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杜甫以偏概全,反應太偏激嗎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杜甫以偏概全,反應太偏激嗎

任何時代,都無法完全做到沒有貧富差距,而歷史上,最能體現貧富之間對比的就是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而這句詩僅僅是對貧富之間的一個諷刺和對比嗎?也有人認為杜甫是以偏概全,對社會認識不夠深,是一種偏激的思想。

立場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就不同,如果設身處地站在杜甫當時的角度看,在當時那個大環境下,以他自身的命運和感受來說,就不能算以偏概全,更不能說反應太激烈。

天寶五載 (746),杜甫懷抱“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崇高理想來到長安,渴望“立登要路津”。但事與願違, 屢受挫折, 連生活也難於維持。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杜甫以偏概全,反應太偏激嗎

杜甫青少年時也家庭環境優越,過著較為安定富足的生活,但杜甫本身性格原因,都說文如其人,他的詩歌在語言上,普遍認為具有“沉鬱”的特點。

雖然杜甫也曾和李白一同尋仙訪道,談詩論文,結下了“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的友誼,但他始終也沒有李白性格上的那份灑脫浪漫。

李白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而杜甫的家庭教育使他一向恪守儒家仁愛精神,因此滿眼都是民間疾苦,擁有憂國憂民的思想,使他“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他的詩歌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

天寶十四年(755年),杜甫因已年四十四歲,至長安也十年有餘,杜甫不願意任“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的官職,但為了生計,後來勉強接受了令所學無用的另一職務,右衛率府兵曹參軍(倉庫管理員)。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杜甫以偏概全,反應太偏激嗎

同年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看望妻子,剛剛進到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小兒子餓死了,這件事是多麼的悽慘悲傷,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本來就中年仕途不濟、命途多舛、貧困交加、加上兒子餓死,更見國運衰微,悲傷之餘,寫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這首詩寫在“安史之亂”的頭一年,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詩人用他那敏銳的觀察力,早已覺察到動亂的端倪。一如《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所描述:“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他是親身體驗、並廣泛接觸了下層人民的苦難,洞察了“朱門務傾奪,赤族迭罹殃。國馬竭粟豆,官雞輸稻粱。”的社會矛盾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杜甫以偏概全,反應太偏激嗎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也是他對唐明皇及其權臣、貴戚、寵妃在華清官的驕奢荒淫生活,而他的幼子卻被餓死的慘象,做一個真實的對比。

每個時代社會都存在貧富差距,我們隔著時空去讀這首句詩,如果不代入到他當時所面臨的處境,是無法體會當事人心中的憤懣和悲傷的。人間疾苦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深刻體會,而從李紳的《憫農·其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萬里無閒田,農夫猶餓死。”也深刻反應了封建統治下,農民承擔了沉重的賦役剝削,也是對這句詩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寫照,不存在偏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