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的那些坑,你栽進去了嗎?

買保險的那些坑,你栽進去了嗎?

買保險的那些坑,你栽進去了嗎?

首先確定的是,我不是賣保險的,所以絕對不會推銷保險,也不會在文末給你附上保險公司或者產品的鏈接,這不是我的工作,更不是我寫這篇文章的意圖。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因為么觀兒從去年底開始便計劃給自己和家人購買靠譜的商業保險,從保險公司、保險類型、香港保險/內地保險等等切實做了一些功課,也和一些已經購買了商業保險的不同朋友多次聊起商業保險這個話題。期間有很多感慨,有購買商業保險經歷、或者有購買商業保險意願的朋友應該和我感同身受。

作為一位普通的消費者,無論是一年幾萬、幾千或者幾百的保險費,都是大家辛苦得來的,如果花得莫名其妙、毫無意義,那麼還不如捐給山區的小朋友改善伙食!

現在就和大家分享這段時間的感悟與心得,希望能幫助到各位朋友:

1.在購買商業保險之前,請先問自己,你為什麼要購買保險?

大家購買保險,說到底都是為了給自己和家人多一份保障,但是每個人、每個家庭的需求不一樣,你朋友、同事覺得很好的保險,未必就適合你。

(1)如果是擔心生病後醫療費用高——可以購買醫療險。

現在推出了不少一年期的醫療險,只要是住院,有的保險甚至可以報銷進口藥和化療放療費用,比如么觀兒購買的醫療險,保額300萬,惡性腫瘤(比如癌症、白血病)可多300萬。

么觀兒一家都購買了這款保險,原因是性價比高,30歲的人群,有社保的一年保費才幾百元;家裡60歲老人的一年貴一些大概是1500元。

聽到這裡你是不是要說這個保險公司這樣怎麼賺錢?

騙人的吧?

買保險的那些坑,你栽進去了嗎?

請注意,醫療險和重疾險不一樣,不是說你生病了以後直接賠付你300萬,而是給你的醫療費用進行報銷。比如甲有社保,肺癌住院社保報銷以後自己花費了3萬元,扣除一年1萬元免賠,可以報銷兩萬元。所以一般的疾病,哪怕是癌症早期,其實有社保的情況下一年花費也並不是太高。那麼既然一般的病花費都不是太高,我們為什麼要買這個保險呢?么觀兒買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有一些需要長期治療的病(比如做腎臟透析、化療和放療)、以及一些比較少見但是花費高的疾病。

雖然通過《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電影中提到的藥物以及納入了醫保,但是科技和醫學一直在進步,總會有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的藥推出,如果你本來可以用更好的藥但是因為經濟原因而不得不換為社保範圍內的藥,我想任何一個病人心裡都是難過的。

所以,我個人認為,醫療險有必要買!

當初告訴父母為他們購買了醫療險以後,父母雖然嘴上說沒有必要浪費,但是臉上的笑容是藏不住的。與其逢年過節買些爛七八糟的補品和永遠都不會穿的衣服,強烈建議還是給父母買醫療險更實惠!現在新推出的醫療險65歲也可以買,有需要的可以研究一下!

另外對我購買的醫療險,有幾點大家也是需要注意的:

第一,每年有免賠額一萬(61~65歲的是兩萬),不過新推出的產品可以家庭成員一起免賠一萬。這種條款下骨折住院,一般來說在社保以後就報銷不到什麼了。

第二,原位癌(也就算癌症早期),化療、放療費不報銷。

第三, 續保問題。官方的告知是:產品買一年保障一年,如果2019年買了,2020年病了,2020年仍然可以續保。但是如果這款產品停售了(也就是再也不賣了),就不能續保了。這中間的風險就算:如果你一直健康,就算保險停售了你買的醫療保險,你還有其他可以選擇的。但是如果你是得了重大疾病,這款產品又停售了,那麼你便沒有其他商業保險可以買了。雖然有這個風險,我還是買了,因為確實便宜!

但是對於這點,強烈建議一年期的醫療保險公司們能推出覆蓋上述風險的其他產品,給我們更多的保障。

買保險的那些坑,你栽進去了嗎?

