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就業”和照顧家人兩不誤,曲江為貧困人員提供扶貧專崗

近段時間,50歲的貧困戶鄧自懷,經常穿梭在韶關曲江馬壩鎮爐頭村委各建築工地,忙著安裝照明線路的自來水管。“這份工作每月不但有3500元,還可以照顧生病的老母親和患精神分裂症的兒子。”鄧自懷是典型的因病返貧戶。爐頭村委結合實際情況,根據他的特長,將其安排在村裡的工程建設公司做水電工。

“居家就業”和照顧家人兩不誤,曲江為貧困人員提供扶貧專崗

據瞭解,鄧自懷勤勞肯幹,有安裝水電工程的技術。曾在韶冶、白土工業園做水電工,收入也不錯,早在2015年就住上了漂亮的樓房。後來因母親摔跤導致殘疾,長期臥床不起,兒子精神分裂症越發嚴重,2018年,妻子因不堪重負與其離了婚。鄧自懷成了這個家庭唯一的勞動力,一個人不僅要照顧臥床不起的母親和精神殘疾的兒子,還要掙錢養家供女兒上學,生活的重擔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爐頭村委為幫助他走出困境,2019年將其納入精準幫扶對象,為其落實大病救助、低保、殘疾人兩項補貼、教育補助等政策,並根據他的實際情況和技能狀況,安排他在村裡的工程建設公司做水電工。既解決了家庭經濟收入問題,又讓他能夠就近照顧家人。“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我相信生活會越來越好的。”鄧自懷錶示。

爐頭村委書記鄧金林介紹,鄧自懷特別勤勞,不僅踏實做好水電安裝工作,還積極發展產業項目,上個月剛申請了產業扶持,養了30多隻雞,把自家承包地也都種上了菜。算上務工收入和產業項目收入,再加上低保金、殘疾補貼等,今年家庭年收入能超過6萬元,脫貧肯定沒有問題。

據瞭解,曲江區仍未脫貧的有勞力戶大都像鄧自懷這樣的,為了照顧患有疾病或殘疾的家庭成員,無法外出務工就業,導致家庭缺少經濟來源。這種典型的機會缺乏類貧困戶,只要讓勞動力有務工的機會,整個家庭就能很快脫貧。對於這類特殊的貧困人員,曲江區採取針對性措施,通過統籌協調本地相關企業及社會組織,就近為未脫貧有就業意願的貧困勞動力提供扶貧專崗,並根據崗位需求為其提供技能培訓、崗前培訓等就業服務,同時落實教育、低保、殘疾補貼等各項保障措施,讓他們既能夠安心務工,又能夠照顧家人,解決機會型貧困問題。

據統計,該區已通過扶貧專崗安排了5戶貧困戶就業,穩定了經濟收入,他們有的在村委做護林防火員、保潔員等,實現了“居家就業”和照顧家人兩不誤。

【記者】範永敬

【通訊員】唐忠祥 左可亭“居家就業”和照顧家人兩不誤,曲江為貧困人員提供扶貧專崗

【作者】 範永敬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