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兵器鍛造技術先進,攻伐弱國,國土雖小動員兵數量卻不輸大國

韓國兵器鍛造技術先進,攻伐弱國,國土雖小動員兵數量卻不輸大國

秦始皇博物館馬車

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經過春秋時代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晉,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國滅齊國,統一六國,標誌著戰國時代的結束。這段時期的主要歷史脈絡是秦統一六國和六國頑強抵抗的經過,但是在戰國初年,秦國卻並沒有展現出一個強國的氣勢。

韓國兵器鍛造技術先進,攻伐弱國,國土雖小動員兵數量卻不輸大國

四戰之地韓國

在戰國初年,天下最強的諸侯國當屬魏國,魏繼承了晉最富饒的土地,朝堂之上文有李悝通過變法,使得國富民強;武有吳起訓練魏武卒,七十餘戰無一敗績。憑藉強大的綜合實力,強魏將弱秦牢牢控制在函谷關內,無法發展。除此之外南有披甲百萬的強楚,東有以商業發達聞名的強齊,中原地區更是犬牙交錯,多方勢力糾纏在一起,趙、韓、宋、中山國當時的實力皆不輸秦。

但是秦在商鞅變法後,進行了土改和軍改,國力蒸蒸日上,戰爭屢戰屢勝。而六國卻在彼此的內鬥中損耗巨大,此消彼長,終於引起了有識之士的注意,著名的縱橫家蘇秦就認為秦未來將成為山東六國的心腹大患,因此積極推動合縱抗秦。

蘇秦的計劃首先得到了燕趙兩國的支持,趙肅侯用巨資資助他的遊說活動,於是他分別成功遊說了楚、齊、魏三位國君,共同抗秦。而在遊說韓國的時候,許多人認為韓國國土最小、國力弱小、人口最少,並且緊挨著強秦,很容易因為締結同盟而遭受秦的報復,不會和其他五國組成同盟。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韓宣王在聽到了蘇秦的遊說後明確表示願意一同抗秦,這裡邊固然有蘇秦的雄辯之能,但是韓國的真正實力也不容小覷。

韓國兵器鍛造技術先進,攻伐弱國,國土雖小動員兵數量卻不輸大國

韓宣王像

國內工匠善於冶煉兵器

蘇秦遊說宣王前,一定是做了充足的準備,他首先讚揚了一番韓國,說韓地北部有堅固的鞏邑、城皋,西部有宜陽、商阪的要塞,東有宛、穰、洧水,南有陘山,區域縱橫九百多里,武裝部隊有幾十萬。不過對於山東六國來說,每家都有自己的天險堡壘,至於幾百裡縱橫,幾十萬部隊也是基本配置,所以並不是說動宣王的決定性條件。

在一番客套後,蘇秦切入到了正題,他著重提到了韓國的兵器。據《史記·七十列傳·蘇秦列傳》中記載:

"天下之彊弓勁弩皆從韓出。谿子、少府時力、距來者,皆射六百步之外。韓卒超足而射,百發不暇止,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谿、墨陽、合賻、鄧師、宛馮、龍淵、太阿,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革抉簠芮,無不畢具。"

這才是韓國的用來抗衡其他國家的殺手鐧。


韓國兵器鍛造技術先進,攻伐弱國,國土雖小動員兵數量卻不輸大國

出土的戰國弩

事實證明,韓宣王並不是一個十分有膽識的人,他自己親口承認自己"寡人雖不肖",他在聽到蘇秦對天下形勢的分析外,感到了害怕,接下來蘇秦又向他點出了韓國的最大優勢,那就是兵器優勢,假如用韓國的兵器武裝六國的軍隊,六國向韓提供士兵和資源,那麼攻滅秦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從上方史料可以看出,韓冶煉的兵器才是秦軍不敢輕易進攻韓國的真正原因,雖然蘇秦的話裡存在著誇張的成分,但是韓地生產的弩確實是當時最強大的遠程兵器。韓地生產的溪子、少府、時力、距來四種弩,射程都在六百步之外,射力超過了體積更大的長臂弓,可以穿透鎧甲,這種兵器還可以在短時間內連發,而弩兵害怕近身作戰的原因也在守城時靠著城池掩體得到了解決,成為了進攻一方的噩夢,進攻方的軍隊在沒接近城池的時候就遭受到了巨大打擊,除了士兵數量的損失外,這種強大的武器的可怕還會傷害進攻方的士氣。

韓國兵器鍛造技術先進,攻伐弱國,國土雖小動員兵數量卻不輸大國

戰國青銅劍

除此之外,韓國的長短兵器的冶煉水平都遠遠超過其他六國,在兩軍相接後,持續作戰能力更強,尤其是持久戰中,武器不捲刃、不崩刃,會持續對敵人造成傷害,而其他國家的武器,在長期戰鬥後,失去了傷害力,此消彼長,形勢自然朝著向韓軍有利的一面轉變。

