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點27道歉!300億資金離奇消失,瘋狂甩鍋財務:都因為會計!


2020年5月14日晚,證監會對累計虛增收入300億的上市公司康美藥業作出處罰決定: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21名責任人處以90萬元至10萬元不等罰款,6名主要責任人採取10年至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康美藥業2001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主營中藥飲片、中成藥、化學藥劑等產品的生產銷售。被立案前,康美藥業被譽為中國股市的白馬股,中國醫藥行業的“領頭羊”,是A股最有名的醫企之一, 2018年上半年,康美藥業的市值一度超過1200億元。

然而,2019年4月30日,康美藥業卻自爆貨幣資金多計299.44億元。近300億貨幣資金不翼而飛,震驚整個資本界。隨後,證監會介入調查,康美藥業被揭示的造假手段讓人瞠目結舌。

經查,2016至2018年,康美藥業涉嫌組織相關人員虛開和篡改增值稅發票、偽造銀行回款憑證、偽造定期存單,累計虛增收入300億元,虛增利潤40億元。證監會將此定性為“有預謀、有組織,長期、系統實施財務欺詐行為,踐踏法治,對市場和投資者毫無敬畏之心,嚴重破壞資本市場健康生態”,不可謂不痛心疾首,然而最終“罰款60萬”,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無異於“罰酒三杯”,讓人不得不對造假成本唏噓一番。

不過,財務第一教室感到憤慨的是,這樣一起被證監會認定為有預謀、有組織,長期性、系統性的財務造假,公司卻赫然發佈《關於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將一系列令人窒息的騷操作歸咎於“會計處理存在錯誤”!請問是哪個學校畢業的會計這麼粗心?又是哪個會計這麼能耐這麼膽大,竟然會計處理錯誤高達300億?會計,別的不好說,反正背鍋鐵定是第一名。

300億會計差錯,A股又刷新了歷史

康美藥業2019年4月29日發佈《關於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公告具體闡述了公司2017年年報中出現的14項會計錯誤:

凌晨2點27道歉!300億資金離奇消失,瘋狂甩鍋財務:都因為會計!


凌晨2點27道歉!300億資金離奇消失,瘋狂甩鍋財務:都因為會計!


(2)公司在確認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時存在錯誤,造成營業收入多計88.98億元、營業成本多計76.62億元;同時,銷售費用少計4.97億元,財務費用少計2.28億元。

(3)由於第一項會計處理錯誤,使得公司合併現金流量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等多個現金項目計額錯誤。也因此,康美藥業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由18.43億元轉為-48.4億元。

簡言之就是,財務數據出現會計差錯,造成2017年營業收入多計入88.98億元,營業成本多計入76億元,銷售費用少計入5億元,財務費用少計入2億元,銷售商品多計入102億元,貨幣資金多計入299億元,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多計入3億元。

公告出來之後,市場譁然。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點評稱,這可能是中國證券史上最大的一筆“會計差錯了”!

會計師事務所:我沒法審了!

會計師事務所對康美藥業2018年內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見,表示“無法確定立案調查對康美藥業2018年度財務報表整體的影響程度”。

對於康美藥業發佈的2018年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是“保留意見”審計報告。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到底意味著什麼?

什麼是財務報表審計意見?

財務報表——反映企業或預算單位一定時期資金、利潤狀況的會計報表。對於上市公司而言,財務報表集中反映了公司一定時期內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作為最為重要的一份信息披露文件,財務報表的作用還有很多,投資者可以藉此瞭解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等,是一份非常關鍵的信息文件。

誰來審計?

《股票上市規則》中明確規定:上市公司的年度報告中的財務會計報告必須經具有從事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審計意見分別都代表什麼意思?

財務報表審計的審計意見的類型分為5種,分別是:

A、標準的無保留意見:說明審計師認為被審計者編制的財務報表已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的規定編制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審計者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B、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說明審計師認為被審計者編制的財務報表符合相關會計準則的要求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審計者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但是存在需要說明的事項,如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及重大不確定事項等。

C、保留意見:說明審計師認為財務報表整體是公允的,但是在存在影響重大的錯報。

D、否定意見:說明審計師認為財務報表整體是不公允的或沒有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的規定編制。

E、無法表示意見:說明審計師的審計範圍受到了限制,且其可能產生的影響是重大而廣泛的,審計師不能獲取充分的審計證據。

一旦上市公司的財報被認定為D和E類型,就意味著:

投資者難以通過財務報表獲取關於公司經營狀況與盈利能力的可靠信息;

信息披露極有可能存在重大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已嚴重違反《股票上市規則》中關於信息披露的原則與規定;

公司股票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暫停上市,甚至終止上市。

由此可見,事務所的審計對於一家公司來說極其重要。審計意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財務報表的公允性與可靠性程度。

而對於康美藥業發佈的2018年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是C類“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尚不到D和E。

康美藥業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的淨利潤11.35億元,同期下降47.2%;2017年的淨利潤從41億元調整為21.5億元;2016年淨利潤由33.4億元調整為18.4億元,幾乎均被腰斬。

康美藥業董事長凌晨2:27發佈致歉信:

都是因為財務管理不完善!

財務差錯和財務造假是兩件事!

面對洶湧而至的質疑,康美藥業董事長馬興田卻在去年4月30日的凌晨2點27分發表致歉信,這個時間點,你細品:你們都睡了嗎?都睡了我可要道歉了啊!

凌晨2點27道歉!300億資金離奇消失,瘋狂甩鍋財務:都因為會計!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份致歉信並沒有真正談及財務“差錯”出現的具體原因,只是一句“快速發展導致財務管理不完善” 帶過。

對此,康美藥業負責人稱:“財務差錯和財務造假是兩件事。此次調整部分會計科目,是基於證監會調查監督下進行的,是比較可信可靠的。市場比較關注的貨幣資金減少299億元的問題,並不是一筆勾銷,而是大部分轉為存貨了。我們的存貨還是很有價值的。”

300億會計差錯,會計怎麼說?

根據年報,康美藥業2017年末產成品存貨餘額為75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近60%,而同期營業成本只增長了21%。同時,康美藥業毛利率高達30%,遠高於同行業的11.4%,表明貨物供不應求,存貨大幅升高很不正常。因此,基本上可推斷,存貨存在高估的嫌疑。

存貨高估,可能有一部分應該結轉營業成本的存貨未結轉,這樣就會導致毛利率虛高,同時存貨虛高。但該公司的會計差錯更正卻顯示,存貨數字不是高估,而是低估。而且,低估金額達到195億元。可以說,現在是錯上加錯,存貨中有更大的比例為未結轉的營業成本。

最後,當泡泡撐不下去時,康美藥業將大鍋甩給會計差錯,那麼處罰環節,相關會計人員勢必難逃責任。可是,社會人都知道,沒有領導授意,小小財務部誰敢這麼膽大妄為?財務人何其無奈、又何其冤枉!真是“幹好病床上,幹壞法庭上”。財務第一教室認為,會計,就是一份工作,犯不著以身試法,財務們可別犯傻,工作中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為防天降大鍋,會計們在財務工作中一定要記住以下“五要五不要”:

1,要道德操守;不要失去道德底線。

2,要懂法守法;不要知法犯法抗法。

3,要尊重事實;不要編造經營假象。

4,要真實記賬;不要做假賬兩套賬。

5,要依法申報;不要偷稅騙稅虛開。

會計們千萬不要因為眼前的蠅頭微利或者老闆的逼迫而做假賬、內賬,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因為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一旦東窗事發,你悔之晚矣!遇上這樣的情況,多想想自己的家人,堅決拒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