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行“榜下捉婿”的北宋朝,想要“搶”到一名如意佳婿有多難?

導語: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宋真宗的這句詩流傳千古,成為了眾多學子自勉的勵志標語。其實細觀宋朝時的婚姻現象,這還真不是假大空的口號。例如宋朝時就流行一種“榜下捉婿”的婚姻現象,那些科舉放榜後榜上有名的學子,會受到很多達官貴人的青睞,被爭相選為自己的女婿。之所以用“捉婿”而不是“擇婿”,是因為僧多肉少,競爭激烈。今天就讓我們通過一個京城顯貴人家老爺的“捉婿之旅”,瞭解下當時的老丈人們“搶”到一名如意佳婿有多難。

正文:

在北宋時期,每年到了科舉考試皇榜張貼日,全城男女老少都會去查看榜單。這裡邊有焦急萬分的考生本人及親朋好友,也有看熱鬧的路人,更有那等著從榜單上選擇女婿的一眾達官貴人。

對於這種熱鬧的場面,北宋詩人王安石有寫過一句詩: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形容的就是人們爭相去“榜下捉婿”,街道上到處是“擇婿車”,熱鬧非凡。

那些有適齡婚嫁之女的達官貴人,榜單上看到合適的考生,就會記下來,然後不斷宣揚告知旁人該考生已被選定。若考生及家人恰好也在當場,兩家人便會立即找一處僻靜處,商議此事。若當場未碰到心儀考生本人,則會通過幾番打聽,最後上門去與考生及家人進行商談,若無大的問題就會定下嫁娶時間,一段姻緣就這樣達成了。

這種特殊的婚姻現象就是北宋時期流行的“榜下捉婿”

。 北宋立國後,實行的是“重文抑武”的國策,所以通過科舉制度步入仕途的考生,日後大多數都飛黃騰達。再加上在北宋,入朝為官的官員每月的俸祿也是非常可觀,所以這些榜上有名的天之驕子,就成為了所有人眼中的“如意佳婿”

在盛行“榜下捉婿”的北宋朝,想要“搶”到一名如意佳婿有多難?

北宋流行的“榜下捉婿”

一、天明就是放榜日,深夜幾番夢中醒。

這天傍晚,北宋汴京城中工部下轄水部員外郎吳老爺的家中,出奇的熱鬧。在吃過晚飯後,一大家人聚在客廳,準備商議一件大事。

前年大女兒就是吳老爺在榜單上尋覓到的女婿,雙方家人碰面後覺得門當戶對,就商定了嫁娶日期。現在,大女婿已經是工部下轄屯田部員外郎,按官職品階已經和自己的老丈人平級了。因為都在工部下屬機構,且水部和屯田部的工作又經常有交叉,所以這位大女婿經常幫助自己,有一次還主動包攬了一項罪責,讓吳老爺很是感動。

所以,吳家更加認定通過“榜下捉婿”得來的女婿是最佳的。這不,今年小女兒也到了該出嫁的年齡,吳老爺很早就決定再次出手,為小女兒覓得一名優秀的夫君。

在盛行“榜下捉婿”的北宋朝,想要“搶”到一名如意佳婿有多難?

晚飯後,全家人討論明日的“榜下捉婿”事宜

這不,晚飯後大家就開始商量明天行程以及各自分工,家中其他一切大小事宜,都暫且停辦。 有了前年大女兒的經驗,大家都深信明天還是能“捉”得一名如意佳婿。所以這個家庭會議也比較輕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發表者看法。

唯獨本應最緊張的小女兒卻躲在閨房中,不願意出來,問她也不發表意見,只是傻傻的笑。眾人也只當做是女孩不好意思,也就沒有再做過多詢問。

可能是過於緊張,吳老爺在入睡後,幾次從夢中驚醒,夢到自己沒有選到如意的女婿,自己的父親、母親大人,以及夫人都埋怨自己無用。好在醒來後,發現只是夢境而已。

在盛行“榜下捉婿”的北宋朝,想要“搶”到一名如意佳婿有多難?

