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汽車汽油引擎系列全集之十七:直四L系列

本田的L系列引擎發佈於2001年6月21日,其定位與當年的D系列相似,但D系列主打的是1.5L和1.6L,排量更小的型號都是後來延展出來裝備小型車的,而L系列不同,一上來就是隻有1.3L,只針對飛度、City這類車型使用,但因為在日本及亞洲,第一代飛度破紀錄般大賣,所以關注度也算非常高,在全球日漸小排量渦輪化的大潮下,L系列後來還發展出缸內直噴、渦輪增壓等各種衍生型號,甚至還用到了雅閣、CR-V這類中型車上,又有誰會猜想到呢?正如你不會寄望過去的雅閣上會安裝一臺B16B引擎吧?

L系列比R系列還要早四年,但隨著其排氣量趨勢和技術優勢,它開始逐漸取代R系列。包括之前介紹K系列引擎時也提到,L系列應該算是“00後”的代表作,它沒有什麼高科技、高性能的配置,基本都是一些本田現成的技術,例如i-VTEC、i-DSI(intelligent-Dual & Sequential ignition智能雙重和順序點火系統)、SOHC或者DOHC配氣系統、VTC可變氣門正時系統等作出整合,主打經濟性和環保性。2001年12月13日又發佈了使用在思域混合動力車型上的LDA引擎(IMA技術)。


本田汽車汽油引擎系列全集之十七:直四L系列

圖:這臺是L12A i-DSI引擎,每個氣缸有兩個火花塞,要麼順序式點燃、要麼同時點燃,以適應不同工況下的空燃比,以獲得最佳的燃燒效率。


一個氣缸兩個火花塞的引擎並不少見,奔馳、斯巴魯等等都有采用,甚至老式的螺旋槳飛機引擎也採用兩個火花塞,目的是為了保證任何一個火花塞不工作還有另外一隻可用。而i-DSi則是通過使用兩個火花塞保證燃油的充分燃燒,除了同時點火外,還能通過電腦控制實現順序式跳火,以抑制爆震的出現,所以也讓工程師獲得更高的壓縮比。而首先採用這個思路的是奔馳的三氣門引擎,本田則是日系車廠中首次採用。這種技術在自然吸氣引擎領域被認為是非常優秀的設計,燃燒充分、排放少、壓縮比高、尤其適用於長衝程佈局的引擎,但也因為其高壓縮比特性,所以限制了在渦輪增壓時代的應用,這臺引擎後續便沒有再繼續發展。


本田汽車汽油引擎系列全集之十七:直四L系列

圖:在L12A的i-DSi版本上,其壓縮比可以高達10.8,而L12B i-VTEC版則只有10.2。


從規格上看,L系列引擎有三種排氣量型號系列,分別是專供歐洲市場的L12A和L12B,前者為i-DSI,後者為i-VTEC,因為VTEC系統能改變氣門行程,所以L12A和L12B的活塞衝程是不同的,L12A(1246cc)為74.4mm、L12B(1198cc)為71.58mm,由此可見,L12A的壓縮比也會比L12B要稍高,這種區別在L13和L15中同樣存在,而且相對地,i-DSI配置的動力輸出沒有i-VTEC強勁,前者只有78匹、後者則有90匹,不過這兩臺引擎均沒有在國內出現過。L12A僅搭載於歐規的Jazz上,而且只有5MT變速箱。


本田汽車汽油引擎系列全集之十七:直四L系列

圖:L13A i-DSi在第一代飛度裡跟L15A形成高低搭配,以當時的車市車價而言,其售價非常親民,比那些什麼上汽賽歐之類的老掉牙引擎性能和科技感上要高上數倍。



對於L13系列這個排氣量(73mm×80mm),相信國內很多本田車迷都會知道,從國內第一代的飛度GD開始便一直是國內本田的主力引擎系統,而在國外,除了FIT/Jazz這個車型外,包括第七代思域、City等都使用過。跟L12A和B一樣,L13A(1,339cc)也分為i-DSI和i-VTEC兩個版本,思域上使用的最大馬力達到了95匹,飛度上的只有83匹;後者則是日規第二代飛度的動力系統,馬力有99匹。而後面推出的L13B(1318cc)和L13Z(1339cc)均為i-VTEC型號,馬力也均為99匹。


本田汽車汽油引擎系列全集之十七:直四L系列

圖:L13A的i-VTEC版,馬力輸出比i-DSI版本要高几匹。但環顧全球市場,L13系列引擎依然還是以i-VTEC為主打,尤其出現在各地市場的B級車、C級車等,例如Airware、東南亞的Brio、歐洲的思域、第二代飛度等。



