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一座城市让人想念的力量!(序)

此为序,寥寥几笔。因为故事太过珍贵,所以我想要花时间,慢慢道来。

人的一生总在走走停停,穿越过时空,刺透过心墙……我们最终停留的地方,还远远没有到来。

从上帝的视角俯瞰,我的18岁之前,在地理范围上只囿于一城,而我的18岁之后,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出走。

乌鲁木齐,是我抵达的第一站。

乌鲁木齐:一座城市让人想念的力量!(序)

▲乌鲁木齐的地标:红山

乌市市中心有座红山公园

园内因其山岩呈赭红色而得名

该山是乌市的制高点

登上山顶的远眺楼

可将乌市的全貌尽收眼底

尤其夜晚特别漂亮

5年前,南江中学高三(15班)的教室里,一个自觉微胖的女生正站在讲台上发言:

我想去新疆读大学,因为那个地方给我一种很“大气”的感觉,不像是江南水乡一类的地方,“小气”。

乌鲁木齐:一座城市让人想念的力量!(序)

▲南江中学

2010年9月,我进入此地读高中。

两年后,搬离此地。

整个高三时期,是在另一个校区。

那是5年前的我,对新疆的认知很模糊但充满想象。现在的我也会时常问自己: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去新疆?我给了自己好多个版本的答案,可没有一个是让自己满意的。关于为什么去新疆这个问题,我有自己的专属答案,但不想与人分享,姑且,就当作是缘分吧!

乌鲁木齐:一座城市让人想念的力量!(序)

▲乌鲁木齐

2013年9月6日中午11点左右,我从校车上卸下行李,第一次走进新疆财经大学的校门。

有一个小插曲,第一次去大学,家里人不放心,是老妈送我去的。

跨进校门的那一刻,害怕的情绪占了上风。从来没有说过普通话的我,第一次学着说了句,“你好,请问新生报名点怎么走?”许是我运气不错,遇上一名大四学姐,在她的帮助下,很快办理好了入学手续,她又引着我到了宿舍……

那是很惶恐的几个小时。

  • 我妈后来回忆说,那次陪我去宿舍是她第一次坐电梯。我想说,我也是。

  • 我妈也说,那是她第一次听见维吾尔语,听不懂。我想说,我也是。

  • 我妈还说,那天中午我带她去吃了三鲜砂锅,她第一次吃。我想说,我也是。

  • ……

送我妈离开的时候,我带她上了BRT。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妈,中途一定不要下车,这辆车的终点站就是火车南站……”此后的寒暑假,我也曾数次坐上这一班次的BRT,到终点站,坐火车,回家。

乌鲁木齐:一座城市让人想念的力量!(序)

▲乌鲁木齐·火车南站

南站一直是乌市最重要交通枢纽

毕业前夕

火车南站的枢纽职能

已逐渐转移到新修建的

新站——乌鲁木齐站

记忆从来都是清晰的,没有丝毫蒙尘。

时间来到2017年6月9日上午9点,我刚从1246的宿舍醒来,正挣扎着在宿舍最后一次赖床。两分钟后,我坐了起来。今天,是我离开的日子,飞机在三小时后起飞,去成都。这时候的我,已经毕业了。

(此处回忆有几百万字,却只能克制。后面会陆续有大波回忆式的文章涌来。)

乌鲁木齐:一座城市让人想念的力量!(序)

▲校徽

乌鲁木齐:一座城市让人想念的力量!(序)

▲校训

经世济公 至善至诚

乌鲁木齐:一座城市让人想念的力量!(序)

▲校门口

乌鲁木齐:一座城市让人想念的力量!(序)

▲图书馆

乌鲁木齐:一座城市让人想念的力量!(序)

▲田径场

毕业是一件很伤感的事。但好在,我是宿舍里最后一个离开的。当我一个个送她们踏上回程的路之后,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归期。还不错,没人来送我,就算难过,也不会被有心人看见。我记得前一晚,送金津离开的时候,我说,“抱一个吧”。抱完转身,眼泪是藏不住了。

不知不觉,笑着又哭了,哭着又笑了。

回忆并没有戛然而止。我总害怕我的笔触不够真实,无法记录并呈现出一段完整的大学生活。原本准备的一篇稿子,慢慢在回忆中被强行补充成了一个系列。乌鲁木齐这座城市,我的整整四年,绝不可以如此轻描淡写。所以,哪怕能力尚欠缺不少,我也要穷尽现在的极限,用文字的形式送上一份礼物。

不求成为你的珍贵,只愿默默相守。

乌鲁木齐,想念的地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