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鋼鐵衛士”在如此極端的氣候下為什麼還有植物生長?

在我國西北地區,如內蒙古自治區的部分地區,沙漠面積不小,幾乎所有的沙土都被沙土佔據,常年少雨,晝夜溫差大,除風沙呼嘯頻繁外,這樣的環境對植物的生存極為不利。但奇怪的是,沙漠地區並不荒蕪,有些地方還長著樹木,甚至有大樹和古樹。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一些植物長期適應沙漠環境,具有一套抗旱、防沙、抗風的能力。這套能力可以歷經千辛萬苦磨練,代代相傳。本文介紹了一些神奇的沙漠植物。

吸鹽排鹽,積沙成丘的紅柳

沙漠中的“鋼鐵衛士”在如此極端的氣候下為什麼還有植物生長?

生活在沙漠中的木本植物,除了著名的胡楊外,都是紅柳。紅柳是一種檉柳。雖然它看起來像一棵柳樹,但它不屬於楊柳科,而屬於檉柳科。有些書把它歸為楊柳科是一種謬論。

紅柳是一種灌木狀的小樹,樹枝很多。枝幹紫紅色、灰褐色或棕黃色,細長如柳樹,葉小如鱗片。小花形成總狀花序,花密,粉紅色和玫瑰色,非常美麗。它叫紅柳,很是貼切。

沙漠中的“鋼鐵衛士”在如此極端的氣候下為什麼還有植物生長?

紅柳的果實為蒴果,常裂成三瓣,放出許多細小的種子。種子有毛,可隨風飛去遠方落戶。如果落到稍有溼潤的地上,便可迅速發芽。當小苗高約10釐米時,就不再懼怕狂風了,因為它能抓住沙子,積沙成丘。紅柳固沙的能力很強,可以築起10多米高的沙包,人們叫它“紅柳沙包”。

和胡楊一樣,紅柳也很耐旱,而且有深深的根紮根在土壤中吸收地下水。研究人員在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以南發現了一條幹涸的河床,這裡已經乾旱了幾十年:然而,那裡的紅柳仍然生長良好。

不怕鹽和鹼是柳的另一個主要特點。在鹽鹼沙地上生長時,鹽鹼地的根系會吸收鹽鹼進入體內。當細胞充滿鹽時,它可以通過莖和葉的腺體排出鹽。鹽分結晶後,被風一吹,就被吹落了,因此,紅柳是人們改造鹽鹼地和沙荒地的重要樹種之一。沙漠地區有句俗語:“鹽鹼地有三寶:胡楊、河套、紅柳”

紅柳枝條堅韌,是編織工藝品的好材料,能編出筐、籃等器物。

似棗非棗,一身皆寶的沙棗

沙漠中的“鋼鐵衛士”在如此極端的氣候下為什麼還有植物生長?

沙漠中的棗可不是我們平常吃的棗,它只是果實像棗而已。沙漠中的棗,學名叫沙棗,屬於胡頹子科胡頹子屬,為落葉喬木,又被稱為桂香柳,高可達3米至8米以上,壽命可達50年。沙棗的幼枝有銀白色鱗片,葉長披針形,寬不超過2釐米,長達5~6釐米,兩面有白色鱗片;花銀白色,有香氣,1~3朵花,葉腋生,果實長圓狀橢圓形,直徑1釐米左右,外披白色鱗片。

沙漠中的“鋼鐵衛士”在如此極端的氣候下為什麼還有植物生長?

沙棗5-6月開花,7-8月成熟。這種水果含有粗蛋白質、粗脂肪、糖、粗纖維等營養成分,可以生吃或煮熟食用。乾果面可加入糧食代糧用。它還可以用來釀造棗酒、煮糖、制醋和果醬。沙棗葉可用作飼料。它也是一種蜜源植物。花卉可以提取精華,木材可以用來製作精細的木質傢俱。由於用途廣泛,沙棗被譽為“全身即寶”的寶樹。

耐旱抗鹼,果實可食的白刺

沙漠中的“鋼鐵衛士”在如此極端的氣候下為什麼還有植物生長?