宣王畏懼秦國,也是在情理之中,畢竟自己國力遜色於對方,即使有強大的武器,但是如果長期消耗下去,自己的國家絕對不是秦國的對手,但是蘇秦卻向他強調兵器的重要性,既是為他鼓勁,也是側面提醒他如果韓國和其他五國組成聯軍,韓地工匠在其他國家的物資幫助下不停地打造兵器,武裝六國士兵,那麼一定可以戰勝秦國,並且韓國能得到其他五國的支援,這也是宣王同意和其他五國組成合縱同盟的重要原因。

對宋鄭薛等國保持攻勢

拋去兵器冶煉上的優勢,韓國也畢竟是戰國七雄之一,擁有萬乘之國稱號的軍事強國,即使畏懼秦國,但那也是相對而言,在關鍵時刻,比如伊闕之戰中,也是願意集全國之力和秦國死拼的。

韓國兵器鍛造技術先進,攻伐弱國,國土雖小動員兵數量卻不輸大國

戰國初期韓國還可以攻擊更弱小的國家

由於身處四戰之地,周邊面臨著秦楚趙魏等國的威脅,因此韓國和其他國家在邊境上屢有衝突,但是因為體量的原因,總體來說七雄中的其他幾國沒有和韓真正死拼,只能算是互有攻伐。韓也在屢次衝突中丟失了部分土地,但是韓的戰略目標明確,那就是儘量和七雄級別的國家相持,並且集中力量去攻打實力稍弱的國家。

在三家分晉後,華夏文明史邁進了戰國時代,但是戰國的組成並非只有七家,在戰國初期大約還有二十餘家諸侯。據《史記·三十世家·韓世家》

中記載:

"文侯二年,伐鄭,取陽城。伐宋,到彭城,執宋君。七年,伐齊,至桑丘。鄭反晉。九年,伐齊,至靈丘。"

不論是受封諸侯前還是受封后,韓式宗室一直深諳亂世生存之道,那就是針對不同的對手分別採取示弱和強橫的策略。

韓國兵器鍛造技術先進,攻伐弱國,國土雖小動員兵數量卻不輸大國

黃帝故里就在韓國國都新鄭

在自身的土地和利益被秦趙魏蠶食後,在這些豪強面前一向以弱示人的韓國,面對著宋國、薛國、鄭國甚至是周宗室的時候,展現出了十分強橫霸道的姿態,巧取豪奪。韓國始終對這些弱小的國家保持攻勢,去奪取對方的土地和財富,並且以這些土地和財富為籌碼,去交換被大國奪取的本國土地。因此始終能保證國力的強盛。

不難看出,韓國的生存之道十分符合弱肉強食這條自然規律,對於實力強大的國家比如秦國,可以時而交惡,爆發衝突;時而結盟,出讓利益來換取一段時間的休養期;而面對弱小的國家比如鄭國,雖然對方有著一定的國際地位,但是隻要實力不如自己,那就毫不猶豫的去侵略對方,獲得利益。

韓國兵器鍛造技術先進,攻伐弱國,國土雖小動員兵數量卻不輸大國

勸說韓宣王的縱橫家蘇秦像

韓國國土在七雄之中最小,人口也相對薄弱,但是其卻能在列強包圍之中生存下來,最關鍵的就是其能通過對這些弱國保持攻勢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其實這些中原四戰地區的富饒地區,早就是七雄眼中的肥肉,可是由於每一個強國都有一個乃至更多個的仇敵或者潛在對手,所以七雄中的其他六國不敢貿然打這些國家的主意。雖然也有攻伐,但是大部分是點到為止。

韓國兵器鍛造技術先進,攻伐弱國,國土雖小動員兵數量卻不輸大國

申不害變法曾幫助韓國短期強大

只有韓國另闢蹊徑,並不十分在意國際形象,多次攻打這些弱小的國家。此舉也引起了其他大國的不滿,但是卻不敢輕易對韓下手,這也是韓國的地理位置的原因導致的,辯證地來看待四戰之地,雖然有可能面對四國的侵略,但是換個角度看,韓國也是四個國家身後的隱患,如果不能和韓妥善處理關係,貿然開戰,自己的背後有可能被其他國家襲擊,首尾無法兼顧,應接不暇;再加上韓國向來在外交和站隊上花了大力氣,導致了其他大國看著他屢次攻打中原弱國卻又無可奈何,這也是其能維持國力的重要原因。

國土雖小國防不落下風

雖然韓國在國土和人口數量上都位列戰國七雄之末,但是隻要我們瞭解其戰略方向,就會發現這件事其實沒有對韓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韓國兵器鍛造技術先進,攻伐弱國,國土雖小動員兵數量卻不輸大國

三晉之家的勢力範圍犬牙交錯

自從三家分晉後,韓趙魏三國就應運而生,但是三國的國土組成,並非是三家通過戰爭來劃分的,而是和平協商的結果,韓宗室還是對這塊土地十分滿意的。韓地是秦楚趙魏四大國的樞紐,四大國的物資運輸和商業往來很多時候要從其國境內借道,憑藉這一點韓人獲益匪淺,積累了客觀的財富。

在軍事方面,韓國始終不和四大國正面對抗,當其遭到四大國中某一個的攻打時,會採取固守和尋求國際支援的辦法來應對。張儀曾經質疑過韓國的軍事力量。據《戰國策·韓一·張儀為秦連橫說韓王》中記載:

