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審美敏感期”到了,你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美育從生活開始

孩子“審美敏感期”到了,你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美育從生活開始

孩子“審美敏感期”到了,你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美育從生活開始

許多人常常認為審美這種東西是與生俱來的,那些藝術天賦高的人也是因為出生的時候這個技能點是滿分。


其實不是的,人的審美觀是依靠先天形成和後天培養兩個階段,天賦固然重要,什麼都不做的話也會“泯然眾人矣”。孩子2歲左右就具有審美意識,是“審美敏感期”的開始。怎樣才能培養孩子具備高層次的審美意識呢?這就需要家長們通過多種途徑去提高孩子們的審美素養。


孩子“審美敏感期”到了,你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美育從生活開始


對生活美的發現與欣賞是培養審美意識的開端。審美素養包括認識美、評價美、感覺美、鑑賞美、享受美、表達美等意識和能力,而這些在生活中都能培養。一般可以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孩子“審美敏感期”到了,你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美育從生活開始


孩子“審美敏感期”到了,你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美育從生活開始

營造審美的家庭環境。孩子審美觀念的形成往往會受父母的生活習慣和審美力的影響,為孩子創設一個優美的環境,讓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是對孩子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


我在孩子自己的房間裡掛了一些卡通畫,窗簾用了有許多小動物圖案的款式,孩子很喜歡這種生活在童話裡感覺;冬天會給他換上暖色調的床上用品,夏天換上冷色調的床上用品,加強孩子對色彩的敏感度,其實不需要花費太多金錢,只要能夠開動腦筋,生活中處處有著美。


孩子“審美敏感期”到了,你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美育從生活開始

孩子“審美敏感期”到了,你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美育從生活開始

藉助審美媒介。可以利用現代化的媒介,如電腦、電視這種圖像、聲音、文字的結合體,能夠讓孩子對事物有更直觀的感受,身臨其境,調動多種感官來感知。

孩子“審美敏感期”到了,你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美育從生活開始


孩子“審美敏感期”到了,你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美育從生活開始

讓孩子在美術和文學作品中發現美。人的審美能力是在審美活動的實踐中提高,而美術欣賞是最重要的審美活動之一。


對於我和孩子來說,週末的安排有一定的規律,去美術博物館參觀並拍下讓孩子印象深刻的作品,然後我們會去到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瞭解作品背後的故事和畫家的歷史,讓他能夠從故事關聯到美術作品,明白畫家想表達的什麼。


孩子“審美敏感期”到了,你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美育從生活開始


孩子“審美敏感期”到了,你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美育從生活開始

培養孩子的審美情感,提高孩子的審美敏感度。審美情感是一種不同於他人的獨特的生命體驗,只有讓孩子真正參與到審美活動,他才能擁有自己的審美情感,並把它表達出來。


我家的小朋友現在對自己的穿著和生活會提許多意見,喜歡白色、黑色、藍色、綠色的衣服,拒絕粉色系,牙刷漱口杯、毛巾都是按照他自己的喜好選擇的,每次出門都會自己搭配好衣服。其實孩子在“審美敏感期”的時候,已經有自己的對“美”或者“不美”的一個標準,會本能地嘗試用各種方式去表達自己對美的理解,家長們要給孩子選擇的權利,提供合適的物品,並對他們加以引導。


孩子“審美敏感期”到了,你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美育從生活開始


孩子“審美敏感期”到了,你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美育從生活開始

提升審美意識,經常以審美的角度去看、去聽、去想。孩子要感知外界的事物,就要讓自己的各種感覺分析器官有敏銳的感覺能力。


我們的大自然是絢麗多姿的,有紅玫瑰、粉杜鵑、白水仙、黃菊花,各色花朵都有它的可愛之處;生活中有紅番茄、紫茄子、綠黃瓜,各有姿態;就連動物們也是,斑馬黑白分明,螢火蟲金光閃爍,瓢蟲紅殼黑點...大自然就是天然的教材庫,讓孩子們可以在接觸大自然的時候提升審美,鍛鍊審美感官的敏銳度。


孩子“審美敏感期”到了,你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美育從生活開始

審美教育的層次是多樣的,角度是多種的,家長們在對孩子進行審美教育的時候要從日常生活著手,根據實際事物去建立審美觀,並因勢利導,才能讓孩子的審美更上一層樓。


孩子“審美敏感期”到了,你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美育從生活開始

(圖片來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