入夜後,吳老爺多次從夢中醒來

二、想起早趕個早場,奈何中途遇變數。

第二天早晨,吳家人起了個大早,簡單洗漱後便出門,來到街上的早市吃早飯。北宋的早市是出了名的繁華的,往常早市上是輪不到凳子的,很多人只能端著碗站著吃。而今天可能大多數人都趕去看皇榜,所以早市上的攤位倒是空著很多位置。

於是,一家人點了平日裡喜歡吃的老幾樣早點,吃完後一行十幾人就浩浩蕩蕩朝城南放榜處走去。而小女兒說不願意去,不好意思,就帶著貼身丫鬟返回了家中。吳老爺一路上碰到了好多同僚,大家心照不宣,都知道對方的目的,所以一番打趣後各自分開。

在盛行“榜下捉婿”的北宋朝,想要“搶”到一名如意佳婿有多難?

北宋汴京城的早市

一行人正朝著城南走去,只見黑壓壓幾百人突然走來,說是前面人說放榜處改為城西了。吳老爺一家雖然感到有點怪異,但看著幾百個人都回轉了,所以還是跟著眾人也朝城西走去。可是越往城西走,發現路上人越少,再往後看,也還是那幾百人,並沒有增多。

畢竟是在官場混的,吳老爺立馬覺得不對勁,趕緊拉著家人抄近路往城南迴走。果然,越往城南走,人越來越多,轉眼間周圍都是人,少說有幾千人,還在源源不斷增多。

終於在路過一個路口時,發現一個好事者立的木牌,上面寫著“皇榜張貼處改為城西”,既沒有簽名也沒有落款,一看就是也有意“榜下捉婿”的人家故意為之,目的就是減少競爭者。

這一來一返之間,耽擱了不少時間,等到吳家一行人到了城南放榜處時,只見人擠著人,根本進不去,只好在旁邊茶攤坐著休息,等待人潮稍微散去一些。

在盛行“榜下捉婿”的北宋朝,想要“搶”到一名如意佳婿有多難?

不斷湧向城南放榜處的人群

三、待到皇榜張貼處,大半名花已有主。

等到人潮稍微散去後,吳家一行人終於擠到來了皇榜前。只見上面很多高中考生的名字下面,隱隱有三個小墨點,看到這吳老爺心頭緊了下。他是熟悉榜下搶婿規則的人,知道三個點意味著該考生已經和別人有過初步商談,不出意外已經成了別人的女婿。但是因為這是皇榜,一般人不敢亂塗,所以三個墨點極為隱蔽,一般人看不見。

凡是名次靠前的,均已經被標記了三個墨點,名次靠後的也僅剩三名考生的姓名下方還空著。但是這樣的情況也分幾種情況,要麼對方已結婚成家,要麼對方眼光較高頗為挑剔,要麼身體長相欠佳沒人選中他。如此看來,想要在剩下的三名未知上榜者中選到一名如意佳婿,還是比較難的。

這就是“榜前擇婿”變成了“榜前捉婿”的原因,競爭過於激烈,都要靠實力去搶。例如有一名在榜上的考生,同時被兩家人看上,那麼他們就會對考生自報家門,稟明自己的身份地位及可以帶去的嫁妝,以此來說服考生選擇做自己的女婿。因為這些榜上的考生都是人們眼裡的乘龍快婿,未來的官場新貴。

在盛行“榜下捉婿”的北宋朝,想要“搶”到一名如意佳婿有多難?

榜下捉婿的激烈場面,有時候甚至需要官府出面決斷

想到這,吳老爺暗暗掐了自己下,恨為什麼就相信小道消息,白白錯過了最佳的選婿時間。要不然,雖然自己的官職僅為工部下屬的水部員外郎,但好歹也是實權部門,再加上大女婿擔任屯田部員外郎,進入吳家當女婿,在朝中那也是有可幫襯之人的,還是挺有競爭力的。

前年,吳老爺看到榜單後是自己親自和旁邊駐足的考生攀談打聽,但今年想著希望不大,於是就派家中晚輩去打聽剩餘三個人的情況,自己暫且回到茶攤休息了起來。

在茶攤中,吳老闆一邊喝茶,一邊說道“怪了,怪了,今日這天氣也太熱了,還有這涼茶也過於苦了”。最後硬是讓老闆給換了兩次,搞得老闆一肚子委屈,可看他是官爺惹不起,所以還是忍住了。

在盛行“榜下捉婿”的北宋朝,想要“搶”到一名如意佳婿有多難?