L系列中最枝繁葉茂的非L15系列莫屬,L15A VTEC最早出現於2002年9月18日發佈的第一代日規飛度上,缸徑73mm、衝程89.4mm,排氣量1,497cc,壓縮比10.4,最大馬力110匹/5800轉、最大扭力13.3公斤米/2700轉。後陸續推出L15A2則配備i-DSI系統、而2009年發佈的L15A7則配備 i-VTEC系統,是第二代GE飛度和第一代GB Freed、City等車型的動力系統。


本田汽車汽油引擎系列全集之十七:直四L系列

圖:飛度GE上使用的L15A,因為只配備了SOHC VTEC配氣機構,所以馬力只有110匹,而配備SOHC i-VTEC的L15A則有120匹(例如GE8)。


L15B是2013年9月5日推出的全新引擎,配氣系統為DOHC i-VTEC系統,擁有地球夢技術,說白了就是缸內直噴系統,在進氣側凸輪軸上安裝了VTC系統及VTEC機構,壓縮比11.5:1,缸徑為73mm、衝程89.4mm,最大馬力132匹/6600轉、最大扭力155牛米/4800轉,最大馬力有132匹/6600轉,後來國內的飛度(GK5)、Vezel繽智(RU1)、風範(GM6)等採用的則是L15B2和B3,馬力為131匹。根據過往的傳統,在L15A基礎上,2013年起推出經過一些小修改的L15Z1、L15Z5/Z6等,只使用SOHC i-VTEC,馬力有120匹,重要供應日規國內的第二代Mobilio(DD4)、東南亞市場的City(GM6)、BR-V(DG1)、印尼版HR-V(RU1)等車型上。


本田汽車汽油引擎系列全集之十七:直四L系列

圖:發佈於2013年的L15B,加入了地球夢技術,簡單點兒說就是DOHC i-VTEC配上了缸內直噴,國內飛度裝車的型號為L15B2、中期改款後換成了L15B3。


從2015年起,為了接替已經陸續停產的K20系列和K24系列,本田正式開始用L15B VTC Turbo引擎系列接替K系列和部分R系列,擁有缸內直噴技術、三菱的TD03渦輪、DOHC配氣系統均配有VTC可變氣門正時系統,VTEC也是少不了。日本國內最早使用L15B Turbo的車型是第五代StepWGN(RP3/4),國內最為人所熟悉的第十代思域(FC1)、Jade傑德(FR5)、CR-V(RW1/2)的中期改款、繽智(RU1)等均開始用上了這臺引擎,而根據不同車型、引擎代號後綴會有一些不同,例如思域上的L15B7增壓值為1.14bar,馬力只有177匹;CR-V上的L15B7被稍稍提高了增壓值至1.28bar,馬力輸出190匹;而在雅閣上使用的則有1.39bar,馬力194匹;CR-V的Jade上使用的L15BF,只有VTC而無VTEC,馬力只有155匹。另外,L15系列還有一個L15C Turbo引擎,182匹/5500轉、24.5公斤米/1900~5000轉,大致上基本與L15B7相同,不過只在日規的第十代思域五門揭背型號FK7上使用。


本田汽車汽油引擎系列全集之十七:直四L系列

圖:第九代CR時代的雅閣使用的185匹引擎已經老舊,新的CV1用上了194匹的L15B7後,就能明白為什麼自吸的K24W要退役了,甚至245匹的J30A5版本也要讓路給K20C4 Turbo了。


本田汽車汽油引擎系列全集之十七:直四L系列

圖:L15B7引擎,2016年開始使用在第十代思域FC1上,馬力177匹。


本田汽車汽油引擎系列全集之十七:直四L系列

圖:國產的謳歌CDX上使用的1.5T引擎為L15B9,最大馬力181匹/5500轉,扭力24.5公斤米/1900~5000轉。


本田的一眾環保動力系統、混合動力系統大多都是在L系列引擎基礎上打造的。例如日規第二代飛度混合動力版上的LDA(i-DSi+VCM)、國內都有銷售的八代思域Hybird上的LDA-MF5(i-DSi+VCM)、CR-Z上使用的LEA-MF6、雅閣Hybird(CR5/6)車型上用的兩公升的LFA(2013年6月20日發佈)、第十代雅閣、CR-V上使用的LFB等引擎,如果感興趣的車友可以關注我們的公眾號,鍵入“iDCD”、“iMMD”、“Hybird SHAWD”觀看相關內容。


本田汽車汽油引擎系列全集之十七:直四L系列

圖:在國內比拉法更稀有的第八代思域Hybird所使用的LDA-MF5引擎的本體其實也是來自L13Z1引擎,擁有i-DSI、i-VTEC、IMA等多種技術於一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