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版《上甘岭》:二号坑道里的12天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集结了国内戏剧界一流主创,由表演艺术家黄宏担任艺术总监、编剧、主演,并邀请了电影《金刚川》、《八佰》特效团队参与的原创话剧《上甘岭》将于12月18日-20日在上海大剧院演出。

话剧《上甘岭》以70年前抗美援朝战场上最为惨烈的胜利之战——上甘岭战役为背景,以普通志愿军人在战场上的真实事件为基础改编而成。此次回到上海演出前一个月,剧组主创团队悉数出现在上海大剧院,分享创作前后故事。据介绍,《上甘岭》此前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巡演,被认为是一部真正具有“大片质感”的红色题材舞台剧作品。

话剧版《上甘岭》:二号坑道里的12天

《上甘岭》

话剧《上甘岭》的创作始于2020年1月,期间经历了疫情等很多困难,剧组经过数十次创作会、军训、排练、合成,最终在10月完成了首演。制作人李东介绍说,这个戏的由来是“一个戏、一个梦、一个人”:此前,《永不消逝的电波》如此受到市场观众喜爱,是否能做一部戏剧作品,同样能够连接当代审美的红色题材作品,激起了李东的热情;而此后,“上甘岭”这个题材入梦而来,直到黄宏的出现,这个飘在空中概念变成了一部可以落地完成的一部戏,也成为这个戏的由来。

话剧版《上甘岭》:二号坑道里的12天

剧照

现场,几乎在国内家喻户晓的春晚“小品王”黄宏,如今以另一种更多元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在这部剧中,黄宏既是艺术总监,也是编剧之一,还主演了剧中的重要角色,一个炊事班长。他说道,自己对上甘岭这个题材有着极为特殊的感情,“我当兵40多年,无论是唐山地震、淮河水灾、九江决口、老山前线、抗非典,每一次我们遇到困难,都是以上甘岭的精神,以这种传统的精神来鼓舞我们。可以说,上甘岭精神,就是我们军事题材创作的基因,一直在鼓舞着我们。”

黄宏表示,这部剧对自己也是一次“圆梦”:“《上甘岭》寄托了我们很多青春的梦想,这个戏也实现了我多年的一个梦想,我曾经想在影视上表现抗美援朝题材,现在从舞台开始实现了我的梦想。”

话剧版《上甘岭》:二号坑道里的12天

剧照

作为艺术总监和编剧、主演,黄宏对整部剧的题材切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剧以上甘岭战役中的坑道为主场景,讲述一位炊事班长老马、一位学生气质的女卫生员、一位被俘虏的美国伤员和一群具备钢铁意志的志愿军战士,在断粮断水、弹药缺乏、面对敌人强大猛烈炮火的攻击,与组织失去通讯联络的狭小坑道内,顽强对抗强大的敌人,奋力坚守坑道的12天。

“我们这里边没有喊口号,也没有放空炮,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也没有全方位去展示上甘岭的战役,我们只是展示了二号坑道,通过我们在这个坑道12天度过的一时一刻,来塑造我们心中的上甘岭的英雄。”黄宏同时介绍,主创团队希望观众能在剧场中感受到战场的气氛,因此选择融入影视欣赏的感受。

“大片质感”,是这部剧创作者的追求之一,也是很多观众看完此剧最直观的感受,为了实现这种质感,这部剧引入了蕴含高科技多媒体技术的舞台视听效果和爆破特效,以及具有雕塑感的服装造型,并加入了逼真的战场音效等。

话剧版《上甘岭》:二号坑道里的12天

剧照

该剧导演李任事国家话剧院导演,他介绍,全剧采取电影的表现手段,声音可以达到杜比5.1声场,剧组邀请到电影《金刚川》的特效团队负责此次舞台剧目的爆破特效,在整个的观看过程当中,观众能感受到子弹从脑袋后面飞过来的这种感觉。这部剧也可能是中国第一个在舞台上没有用一粒火药,就能够完成大片质感的爆破,以及战争场面的氛围营造。舞台光影效果,有胶片在洗印后未做氧化银还原而呈现出的粗粝而不粗糙细部层次质感。

在制作人李东看来,《上甘岭》这部作品让他最感兴趣的探索,就是如何将将红色经典题材进行具有当代审美的转化,也更贴近新时代、当代人价值观,他希望当今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观众,也能觉得《上甘岭》好看,也能被其震撼。

为此,本剧“跨界”邀请到曾与张艺谋数次合作的国家大剧院舞美总监高广健担任舞美设计,电影《荆轲刺秦王》服装造型获奖设计师莫小敏担任服装造型设计,当代艺术家丰江舟担任多媒体设计,《红旗飘飘》的作曲家李杰担任音乐总监,《电影之歌》音响师贺斌担纲全剧音效设计,话剧《战马》中的刘晓邑团队担任动作设计,可谓业内舞台剧制作团队的“顶配”。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丁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