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以前我小時候,老爸特別喜歡看新聞聯播和足球。我一直搞不明白每天看人家開會有什麼意思,我也搞不明白看兩個小時都進不了幾個球刺激在哪裡。

過了好多年,開始踢球,打籃球,喜歡上聽歌、看電影……

也是那個時候開始覺得新聞還是有點意思的,於是攢了零花錢去報亭買《足球》、《體壇週報》、《大眾電影》。買一本雜誌就為了收藏喬丹的一張海報,也會把張學友,周慧敏的貼紙貼在床頭。

那種回憶,是有趣和充實的。

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後來,身邊很多小妹著迷F1,會打飛的去上海、珠海看賽車。我又不搞懂了,扒在欄杆上等半天,那車嗚~的一下就過去了,那是在看什麼呢?

高曉松說,他非常非常為美國大聯盟的橄欖球比賽而瘋狂。可是,我相信大多數中國人的印象中,橄欖球就是一群糙漢子一擁而上,一個個沒頭沒腦疊羅漢的場景,小時候打野架的畫風也不過如此。

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直到給小μ玩了橄欖球,才體會到箇中講究。

樂趣一定是來自 參與感 ,所有的無趣都因為置身事外。

對於還沒上學的小朋友應該多點去參與不同的活動,並不是期望他能做的有多好,只期望他能學會自己找樂子。

接下來這些項目可能你還沒開始認真考慮,但不得不說是真的很酷,現在該做個計劃了。

ONE. 卡丁車

不要以為卡丁車就是在兒童公園常常見到的那種,被一堆輪胎圍在圍欄裡的兒童玩具。

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卡丁車賽,汽車場地比賽項目的一種。分方程式卡丁車、國際A、B、C、E級和普及級六類,共12個級別。使用輕鋼管結構,操縱簡單,無車體外殼,裝配100CC、125CC或250CC汽油發動機的4輪單座位微型賽車, 重心低,在曲折的環型路線上行駛,比賽速度感強。卡丁車是世界方程式賽車的最初級形式,始於1940年。由於許多著名的一級方程式賽手都是從卡丁車起步的,因此卡丁車被視為F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搖籃。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正確的打開方式是這樣的。每年也有不少賽事可以練練手,打打怪。比如 GPKS未來之星卡丁車大獎賽,CKC中國卡丁車錦標賽,RMCC中國花橋卡丁車城市街道賽等等都設有兒童組別,一般 6 歲以上就可以參加了。當然,如果願意跑遠一點,國際上還有Rotax,X30,NSK 等更多賽事選擇。

卡丁車結構比較簡單,操作起來很靈活,安全性非常好,所以很適合小朋友玩兒。這幾年普及的也很快。

經常參加卡丁車運動可以鍛鍊手腳配合的協調性和靈敏度,增強速度感和判斷力,對大腦、眼睛、手腳及身體全面的能力較好的協調,也能很好的培養專注力、決策力、勇氣和拼搏精神的最佳選擇之一。這就是很多早教機構所強調了感統訓練。


TWO. 冰球

冰球號稱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團隊體育項目,通常球員下場速度常高達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而射門時,球的速度最快可達160公里。

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國人印象中,被剪輯過的冰球集錦都是火爆的打架的場面。事實上,在NHL、俄羅斯聯賽、加拿大聯賽等聯賽中,雙方球員之間的“適度打架”真的是合法的。

更奇葩的是,每支球隊都會安排“最能打”的球員來擔任這個負責打架的位置,這個位置被稱作“行刑人(Enforcer)”,除了打架還負責保護得分球員。如果打架打贏了,不僅會打擊對手的士氣,同時也能夠提升己方隊友們的鬥志。

我覺得吧,如果一身保護裝備,裁判又在場,幾個孩子能打成什麼樣?這個時候血性一點兒其實挺好,總比畏畏縮縮的娘炮和瞅一眼就暴脾氣的路怒哥要好得多。

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當然了,其實也未必真打的起來,在國際冰球聯合規則下的世錦賽、冬奧會等各級別聯賽,明文規定不允許打架。同樣,中國冰球協會旗下的聯賽也沒有允許打架的規則,甚至對打架、群毆的處罰非常嚴厲。

冰球是個典型的帶裝運動,在裝備齊全下,即便在高速運動中容易發生衝撞,也是很安全的。這也是我特別喜歡給小朋友選擇帶裝運動的原因,可以很安全的釋放血性。

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個人認為玩兒冰球的其他好處可參考卡丁車。而且,跟卡丁車相比,更能鍛鍊全身的核心力量,以及全身協調性。同時,跟橄欖球一樣,這是個兄弟連一樣的競技項目。我猜,可能沒有多少個項目能像冰球一樣有這麼強的革命友情。

THREE. 棒球 / 壘球

棒球和壘球可能是我最看不懂的運動之一,而且到現在棒球和壘球仍然是傻傻分不清楚。但是在美國、日本棒球一直都是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美國國球就是棒球,北美四大聯盟 NBA 只能排第三,前面就是橄欖球和棒球!

