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街頭小遊園:鬧市中的“綠洲”老百姓的樂土-勝利東街小遊園



太原街頭小遊園:鬧市中的“綠洲”老百姓的樂土-勝利東街小遊園

勝利東街小遊園。王昕攝

初夏的清晨,柔軟的陽光剛剛喚醒睡夢中的城市,散落在我市杏花嶺區的各個小遊園便熱鬧起來……2015年至2018年,杏花嶺區新增小遊園19個,總面積55218.6平方米。今年,杏花嶺區計劃新建7個小遊園,總面積27091平方米。曾經的髒亂之地,變身樹影婆娑、鳥語花香的小遊園,受到市民的點贊。 綠色,已成為杏花嶺區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底色。

因地制宜見縫插綠

杏花嶺區作為太原市的中心老城區之一,各類建築星羅棋佈,可供市民休閒、健身、娛樂的公共綠地數量少之又少且分佈不均。本地居民曾開玩笑地說:“在杏花嶺區,連個立塔吊的空間都沒有。”2014年年底,杏花嶺區範圍內僅有公園3個,水系1個,社區遊園10個,街頭遊園、廣場20個,居民出行500米見園覆蓋率為51%,遠不及當時市政府的要求。2015年初,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杏花嶺區園林局多次深入全區調研,經過科學論證後,明確提出每年至少新建5個遊園,加大轄區綠地面積,最大程度增加群眾活動場地,提高市民生活品質。

在寸土寸金的中心老城區,尤其是在一些規模較大、居住密集的老舊小區周邊,規劃佈局一批小遊園,這是一道亟須攻克的難題。2017年建成的教場巷遊園,總面積1770平方米,地勢狹長,緊貼著住宅樓和道路修建而成。

“這裡過去是一塊小空地,雜草叢生。時間長了,有人亂扔垃圾,慢慢地成了個垃圾場。一到夏天臭氣熏天、蠅蟲肆虐,附近居民連個窗戶都不敢開。”正在遊園裡健身的孫大娘告訴記者,“如今遊園建成後,不光臭味沒了,下樓就能和大家跳舞健身,玩累了就在遊園的座椅上歇歇腳、嘮嘮嗑,鄰里間走動更勤了,也更親了。”

“小遊園建設雖然工程不大、投入不高,但是老百姓家門口的工程,我們必須將每一個‘小’遊園都當作‘大’工程來實施,我們抽調了專人進行前期選址,多數選址方案是與當地群眾多次溝通後才確定下來的。哪裡人口密集,哪裡公共活動場所稀少,就建在哪裡。嚴格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居民出行500米見園的基本要求進行。”杏花嶺區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始終堅持立足民生,杏花嶺區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見縫插綠”的小遊園建設之路。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遊園雖小,卻是一門園林藝術,更需兼具市民健身、休閒等功能。

“這裡曾經是簡易籃球場和羽毛球場,土地均未硬化,時間久了,地面變得坑坑窪窪,不用說跑跳了,走路不小心都會崴腳。那個時候,我們幾個老姐妹只能跑去龍潭公園健身,坐公交車,來回就得一個小時。自從遊園建成後,綠樹成蔭,增加了許多休閒座椅,在這兒除了健身,還能聊聊天、打打牌,覺得時間過得可快了。”居民劉阿姨很有幸福感。

劉阿姨說的這個“小公園”就是勝利東街遊園,建成於2015年,總面積6587平方米,位於勝利東街著名的“晉安三號院”內。

“小遊園工程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不容絲毫馬虎。我們經過多方考察,挑選了資質高、實力強的北京景觀園林設計有限公司和太原園林設計研究院為設計單位,每個遊園的規劃設計方案都幾經推敲,反覆修改。根據遊園規模、選址、功能等,將綠化景觀、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休閒娛樂等功能融為一體,力求做到因地制宜、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大氣實用,最大程度地增加群眾活動場地,突出景觀設計與投資規模控制的最佳結合。”杏花嶺區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說,“勝利東街遊園,不光保留了過去籃球場和羽毛球場的功能,還根據附近老年人居多這一特殊情況,增加了適合老年人運動的門球場和地擲球場。

這裡過去僅有柳樹、泡桐兩個品種,且數量較少,我們在保留原有樹木的情況下,補充了國槐、杏樹、碧桃、海棠、丁香、珍珠梅等花卉樹木,大大提高了綠化面積,更豐富了綠植品種。” 據社區工作人員介紹,勝利東街遊園建成後,每年都組織門球和地擲球比賽,還承辦過省級重要賽事。除此之外,社區每年還舉辦遊園藝術周活動,今年的藝術周將在7月15日到19日舉行。屆時,將有文體展示、詩歌朗誦、合唱隊表演、趣味運動會等多項活動舉行。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

越建越多的小遊園,成為市民茶餘飯後的消遣場地,利於附近居民鍛鍊、歌舞、嬉戲。小遊園還是城市裡的“綠肺”,居民出門,動動腿,伸伸手腳,舒服。

“遊園建設正式進入施工階段前,嚴格經過環評、節能、防震、穩定風險等評估及工程招投標程序。施工中,為搶抓進度,遊園建設倒排工期,每天信息反饋、每週召開工作例會,及時協調解決施工中出現的不可預知的各種問題,爭取按時保質完成區委、區政府既定的目標任務。”杏花嶺區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說。

遊園建設期間,附近居民非常關注建設進度。工作人員也會根據周邊居民的意見調整施工方案,如勝利東街遊園增加了座椅數量,將籃球場地的一半變更為羽毛球場地,北河灣遊園將籃球場地變更為廣場,使之更貼近市民。充分體現“便民性、舒適性”,真正服務百姓,提高百姓的生活品質。同時為確保工程質量,杏花嶺區園林局聘請兩家監理公司和市園林植保站、質檢站對遊園建設項目進行全程跟蹤,同時申請區審計局進行實時審計。

沿著五一路一路向北,穿過北中環,享堂西馬路遊園、享堂北街西遊園、享堂路二巷遊園紛紛映入眼簾。這三個遊園沿著五一路一字排開,緊挨著居民樓修建而成,真正讓老百姓實現了下樓就是綠地,出門就是公園。

“以前沒啥地方去,大公園離家都遠,年紀大了出行也不太方便,就天天呆在家裡看電視。自從樓下的遊園建成後,我們老年人在這裡曬曬太陽,嘮嘮家常,在健身器材上活動活動筋骨,身體也比原來硬實多了。”家住礦機宿舍的周大爺高興地說。

在眾多小遊園的建設中,不乏創新的案例。享堂西馬路遊園過去是一片簡單的綠化林帶,通過與市園林局協商,杏花嶺區園林局在不破壞舊有林帶的基礎上,將此改造成一個環形健身步道,配以休閒座椅,並在遊園最東側修建了一個籃球場。夏日的清晨,漫步其中,四周綠樹環繞,宛如走進森林之中。將綠化林帶改造成遊園成為一個全新模式,這一做法受到了市園林局的表揚。

經過近年來不懈努力,截至2018年年底,杏花嶺區居民出行500米見園覆蓋率由2014年的51%提升到了77%。這批小遊園的建成,不僅讓杏花嶺區綠意盎然,更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出門就見綠,抬腿就健身”的願望成為現實。

來源:太原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