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很少做這件事,那你就是個不合格的司機

前段時間,許志安和黃心穎雙雙出軌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相信大家都吃了一波大瓜。

不過,這幾天也有料傳出來是鄭秀文買通駕駛員錄下出軌視頻的。

當然此瓜已過,我們今天不談這個,說說這件事的延伸。

出了這件事後,不少車廠倒是蹭了一波熱點,紛紛打出自己廠家的賣點防止“偷腥”被發現。

這其中奔馳的一款車型被網友“自來水”了一波,我們看看它的設計。

開車很少做這件事,那你就是個不合格的司機

可以看到,車的前排和後排增加了隔斷設計,以確保後排人的私密空間。嗯~~看起來就像是專為高端特殊人士的需求設計的。

不過我看到這種設計的,首先滿腦子問號是那駕駛員開車的時候怎麼通過車內後視鏡看車後的情況呢?

出這疑問的首先理由就是我是那種開車不看車內後視鏡會及其沒有安全感的人。看它的頻率高過左右後視鏡,無論是超車、急剎、下傾盆大雨的時候,哪怕是平時沒有特殊情況的時候,我也會時不時看下。

帶著這個疑問,我看了不少相關帖子的評論,巧的是很多人都會留言說自己開車從來不用車內後視鏡。

那麼到底車內後視鏡是幹嘛用的,不用真的沒關係嗎?

開車很少做這件事,那你就是個不合格的司機

其實車內後視鏡的作用非常多,而且是關鍵時刻能救命的工具之一。

首先的功能就是看後車的跟車距離,防止自己急剎的時候被追尾

可能有人會說,我開車只管前面,後車要是追尾了是後車全責,我還需要關心嗎?

錯了,我們在開車的時候首要提倡的是防禦性駕駛。

一旦被追尾,雖然是後車全責,但受傷的總是自己。尤其是後面跟車是大車的情況下,後果不堪設想。

而通過車內後視鏡可以看到真實的跟車距離和跟車數量,如果碰到急剎,你又判斷後車也會反應不過來的時候,可以選擇急剎的時候往邊上靠一下,留給後車更多的反應距離,儘可能減少傷害。

哪怕是平時開車的時候,如果我們看到後車跟車距離太近,就可以主動加快速度拉開與後車的距離,減少被追尾的風險。

同樣情況也適用於超大暴雨的時候,如果你不得不開車上路,這時候左右後視鏡根本看不清,後擋風玻璃剛好配備雨刮器的話,觀察車內後視鏡就是重中之重的舉動。

然後第二個功能就是超車避免盲區

很多司機在超車的時候只記得看左右後視鏡,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如果邊上的車道有車距離自己很近的時候,在某個距離,從左右後視鏡裡是看不到的,這就是進入了盲區,而這個時候如果你以為每車直接變道的話,就很危險,哪怕沒出事故,也會落得被邊上的車門猛按喇叭提醒的下場。

而剛好這個盲區位置的車其實在車內後視鏡是能看到車尾的。最起碼在你打出轉向燈準備變道的時候,你可以從車內後視鏡看到後面有沒有車跟上來。

開車的時候,勤看車內後視鏡是個良好的習慣,這花不了大家幾秒時間,但是開車上路,平安最重要。至於其他方面,都排第二好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