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為標準,就是標準"

"巖茶到底該不該有標準?"一直是巖茶界的未解之謎,也是頗具爭議性的問題之一。這兩年,隨著身邊喝巖茶的朋友越來越多,我發現大家對於這個問題的分歧也越來越大,漸漸形成了兩派。

一類是主張喝茶圖開心的"隨心派",他們覺得沒必要拘泥於標準。

"喝茶就是喝開心,我可不想天天去計較'這泡茶有沒有按標準制作'。"

"喝茶不是考試,不是非要有標準答案,畢竟每個人喝出的味道可能是不同的。"

另一類則是講究的"嚴謹派",他們認為建立巖茶標準十分有必要。

"我喝巖茶4年了,很想知道自己喝的到底是不是正宗巖茶。"

"現在滿大街都是'牛肉',我不知道自己買的是不是'真牛肉'?有個標準就好懂多了!"

雖說兩種觀點各有立場,但大家想好好喝茶的心情是一樣的。說起標準,其實早在2002年,國家就發佈過《武夷巖茶》原產地保護產品實物樣(武夷巖茶國家標準實物樣),對武夷巖茶進行了級別劃分。但作為官方文件,這份"國標"的普及度卻不高,涉及的標準規範也比較書面,對大眾來說借鑑意義不大。

一位巖茶資深茶友透露,在"巖茶坑"裡摸爬滾打了多年,他總算對標準有了一些瞭解,也相信只有巖茶市場有標準,大家才能喝到正宗的好巖茶。

當然,他說的"標準"並不是"國標"。大概是三年前開始,他總會固定一個時間去一家茶葉店喝茶,而且他最常喝的便是"正巖肉桂標準樣"。

前段時間,他還參加了一場盲品挑戰賽,喝到了不同山場等級、不同品質風格的肉桂,讓他對肉桂有了更清晰的認知與瞭解。

可能你也猜到了,他參加的就是孝文家茶舉辦的"全肉宴"盲品挑戰賽。據他說,孝文家茶於2016年在行業內首發《孝文家茶肉桂企業標準》,到今年已經整整三週年,"全肉宴"盲品挑戰賽相當於一次"標準"的"大眾測評"。

他建議我們可以組團去了解一下,"品對了很有成就感呢!"雖然在那次盲品賽中他喝錯了兩泡,但一點也不影響他的熱情。

他還跟我們安利了最近孝文家茶的"正巖肉桂標準樣樣茶分享"活動。活動對正巖肉桂樣茶進行五折分享,而且每一泡都是今年剛上市的新茶,"想要了解正巖口感,這是一次不錯的機會!"

喝茶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如果可以喝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豈不是更開心?與其傻傻地不知道自己喝的是不是正宗巖茶,不如瞭解一下正巖口感。

話不多說,奉上購買鏈接,想了解正巖口感標準的你可不要錯過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