白刺是一種矮生灌木,屬於蒺藜科。白刺枝上有硬刺,樹皮呈灰白色,故名白刺。

白刺葉簇生,肉質,有抗旱植物的明顯特徵。葉片小,長僅2~3釐米,寬不到1釐米,全緣,有絲狀毛;花很小,黃綠色,密生成彎曲的花序;它的果實呈錐狀卵形,長約1釐米,熟時紫紅色,為核果,樣子像梨。有人看它的果實好看,又比較小,誤以為是櫻桃。實際上,櫻桃屬於薔薇科,且果實略大,呈圓球狀。

白刺分佈很廣,主產我國西北部和北部沙漠區域,極耐乾旱,也不怕鹼地。

沙漠中的“鋼鐵衛士”在如此極端的氣候下為什麼還有植物生長?

白刺的果實營養豐富,含糖、脂肪和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味甜,有如櫻桃,可生食,也可製成果汁、果醬、果酒,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

白刺上還長有一種叫鎖陽的寄主,後者寄生在白刺根上,是一種棒狀肉質植物,屬鎖陽科,可入藥,有補。腎壯陽的功效。

可灌可喬,可食可賞的沙棘

沙漠中的“鋼鐵衛士”在如此極端的氣候下為什麼還有植物生長?

沙棘,又稱醋柳。屬於沙棘科沙棘。它是一種灌木或小樹。它有硬刺。它有3-5米高。它的樹枝也是灰白色的。它的葉子是披針形的。它的兩邊是銀白色的。它的花很小。淡黃色的小花先開放,隨後出葉。秋天,它們會結黃色的小果實。它們的顆粒像珍貴的珍珠,非常漂亮。沙棘的果實是一種堅果,被肉質的花萼管包圍,看起來像漿果。食用,也可入藥,種子可榨油。

沙棘的果實營養成分比較高,每100克沙棘果含維生素c高達800毫克以上,比獼猴桃還高兩三倍,維生素E和維生素A的含量也很高。沙棘果可製成果汁、果醬、果酒。

沙棘果還有保健作用:果中所含黃酮類化合物可降低心肌耗氧量,降血脂,提高心血管系統的機能,運動員服沙棘製劑後,能增強肺活量功能。沙棘果還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據說,元世祖的御醫視沙棘果為長生不老藥,忽必烈常常服用此果。如今,沙棘果是宇航員的保健品之一。

沙棘適應性強,根深達5米,纖維根非常多,能固沙,它的根上有根瘤,能像豆科植物那樣固氮。一般情況下,沙棘是分枝多的灌木,葉上的毛可減少水分蒸騰;如果水肥條件較好,沙棘能長成大喬木,在西藏伯桑錯湖區有一株沙棘樹,高達17米,樹徑達70釐米,儼然也是地地道道的大樹了。

沙棘大多生長在西北、華北一帶,西藏、雲南、四川等地也有分佈。

抗旱抗沙,刺糖如蜜的駱駝刺

沙漠中的“鋼鐵衛士”在如此極端的氣候下為什麼還有植物生長?

駱駝刺是沙地中一種有趣的植物,它屬於豆科駱駝刺屬,為多刺灌木或半灌木,高可達1米以上,莖枝上有針刺,刺長達2~5釐米,葉為單葉互生,寬倒卵形或近圓形,長達2釐米,總狀花序生葉腋,總花梗刺狀,有數朵紫色花朵,英果呈串珠狀,彎曲,不裂。 駱駝刺也是抗旱、抗沙植物,在鹽漬的沙地、沙區路邊到處都可以見到它。

駱駝刺有個與眾不同的特點——能夠產糖。颳大風時,駱駝刺的針刺會扎破所在葉面,糖汁會從傷口處泌出,經過風吹日曬,就結成了一個個小糖粒,民間稱之為“刺糖”。這些“刺糖”既可以食用,也可用來煮水,治療腹瀉和痢疾。 在唐代,駱駝刺就被用來製糖。唐玄宗時,刺糖還被當作貢品,當時被人們稱為“刺蜜”。那時,刺蜜的最佳產地在新疆高昌縣武城鄉。刺蜜與葡萄齊名。

花近紙花、常開不謝的補血草

沙漠中的“鋼鐵衛士”在如此極端的氣候下為什麼還有植物生長?