(2)如果是擔心重病後家裡失去主要的經濟支柱、或者重病後不能工作——可以購買重疾險。

重疾險的好處是一旦確定重疾,直接賠付錢,保額50萬就賠付50萬。

么觀兒最初的意圖也是購買重疾險,但是把內地的重疾險研究了一遍以後放棄了。

原因很簡單——貴,真的貴!性價比不高!

30歲的人群,50萬保額,保障終身的產品,一年的保費都是上萬。而且當你仔細看疾病條款,也有很多讓人無語的地方。

以我收到的一份保險合同為例:比如說癌症早期不算重疾、冠狀動脈搭橋術手術(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心導管球囊擴張術、激光射頻技術及其它非開胸的介入手術、腔鏡手術不在本保障範圍內)、良性腦腫瘤(

腦垂體瘤、腦囊腫、腦血管性疾病不在本保障範圍內)…

這樣排除在外的情況還有很多,我們每個人在買保險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會不會得大病,更不可能按照保險涵蓋的重疾範圍來得病。每年上萬的保費對於普通人來說並不少,但是最後真正需要用的時候如果派不上用場,我想對於每個購買保險的人來說,都是不能接受的。

當然如果家庭經濟允許,我真心的建議還是要購買重疾險,雖然有不少被排除在外的病,但是對於那些大病中的重疾,只要是合同上寫明瞭的,還是能得到理賠。最好是重疾險+醫療險都買,這樣在重疾範圍外的其他大病,也就包含進去了。

買保險的那些坑,你栽進去了嗎?

為了壓縮一年購買保險的預算,么觀兒也研究了除開非常有名氣的那幾家大保險公司以外的其他保險公司,發現其實那些所謂的“小”保險公司,也是非常吸引人的:

1. 可以選擇不保障終身,保障到70歲、甚至60歲、30歲,保費瞬間降低至一半甚至更低,繳費年限也可以自有選擇。

2. 有更多的產品選擇,比如有保額增長的、特定疾病多賠、多次賠付的等等。

有朋友對一些名字都沒怎麼聽過的保險公司不放心?不用怕,只要能成立保險公司的,你去仔細查公司背景都會發現,實力都是非常雄厚,因為保監會的門檻是很高的。如果真的不幸倒閉,保監會會出面接手或者被其他保險公司接手,這點法律是有規定的。

么觀兒之前選擇了兩家成立10年左右的“小”保險公司,產品本身非常好,可遺憾的是,一家不在我所在的省份賣,另外一家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保險綜合償付能力剛好100%,所以準備再觀察看看。

(3)除了醫療險和重疾險,還有定期壽險和意外險可以選擇,建議大家根據實際需要購買,切勿盲目跟風!就是沒有時間在購買前做功課,也一定要把保險合同仔仔細細、從頭到尾看一遍!

無論保險銷售人員怎麼說,都抵不過保險合同上的白紙黑字!對於第一次看保險合同的朋友來說,把保險合同真正看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你要這樣想:如果你買了不適合自己的保險,你損失的就是幾萬甚至十幾萬,看懂合同、找到對的產品=給自己掙錢!

再來說說香港保險和內地保險,么觀兒也看了香港保險的合同,真的很吸引人,保額遞增還有分紅,可是有一點要提醒大家:香港保險對於如實告知這點非常看重!即便你不是故意的,香港保險理賠時是肯定會因為你沒有如實告知身體情況而拒絕賠付的!再加上香港律師費用高昂,以小時計算,如果發生拒賠,打官司都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購買香港保險的朋友,購買前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完全不差錢的除外。

買保險的那些坑,你栽進去了嗎?

看著30出頭就得重病去世的前同事,家裡生病的親戚,么觀兒是真的不敢再“裸奔”了。除了已購買的醫療險,希望今年內也能尋找到適合的、性價比高的重疾險,阿門~

再囉嗦一句,還沒有購買車輛第三責任險的朋友,還是買了吧。么觀兒以前也是不買的,可是幾年前已個朋友開門時不注意撞到一個電瓶車,電瓶車又撞倒了一個老太太,老太太癱瘓了,賠了上百萬(細節我有點記不清了,大體是這樣的)。事故後周圍的朋友全都買了第三責任險,一年幾百元,圖個安心。

最後願各位朋友都身體健康,買的保險永遠都用不上!

買保險的那些坑,你栽進去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