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珠海橫琴供電青年: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先鋒隊

2020年3月18日零時,澳門、珠海兩地政府在橫琴新口岸旅檢大廳一樓舉行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移交儀式。當天,25歲的謝天權在橫琴新口岸開關站密切監測設備的運行狀態,為儀式的順利舉行提供可靠的供電保障。

謝天權工作的南方電網廣東珠海橫琴供電局,於2019年6月28日由原橫琴供電所升格而成,是電網系統的一員“新丁”:該局全員42人,35週歲以下的青年員工26名。2019年人均運維操作任務數量為138單,是同類型工作人員的2-3倍。僅2019年間,該局順利完成了澳門迴歸20週年、WTA和ATP網球冠軍賽、中國國際馬戲節等12次重大保供電任務。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為更好的服務橫琴自貿片區的發展,在橫琴自貿片區的熱土上,以青年為主力軍的珠海橫琴供電局,不忘初心、甘於奉獻,積極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打出“組合拳”,在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之際,用創新進取和拼搏奮鬥奏響了一曲供電人的青春之歌。

歷經蛻變成長滿足自貿區高質量發展要求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推進珠海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這一定位,對橫琴的供電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要求、高標準的背後離不開一支理論知識豐富、技術過硬的人才隊伍。對於資淺齒少的青年員工而言,需要面臨不少的“硬骨頭”。

走近珠海橫琴供電青年: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先鋒隊

據2019年8月國家能源局發佈的報告顯示,珠海供電可靠率在全國333個地級行政區中的位列第一,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原來工作的地方,使用10千伏供電網絡,對應的是電壓電流型的保護,而橫琴是20千伏的網絡,運用的是更先進的網絡拓撲保護、光纖差動保護,過去沒有接觸過,需要從頭學起”,謝天權坦言,剛到橫琴,包括他在內的一些年輕同事原本信心滿滿,結果連一些單線圖都沒能看明白。利用工餘時間自學,週末參加培訓……面對挑戰,謝天權想方設法“充電”,3個月後,謝天權終於進入得心應手的工作狀態。

為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包括謝天權在內的珠海橫琴供電青年還持續推動科技減負,應用自動化終端遙控遠程處理故障;改進雙鏈環從建設到投運的流程,大膽探索新聯調方法,將停送電縮短至0.5天;制定雙鏈環新增、退出保護節點(開關站)的過渡方案,實現了一二次同步投運里程碑工作……2019年下半年橫琴島內客戶平均停電時間(低壓)對比上半年大幅減少61.70%。下半年橫琴島內低壓故障數對比上半年大幅減少70%。

勇於創新突破用心提升客戶

獲得感

今年35歲的王凱在珠海橫琴供電局供電服務中心的崗位上早已駕輕就熟,他和珠海橫琴供電青年致力於創新突破,持續對照《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珠海橫琴新區片區供用電規則》,在優化供電服務、提升營商環境方面不斷邁進。通過編制《珠海橫琴供電局客戶潛在用電需求收集工作指引》及《業擴報裝及配套項目管理工作指引》,2019年平均客戶辦電時長由原來的60-70天縮短至31天,平均為客戶節省投資360萬元/項目,合計約1.3億元。

“優化服務,就是要打破原有的固定流程,自己挑戰自己”,王凱介紹,優化服務涉及多個環節,每一個環節的工作人員平時工作都是飽和的,光湊在一起開會對接就是一項挑戰,因此大家往往只能利用週末、晚上下班時間進行,優化服務改變了原有的固定流程,大家也需要重新適應,短期還要面臨工作量的突然增加。

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有一段時間王凱和同事經常要加班加點,當他開會完晚上11點多回到家,孩子已經熟睡,白天上班時孩子又還沒醒來,以至於那陣子孩子抱怨總是見不到爸爸。

走近珠海橫琴供電青年: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先鋒隊

執行新中國成立70週年、澳門迴歸20週年、WTA和ATP網球冠軍賽等重大保供電任務時,都有南方電網廣東珠海橫琴供電局青年員工奮鬥的身影。周卓英 攝於2019年

從橫琴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到珠海市人民醫院橫琴分院業擴配套工程、輕軌橫琴站(全國第二大的地下輕軌站)……珠海橫琴供電青年不斷優化電力營商環境,用優質高效的供電服務,為這些事關珠澳兩地發展的重大項目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為例,這個《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下首個在橫琴自貿片區落地項目得益於供電服務的優化,僅2019年就節省投資212萬元,加上前期為其配套延伸建設的一座開關站,累計節約投資約540萬,實現了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的跨越。

貢獻青春力量扛起責任與擔當

為了幫助青年員工迅速補足經驗的短板,橫琴供電局高度重視培養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學習型青年隊伍。

作為橫琴供電青年選舉產生的新一屆團支部書記,謝天權說,該局去年成立青馬小組,通過打造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建設陣地,舉辦團支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培養青年的理想信念,強化工作價值感、使命感,引導青年把個人前途事業融入國家民族的命運,為實現共同理想而奮鬥。

走近珠海橫琴供電青年: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先鋒隊

粵澳合作首個在橫琴自貿區落地的項目——橫琴中醫藥科技產業園。 圖片攝於2019年

橫琴局還搭建了“琴學堂”內訓平臺,建立二次技能能力評價模型,橫琴青年利用工餘和週末時間進行培訓,邀請經驗豐富、技術強的專家、師傅上門授課,工作中遇到問題及時諮詢。

橫琴供電青年在為橫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粵澳合作做好電力保障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跨越式成長。目前,該局2名年輕骨幹走上部門管理崗位(主任助理);建立班組長代理工作機制,6名青年骨幹走上班組管理崗位。原本只是班員的謝天權如今當上了代理副班長,回首成長,謝天權感慨:“人生最好的獎勵,是有機會為值得奮鬥的事業而奮鬥!”

推廣信息

文/楊亮朱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