補血草屬於白花丹科補血草屬,有多個品種,以二色補血草為代表。

二色補血草的葉基生成蓮座形,屬多年生植物,高70釐米,多分枝,枝上部出花序,花序圓錐狀,花萼白色或稍帶黃色,呈漏斗狀,花冠黃色。蒴果有五稜,5~lO月為花果期。

二色補血草分佈於西北、華北、東北等地,是鹽鹼沙地植物。

二色補血草最鮮明的一大特點是:開花後到果實成熟,花萼、花冠依然保持原來的狀態,甚至一兩年內也不改變,人稱“永不凋謝的花”。

二色補血草的花所含水分極少,堪稱奇異。這實際上是補血草適應乾旱缺水環境長期演變而來的結果。

在沙漠地區有多種補血草,如珊瑚補血草、木本補血草等,後者為半灌木,其他均為草本,其花形態大同小異,都是經久不凋的。

二色補血草在北京頤和園曾有發現。

沙中有糧、食之健脾的沙蓬

沙漠中的“鋼鐵衛士”在如此極端的氣候下為什麼還有植物生長?

沙蓬是一種能在沙漠中生產糧食的草。馬尾藻是藜科馬尾藻屬一年生草本植物。

沙蓬高達1米,有分枝,葉窄如柳葉,先端有尖刺,多條縱脈,小花密成穗狀,生長在葉腋,果實橢圓形或橢圓形,相對平坦,種子近圓形,扁平、光滑,8-10月成熟。

沙蓬的種子俗稱“沙米”,營養豐富,含粗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可以當作糧食來吃。當地人常以沙米制作炒麵、糕點,還用來榨油吃。清代《康熙幾嘏格物篇》有記載雲:“沙蓬米,凡沙地皆有之,額爾多斯所產尤多,枝葉叢生如蓬,米似胡麻而小,性溫益脾胃,易於消化……作為粥,滑膩可食或為米,可充餅餌茶湯之需。”

沙蓬分佈西北、華北和東北等地,多生沙漠地帶,北京盧溝橋下沙灘中即有。

沙蓬喜生在流動、半流動或固定的沙地,不怕風颳沙埋,是流動沙地的抗沙植物之一。

沙地調料:沙芥沙蔥

沙漠中的“鋼鐵衛士”在如此極端的氣候下為什麼還有植物生長?

沙區人民喜歡吃一種米涼粉,這是因為沙漠地區氣候乾燥,空氣熾熱,長期生活於此的人易口乾舌燥,米涼粉則有清熱的功效。這種米涼粉是用小米、蕎麥等雜糧製成的,味道上佳,涼粉中的一種調料更吸引人,這種調料就是沙芥。

沙芥是一種草本植物,屬於十字花科,一年或兩年野生,在沙丘低地及背風坡上生長,莖高可達1.5米。當地群眾喜歡在春天採其嫩枝葉當作調料。

沙芥不怕沙,不怕陽光,不怕乾旱。它肉質的葉子可以儲存豐富的水。沙芥的果實有刺,不容易被風吹走。只要有一點水,它就可以發芽生長。沙芥的莖葉是駱駝最喜歡的飼料。也可入藥,有止咳作用。

在西北沙漠中,沙芥分佈最廣。

沙漠中的“鋼鐵衛士”在如此極端的氣候下為什麼還有植物生長?

沙蔥與沙芥不同,沙蔥屬百合科蔥屬,與我們日常食用的大蔥差不多。它們生長在西北荒漠中,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都有。沙蔥不怕乾旱,能在貧瘠土地上生長,凡固定的沙地、乾涸河床和半荒漠、荒漠化地帶都有沙蔥分佈。

7~8月沙蔥開花時節,周圍的空氣中也都會瀰漫著一股大蔥的氣味。

雨生旱萎,興衰自如的龜甲龍

沙漠中的“鋼鐵衛士”在如此極端的氣候下為什麼還有植物生長?

在非洲沙漠中,有許多奇異的沙生植物,如龜甲龍。

龜甲龍的莖基部半埋於沙中,上部膨大凸起在地面上,樣子就像個烏龜殼,有花紋和裂紋,呈灰褐色。龜甲中心可以生長出藤本莖來,在有雨水時,它的莖出得很快。

龜甲龍的葉子呈橢圓形,綠色,有7~9條縱向弧形葉脈,葉邊緣全緣。

在有雨水時,龜甲龍可以開花結實;但天氣乾旱少雨時,龜甲龍的莖和葉就會很快枯萎,地面上僅留一個“烏龜殼”。這個“烏龜殼”含有豐富的水分,可以幫助龜甲龍度過乾旱時期。一旦雨季來臨,龜甲龍又能很快抽莖、出葉、生花。

龜甲龍這種適應沙漠環境的特殊生存方式,是長期鍛煉出來的,已經形成了遺傳性,相當穩固。

龜甲龍也叫龜甲草。由於是草質藤本植物,因此稱其“龜甲龍”更為貼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