面臨榜下捉婿的狀元郎

四、小女送來信一封,原來早已定終身。

喝茶的無聊空隙,吳老爺眯著眼打量起皇榜後邊一位考生模樣的人。這位後生與其他人不同,其他考生穿著一新,在榜單前面高聲闊談,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存在。而他,卻暗自站在榜單後面,時不時漏出腦袋朝外面看,像是怕別人發現一樣。

“有意思,這小子,應該是榜上有名,但為何躲著不與人交談呢?怪哉,怪哉”

正思索間,家中的小廝上前行了一禮,朗聲說到“老爺,二小姐託人轉來一封信,說是事關緊急,讓您務必及時查看”。

“這丫頭,莫不會擔心我給他挑不到好夫婿,前來叮囑我?”搖了搖頭後,吳老爺便打開了信,看筆跡確實是小女所寫。

在盛行“榜下捉婿”的北宋朝,想要“搶”到一名如意佳婿有多難?

小女兒寫好信託人帶給了吳老爺

信上所寫內容並不多,一會便看完了,看完後發現信袋裡還裝有一串紅豆。原來,那個站在皇榜之後探頭相望的就是自己女兒如意郎君,戶部掌管戶籍的員外郎長子。他在皇榜後就是等著自己前去說親,因為怕認錯了人,就約定了以一串紅豆作為信物,見紅豆便認老丈人。

這時的吳老爺恍然大悟,暗歎怪不得自己剛才覺得眼熟,在他爹去年的升遷喜宴上見過一次。

女兒既然已有心上人,且和自己家門當戶對,看來這又是一樁天賜的姻緣。吳老爺於是命人拿著那串紅豆,去把皇榜後面的俊俏後生叫過來,稟明瞭自己的身份。

原來女兒去年和該後生見過面,之後通過書信,兩人已約定此生非對方不娶,非對方不嫁。今年剛好該後生榜上有名,但是女兒又不好意思直接對父親說,就只好借勢“榜下搶婿”,讓該後生等自己的父親去後主動上前搭話。

不過巧在,那個後生只認得吳老爺,所以一直在等吳老爺出現。可恰巧吳老爺以為機會不大,在榜單前晃了一下就去茶攤歇息了,所以錯過了。

不過好在,女兒既心細又勇敢,怕錯過這段姻緣,寫了信前來告知父親,最終為自己爭取到了幸福。

在盛行“榜下捉婿”的北宋朝,想要“搶”到一名如意佳婿有多難?

靠著自己的勇敢和細心,小女兒用一封信爭取到了婚姻幸福

五、塞翁失馬得佳婿,才子佳人定姻緣。

就這樣,原本因為路途中間出現了小插曲,趕到放榜處時所剩的榜上才俊已不多,吳老爺自己可能空手而歸,還悲傷了一會。結果後來,靠著小女兒的書信,吳老爺如願以償的招到了一名門當戶對的佳婿,女兒也得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

雙喜臨門

在夕陽中,吳老爺一家人領著自己的準女婿開開心心的往家走,同時也派人前去邀請未來的親家,也就是自己的同僚,戶部戶籍員外郎一家前來自己家中商量兩家的婚姻大事。

而另一邊,早有小輩們一路小跑著回家去將好消息告知小女兒。

在盛行“榜下捉婿”的北宋朝,想要“搶”到一名如意佳婿有多難?

影視劇片段:“榜下捉婿”成功後兩家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感悟:

不同的時代,有著不一樣的婚姻現象,北宋這種“榜下捉婿”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是當時社會對於科舉制度中勝出的才俊青年的極大認可。可以說,這些榜上有名的青年才俊就是以後朝廷中的棟樑之才,把他們招為女婿,也可以算作是一次高級的政治投資,這也許就是古人的精明所在。

參考文獻:

1️⃣《宋史》

文:頭條“醉觀滄海”

圖: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作者,立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