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的奧祕——“馮”從哪裡來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孕育了無比精彩的姓氏文化。每一個姓氏都是一部精彩的故事書,它所承載的歷史、人物和文化會一直激勵著自己的後人。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馮”姓的歷史源流。馮性,如今排名在31位,人口700萬,佔全國人口0.56%。絕對是大姓,歷史也是非常精彩。


姓氏的奧秘——“馮”從哪裡來

一·出自何處


馮姓的起源有許多的分支:

  第一,出自姬姓,周文王之後,周文王的第15個兒子,這一支的後代曾經被封在馮城,也就是今天河南省滎陽縣,就以地名為姓氏,後來姓馮了。

  第二,出自媯姓,是馮簡之之後,東夷的一支,這不是華夏民族了,叫媯夷,當年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帶活動,後來建立了馮夷國,這個國經過了夏商周三代,最後被周武王滅掉了,但是他的子孫姓馮。

  第三,有一支出自潁川,也就是今天河南許昌,說是漢代徵西大將軍馮異的後代。

  第四,有一支出自上黨,也就是今天山西長治這一支姓馮的,是西漢左將軍馮奉世的後代。


姓氏的奧秘——“馮”從哪裡來


二·發源何地


  馮姓發源在河南,戰國末期有個大將叫馮亭,擔任韓國的上黨守將,後來他進入了趙國,抗拒秦軍戰死。他的宗族就封到了山西、河北,大家不要小看當時是幾個人,現在是幾十萬人,人口的幾何基數增長是驚人的,老祖宗歷來相信人多力量大,很重視生育。而且有的跟隨他的人也隨著他姓,因為平民本來就沒有姓。他的後裔出了很多將相,比如秦朝的丞相馮去疾,大將軍馮劫。


姓氏的奧秘——“馮”從哪裡來


三·去向何處


  在先秦的時候馮氏已經有搬到山東的,三國以前馮氏已經遷入四川和湖北,到了東晉的末年河北薊縣的馮姓遷到了遼寧,到了漢唐時期,馮氏的繁衍非常快,從原來的發源地發展到了河北、山西、福建,唐末黃巢起義的時候,中原馮氏有一支避亂,跑到了福建寧化,分成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脈,到了元末的時候,就有馮氏出現在廣東,後來從廣東、福建遷往臺灣。


四·“馮”氏典故


馮姓作為個大姓,自然少不了留下一些歷史典故,其中最為耳熟能詳的便是以下兩個了。


重作馮婦

【解釋】:表示人又重操舊業。 重(chóng),再。

【出處】:《孟子・盡心下》。

  齊國鬧饑荒。陳臻對孟子說:"國人都以為老師會再度勸請齊王打開糧倉來賑濟百姓,恐怕不可以再這樣做吧。"孟子說:"如果再這樣做那就變成馮婦了。 晉國有一個獵人叫馮婦,善於打老虎,後來洗手不幹了,變成一個有修養的人。有一次,她在野外見到許多人追趕一隻老虎。老虎負隅頑抗,沒有人敢碰它。馮婦就參加了打虎的行列,將猛虎制服。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解釋】:形容老來難以得志。

【出處】:《史記.馮唐列傳》。

  漢文帝時,馮唐是一位大臣,他當初以孝悌而聞名,拜為中郎署。由於他為人正直無私,敢於進諫,不徇私情,所以時時處處遭到排擠,直到年事已高也沒有得到升遷。漢景帝即位後,由於馮唐性格耿直,不久又被罷官。漢武帝即位後,匈奴又來侵犯邊疆,漢武帝又廣徵賢良,有人推舉馮唐,可是馮唐已經九十多歲了,心有餘而力不足,再也不能出來任職。

  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裡就有這個典故:“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