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一個區,人口超10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山東省是一個名人輩出的省份。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軍事家吳起等,均出生於魯國。截至2019年2月,山東省有16個地級市,包括56個市轄區、27個縣級市和55個縣。其中,就章丘區來說,人口超100萬,隸屬於濟南市,位於濟南市的東部,地處北緯36°25′-37°09′,東經117°10′-117°35′之間。在歷史上,隋開皇十六年(596年),“以博州亦有高唐,改為章丘縣”,取縣北山章丘為名。對於章丘這一地名,屬於因為一座山而得名的情況。


山東省一個區,人口超10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首先,章丘區隸屬於山東省濟南市。在地理位置上,章丘區位於山東省省會濟南市的東部,北緯36°25′-37°09′,東經117°10′-117°35′之間,總面積1719平方公里。西鄰歷城區,東連淄博市,南交泰安、萊蕪,東北與濱州市鄒平接壤,西北隔黃河與濟陽相望。章丘區南部屬魯西隆起區,北部為濟陽凹陷區。章丘區地處泰沂山區北麓,與華北平原接壤,長城嶺綿延於南,長白山矗立於東。地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自南而北依次為山區、丘陵、平原、窪地,分別佔全區總面積的30.8%、25.9%、30.7%和12.6%。就章丘區的歷史來說,春秋時期,該地區先後為譚國和齊國諸侯封地賴邑、寧邑、臺邑、崔邑。戰國時期,該地區屬田氏齊國。


山東省一個區,人口超10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山東省章丘區一帶屬濟北郡。西漢時期,今濟南市章丘區一帶屬青州濟南郡(治東平陵城)。漢景帝四年(前153年),首次置縣稱陽丘(治回軍鎮,今繡惠街道回村)等。東漢時,該地區中部為陽丘縣,北部為菅縣、猇縣,南部為土鼓縣。後陽丘、猇縣併入東朝陽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章丘區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在魏晉時期,東朝陽縣屬樂安國。南朝宋時期,改東朝陽縣為朝陽縣,屬齊郡。北齊時期,廢朝陽縣置高唐縣(治回軍鎮)。北齊天保七年(556年),高唐縣遷治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今章丘區一帶屬之。由此,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今章丘區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


山東省一個區,人口超10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以博州亦有高唐,改為章丘縣”,取縣北山章丘為名。章丘山,即女郎山。今山東章丘市北繡惠鎮北章丘山。《方輿紀要》 卷31章丘縣 “龍盤山” 條下: 女郎山,“ 《志》 雲: 在縣北一里。頂有三陽洞,甚深邃。《三齊記》: 章亥妾溺死葬此,謂之章丘。縣因以名”。由此,對於章丘這一地名,屬於因為一座山而得名的情況。唐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在位時,章丘縣屬河南道齊州濟南郡。河南道,轄境相當於山東省,河南省大部,江蘇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宋朝這一歷史階段,章丘縣屬濟南府。元朝建立後,章丘縣屬山東東路西南道濟南路總管府。


山東省一個區,人口超10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最後,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章丘縣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濟南府。清朝取代明朝後,章丘縣屬山東省濟南府。到了1913年,章丘縣屬岱北道。1914年,改屬濟南道。1928年,章丘縣直屬於山東省。1953年9月,章歷縣併入章丘縣。1958年8月,縣治遷明水。1979年1月,章丘縣屬濟南市。1992年8月,撤銷章丘縣,設立縣級章丘市。2016年12月,撤銷縣級章丘市,設立濟南市章丘區。如今,章丘區隸屬於山東省濟南市。截至2018年底,章丘區總面積達1719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105萬人。對於章丘區,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