"料大王之卒,悉之不過三十萬,而廝徒負養在其中矣,為除守繳亭鄣塞,見卒不過二十萬而已矣。秦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虎摯之士,跿跔科頭,貫頤奮戟者,王不可勝計也。"

縱橫家的話總愛誇大其詞,張儀認為韓軍數量最多超過三十萬,而除掉邊境的士兵不過有二十萬罷了;可是秦國的士兵卻有一百多萬。

韓國兵器鍛造技術先進,攻伐弱國,國土雖小動員兵數量卻不輸大國

張儀像

筆者認為,張儀的話並不客觀,秦軍勇猛我們不敢否認,但是秦軍向來作戰勝利和士兵數量關係不大。武安君白起帶領秦軍獲得了多次關鍵戰役的勝利,為秦統一天下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礎,但是除了長平之戰和趙軍人數基本相當外,其他的絕大多數作戰都是靠著他高超的戰術思想和指揮能力以少勝多,而秦軍出動人數最多的一次不過是滅楚之戰的六十萬,所以帶甲百餘萬實在是誇大其詞。

而韓國國土面積小,但是周邊的士兵回撤保護重要城市並不是難事,可以動員的軍事力量不容小覷。不管是二十萬還是三十萬韓軍,只要是據城固守,憑藉城防優勢,都不是對方同等數量的士兵可以輕易攻下的。這是因為戰國時期攻城手段比較匱乏,雖然有大型攻城機器,但是這些機器的防禦能力十分薄弱,很容易在靠近城牆處被摧毀,到最後攻城靠的還是人力的堆積。

韓國兵器鍛造技術先進,攻伐弱國,國土雖小動員兵數量卻不輸大國

古代攻城

假如進攻方想攻破韓境內的重點城池,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圍城,切斷對方的支援路線,靠著五倍甚至更多的局部兵力優勢不停進攻,活活消耗掉城內的數萬軍民。但是韓國的軍事動員能力非常強,韓氏經營此地多年,將新鄭、上黨等城池進行了多次加固,儲備了大量的戰略物資,並且通過驛站的建設可以隨時掌握邊境敵軍的動向,所以韓國國土雖小,但是動員軍隊的能力突出,城池建設度非常高,對敵軍動向掌握十分清楚,這也導致了四大國基本就是在韓境外圍鏖戰,攻取部分戰略地位不重要的城池卻始終難以更進一步的重要原因。

韓國兵器鍛造技術先進,攻伐弱國,國土雖小動員兵數量卻不輸大國

列陣的戰國士兵

結語

兵器鍛造技術先進,攻伐弱國,國土雖小動員兵數量卻不輸大國,憑藉這三點優勢,韓國才有資本名列戰國七雄,和列強叫板,宣王因此有了和秦國抗戰的底氣,但是卻又不敢輕易表露出來。而且韓國始終堅持既定的戰略目標,通過侵略弱國獲得土地和財富,來交換自己喪失的土地,並且精於外交和聯盟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利益。當面對大國的進攻時,韓國主動示弱,將自己置於防守方的角度,佔據著城防優勢來和大國周旋,才能始終屹立不倒。

其實韓國做得已經足夠優秀了,但是縱橫家向來擅長用陰謀論、威脅論來博得國君的認可,蘇秦能言善辯,用言語鼓動宣王改變立場,主動站出來,將自己從防守方的角度轉換到進攻方。雖然宣王在他的鼓動下,選擇了締結合縱聯盟,共同抗秦,但是很大程度上也是基於對本國實力的清晰認識。

韓國兵器鍛造技術先進,攻伐弱國,國土雖小動員兵數量卻不輸大國

合縱連橫概念

倘若山東六國真的按照蘇秦所設想的那樣結成了戰略同盟,那麼集六國之力攻滅秦國後,六國必定要有一段甜蜜期來分享戰利品,從之前多次的結盟行動的結果來看,勝利的聯軍沒法保證土地的平均分配,或者是用財富交換,或者是用接壤的土地來交換,這樣秦國的土地必定被三晉佔據(即使分配給齊楚燕,這三國也無力邁過三晉去管理關中地區),如果這個局面成真,那麼韓國就少了背後一個最大的威脅,可以將四戰之地破開一個缺口,去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宣王被蘇秦說服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這種誘惑下,宣王也是比較理智的,沒有貿然答應,而是在聽完蘇秦的闡述後,以及點出了韓國的優勢所在後才肯給出答覆,可以看出他對本國的實力也很有信心,也對局勢有著清晰的認識,並且認為以蘇秦當時的名聲,聯合六國作戰也並非不可能的任務。而且韓地和秦地距離比較近,受到的潛在威脅最大,在多種利益和威脅交織存在的局面下,宣王選擇了相信蘇秦,可惜最後合縱同盟由於缺乏具體的行動步驟,又因為六國各懷鬼胎,都等著別國率先出戰,自己坐享其成,最終被秦國一一擊破。

參考文獻

1《史記·七十列傳·蘇秦列傳》

2《史記·三十世家·韓世家》

3《戰國策·韓一·張儀為秦連橫說韓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