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你如果生活在美國你就能感受到,幾乎每個男孩都有棒球棒,手套,棒球帽,猶如中國的乒乓。

要說,橄欖球受歡迎還是很能理解的,畢竟是對抗性強的遊戲。為什麼棒球也那麼受歡迎呢?而且在美國甚至還能超過籃球??以前每次在看棒球和壘球比賽,都覺得在浪費生命,全程幾乎沒有對抗,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擺pose。


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為了瞭解這個慵懶的項目,我特地在虎撲潛了一下水,一個比較接地氣的回答是這樣的:

棒球是較之籃球對於團隊協作的要求更高,進攻防守分明而且技巧極多,規則複雜。很考驗一支球隊的戰術素養。 都在說美國人崇拜個人英雄主義,其實別被他騙了。美國人十分強調團隊協作的,而棒球,就是培養這種精神的很好方式。

也有人說棒球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一投一接一打,這不就是老爸陪兒子最好的節目麼。沒事在後花園兩爺子你一下我一下,邊聊天邊練習就是一下午。

所以,總結一下,這是一個費腦子、講策略、團隊協同的遊戲,適合親子互動,體能要求倒是一般,在中國還算小眾,但是如果要去美國、日本留學可能比較管用。


FOUR. 馬術

以前有個說法,學馬術通常是父母給報的名,學摩托都是自己去報名。大概意思是說,高端父母們都知道馬術是一項高雅的運動,在陪小孩學習馬術的同時還可以認識層次比較高的父母們,所謂的圈層。

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但我覺得不是這樣,只要那匹馬不是你養的,那這群爹媽的圈層跟滑板寶寶爸媽的圈層可能也差不多。

當然,馬術是我特別特別想給小μ嘗試的項目。難道你不覺得這是一個既可以讓小朋友跟動物零距離親密接觸,又不用在家圈養貓貓狗狗的兩全之策麼。

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以前家裡養過很多貓,本來也覺得是件很幸福的事,但是自從有了小μ ,也就很難做到雨露均霑了。加上世代傳承的鼻炎,實在是被各種毛髮所累。

那現在……去騎馬啊,Perfect!

有的人認為馬術的成就感在於征服,我並不這麼認為。要講征服感,就應該去非洲大草原做個套野馬的漢子。

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要真的講成就感,那就應該是與生靈的心心相惜。這個聽起來有點玄乎,但是不得不說,幾千年來與人同行的始終是馬。

當然從物理上考慮,騎馬本身就是跟好的全身運動。為了保持平衡,需要隨時調用全身肌肉協調控制,以完成與馬的配合動作。這跟健身教練總是讓人用軟綿綿的健身球做仰臥起坐和俯臥撐大概是一個道理。

當然,從競賽項目本身來說是一個非常重禮儀的運動,那麼能兼顧禮儀培養也不錯。

FIVE. 攀巖

攀巖一直是一種很熱血的項目,十八年前很多當年的男孩都幻想過自己是阿湯哥樣子,徒手爬到 Dead Horse Point 山頂吹個風喝個茶,傍晚伴著晚霞坐直升機回家吃個晚飯。

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如果你硬要問,攀巖有什麼好?

從感性上來講,也就真的講不出什麼好。

只能靠 Feel……


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要從理性上來講,攀巖真的是一個絕地求生的項目。每一次訓練都會逼著小朋友在絕望中保持冷靜,在絕境中尋找突破,練得就是品質。

學究一點講,攀巖對於上肢不同方位的拉、推等動作,讓背部肌肉群得到充分鍛鍊,尤其能鍛鍊到一些不常用到的小肌肉群,長時間攀巖的人背部成倒三角,肌肉分離明顯。

是的,背部肌肉群,就是照片裡看起來最有型,但是平時基本練不到的地方。

簡單的講,攀巖是一個無論是精神還是肉體上,都能讓人變得性感的運動,養個性感的娃,有什麼不好麼?

SIX. 兒童摩托

兒童摩托,跟卡丁車一樣,也是成人摩托車賽的微縮版。有很多知名的摩托車賽都組織對應的少兒賽事。

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跟卡丁車不一樣的是,兒童摩托車除了公路賽還有越野賽。

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所以我覺得,有意思就有意思在如果小朋友玩兒的是越野摩托。他既可以玩出機車轟鳴的速度感,又有點馬術的意思。

講求人車合一,在不同的賽道中,面對不同路況下的各種顛簸,要想控制野馬一樣控制摩托車,需要比卡丁車多得多的應變能力、全身協調性以及核心力量的支持。

這個世界這麼酷,別讓孩子覺得無趣

它跟攀巖一樣極富挑戰性,在複雜的路況下,小車手一邊快速行進,一邊尋找調整路線。需要敏銳的發現和鎖定對手的位置,預判可能出現的障礙和危險。特別鍛鍊小朋友的應變能力。

對於孩子來講,幾乎沒有什麼比應變能力更重要的能力。習慣、知識、技能、情商,有哪一樣不是為了應變,換句話說,應變是個終極能力。

當然,很多家長擔心,會不會太危險了?

其實在專業護具的保護下,有專業的賽道,參與適合年齡和身體條件的級別,基本上也不會有特別大的危險。

但是不是零風險呢?當然不是,可這不是正是孩子所需要鍛鍊的麼,當危險真的來臨才有能力從容應對,不是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