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來聊聊基金

Hello大家好,我是知非,今年21歲。我吧,小時候成績不好,所以早早的進入了社會,最開始是跟著別人幹餐飲,也是自己的親戚,工資不高,但是包吃住,當時吧也就三四千塊錢的工資,後來漲了點四五千,畢竟你人小,能力也不大,家裡的親戚對我也很好,基本上你想吃啥就吃啥,你不用管房租水電,掙的不多,但也能存一些。

可能知非講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嗯,你挺好的,十幾歲的孩子,包吃包住還能存錢,我現在吧也是這樣想的,回首當時那叫一個幸福呀。

可是咱當時不這麼想呀,覺得自己年紀輕輕的,還是要多出去長點見識,然後我就不顧家長的勸阻和反對(當時已經準備開餐飲店了)來到了一個陌生的行業~教育行業。

今天咱們來聊聊基金

原因呢,也是有一個很好的姐姐,開了一個少兒英語培訓機構。正好她得知我有這樣的一個想法,我們溝通之後,我決定去他那裡。

原因有三:

1.最大的想法就是出去看看,因為自己以前總是呆在廚房裡。覺得自己這麼年輕,應該有無限的可能,一輩子不能在廚房裡度過。

2.可能和大多數人一樣,在某一個環境裡面,時間長了之後都想換一個環境。

3.想接觸更多更優秀的人,在更優秀的圈子裡更好的提升自己。


說實話,當時考慮的最少的反而是薪資問題。因為我是出生在農村,因為家教原因,雖然說不是多麼的克服,但是為人還算勤奮。因為我知道去到學校那邊,主要的工作是做市場推廣,是底薪加提成的模式。所以在這一點上對自己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去年3月,把餐廳的事情交接好之後。我從甘肅回到了四川成都,到了青白江校區,也就是我姐姐籌備的學校,當時還在裝修中,所以一個學校從0~1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我也算是一個一個見證人吧,就這一點來說,我覺得收穫還是挺大的。

後來從預售,到真正的收學生,一直不斷的接受培訓,因為本身底子薄,我經常學習聽錄音,和同事reply。經常一個人,兩三點的時候都在學習。

終於這是開業的第1個月,在一個新校區裡面我做了147,000的業績。佔學校總業績的70%,第1次月薪破萬。

確實開心了不少時間,其實大家做銷售的都懂,你的業績,永遠是有波動的,果然不可能每一次都這麼幸運,後來的工資一般能穩定到六七千左右。

你可能會說那也不少了,因為我們這邊是成都的一個區,平均工資也就3000多。但是加上房租吃飯的開銷。

一個月下來你拿六七千的工資真的所剩無幾。(期間還談了女朋友)

結果一算賬,我在這邊每個月能存下來的錢,真正能到手的錢,還不如我在餐廳裡乾的時候掙得多,雖然對於這個選擇吧,也沒後悔,畢竟這個行業可以給我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但錢確實也是不夠用,而且這樣的一個薪資水平,你如果是想在成都買房的話,那幾本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後面就想到了投資,我得說年底咱們介之開分校吧,因為我們教學質量做得好很快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所以當時大家都有這樣的一個想法。

但是我是一個不會把希望寄託到別人身上的人,畢竟誰也不能把自己的明天期望在別人身上。

所以我就想拿著投資基金,現在盈利還不錯哈。

今天咱們來聊聊基金


疫情期間,因為教育行業的特殊性質,暫時不能上班。

所以閒著也是閒著,那咱們就來聊一聊:

基金

說起基金,我第1次接觸的時候是在2017年底,也是在支付寶,當時他有一個推薦,我就試了一下,最開始投入200塊,後面沒幾天賺了十幾塊錢,這我嚐到了甜頭,覺得還不錯。就買了2000塊進去。那會兒的我才18歲吧,真的是個楞頭青純小白。啥都不懂,一個月虧了600塊。

就那一下子把我嚇蒙了,當時收入好像就3000塊吧。平時我也比較節約600塊,對我來說應該是接近兩個月的零花錢了。(當時的前一部分是直接打到我父母卡上,然後給我留一部分零花錢)

後面很長一段時間沒再接觸基金,到後來應該是18年下旬的時候,在這裡我必須承認一下,我是一個特別想掙錢的人,當時準備和我親戚投資開一家火鍋店。自己那時候也掙了將近10萬塊,那段時間去看鋪面看的差不多了,家裡面就給我打了10萬塊過來,父母應該還給我加了幾千塊。

後面沒有看到一個合適的鋪面,最後就不了了之了。錢父母也沒有要回去,因為他們對我還是比較放心,所以對我說看見有合適的再去弄,爸媽都支持你。就這樣我再一次走上了基金之路。

真是就是不斷的嘗試和學習中間也虧個不少錢,最多的一次一次性虧了5000塊。但是到今天我的理財收入是17,000。

17,000是怎麼來的呢?定期基金加餘額吧。

但基金的佔比應該就是14,000多。賺這1萬多,基金的本金是5萬塊。增值率是20%多,最開始研究基金的時候,是買了一些定期的理財產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嘗試和學習,最終投資基金一年收益是20%多。

但是經過一年多將近兩年的實操和不斷的學習。

今年我感覺收益能達到50%以上。

今天咱們來聊聊基金


好啦,確實多說了一些廢話哈。

然後你如果點進了這篇文章,也想和知非一樣炒基金的話。

我今年是建議持倉科創,像半導體,新能源,5G,雲計算。

這些絕對出不了。

至於為什麼,咱們下次接著聊。

歡迎關注,投資不迷路。謝謝大家的閱讀(σ゚∀゚)σ⁶⁶⁶⁶⁶⁶⁶⁶⁶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