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最“可愛”的人,卻被稱為農民工,應該是“中國工匠”

夏收,秋收這兩個時節是農村最忙的時間,平常的時間,很少見到年輕人,甚至年富力強的中年人也不多見,大多數是留守兒童和老年人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卻被稱為農民工,應該是“中國工匠”

這種現象,在農村已經持續多年了。村子裡“消失”的年輕人和中年人,大多數都到城裡打工去了,在各行各業的崗位上,辛勤工作,揮灑汗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掙點辛苦錢,來維持自己生活,還要供養著父母,孩子的生活。

無數農民進城打工掙工資,現今已經成為了一種農村的生活習慣。他們都是農村戶口,不但家裡有宅基地、還有承包地,實際上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但是在城市裡角色卻是建築工人、工廠生產線上的生產工人等等。農民和工人這兩個角色集與一體的——“農民工”就是這樣人群的獨特稱號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卻被稱為農民工,應該是“中國工匠”

徒手小編作為農村人,身邊也有許多人外出打工過,但對於"農民工"這個稱號,也沒有感覺到有什麼不好。不過,卻有專家不是這麼認為。

近日,在上海的一次會議上,就有專家提出,“農民工”這個稱號,對這類人群有歧視的意思,建議改名為“外來務工人員”。其實對於這個稱號改名,已經不是第一次提了,前幾年,幾乎每年都有專家提議改掉這一稱呼,換成“援建者”“多元工”“勞務工”等等,提議中什麼稱呼都有,就是不能再稱呼為“農民工”了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卻被稱為農民工,應該是“中國工匠”

從這點就能看出,整個社會對於關心農民工的人還真不少。那麼這些在外打工的農民,他們又是怎麼看的呢?

小編跟身邊在外打工多年,現在上了歲數都回到了老家的幾位村民長輩聊起這個問題,他們都是輕蔑一笑,說出了個人的看法,總體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1、大部分農村人,對稱呼並不太在意

我們知道,工人、農民都是一種職業而已,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而“農民工”,指進城打工從事體力勞動的農村人,這也無不妥。其實大部分人,對於這個稱呼,都並不是不過太在意。

2、跟稱呼相比,農民工更在意工資按時發、跟正式工同工同酬等實際問題

專家這次提建議,除了改名以外,對於關於農民切身利益的都沒提,對此廣大農民工朋友都是有看法的。對他們來說,工作一年到頭,最關心的是能及時拿到自己的一年所得,而並不是改什麼稱呼。

因為農民工工資的發放,不是按月發的,很多都是年底才發全年的,有的甚至到回老家過年了還沒發錢。因此,農民工工資拖欠,雖然有關部門一直在整頓,但現在還是時有發生。對農民工來說,這才是最希望得到實惠,但這些的專家,對此卻隻字未提。

除了工資,農民工在工作中跟正式工之間同工卻不同待遇的問題,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關注到,讓廣大農民工朋友得到實惠。

因此專家提議改稱呼的用意和出發點的確的很好的,但也應該多多提議改變農民工最關注的實際問題,比如農民工工資按月發放、同工同酬,工傷保險等等,這對無數打工的農村人來說,才是最有用的,也是最實惠的

對於這個問題,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