟發展不能再像以往那樣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型增長方式,而是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唯有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才能凝聚建設美麗中國的磅礴力量。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不加以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仍然堅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那麼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或將永遠成為一個“美麗的夢想”。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係,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在不斷髮展經濟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而且要有長遠意識、大局意識,從思想上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雖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在“世界地球日”的節點重新提及,必將激發更好的成效。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推進,人們的生活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蛻變,在農村能夠看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在城市的夜晚抬頭可見閃耀的星河,而這些都離不開每一個守望“綠水青山”的你我他。(文/周銀)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齊魯網·閃電新聞立場,僅供參考。】
閃電新聞記者 曹晗 報道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歡迎投稿!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網上投稿;請關注齊魯時評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