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著玩對寶寶有多重要?做到幾個要點,促進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育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寶寶總是趴著對身體好嗎?要不要翻過來啊?好怕有危險。

這個問題也算是私信裡的“常客”了,很多寶寶到了一定月齡,就愛翻身趴著玩。有的媽媽害怕趴著對腸胃不好,有的媽媽擔心窒息,有的媽媽怕不利於脖子發育……

總結來說,大部分寶媽不願意孩子趴著,就是怕對身體發育不利,或出現吐奶的情況。不過,只要掌握正確的趴臥姿勢,且寶媽在旁邊一直看護,趴著對寶寶而言是很有好處的。

趴著玩對寶寶有多重要?做到幾個要點,促進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育

趴著玩對寶寶到底有多重要?

1)防止寶寶扁頭或偏頭

許多地方都有給寶寶睡扁頭的習慣,不過隨著時代和科學的進步,現在的寶媽大多都不認可睡扁頭。

的確,圓頭才能使孩子的五官顯得更立體好看,因為縱深度更高。

不過,小寶寶的頭骨比較軟,在醫院看護人員也忙不過來,不可能注意頭型問題,因此出院回家時腦袋就會有點偏。

趴著玩對寶寶有多重要?做到幾個要點,促進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育

為了讓寶寶的頭型更快恢復,可以每天抽一段時間讓他練習趴著。

2)促進運動能力發育

  • 大運動

寶寶趴著的過程中,首先要學會控制頭部運動,像左右轉頭和抬頭。

同時,翻身也需要上來半身側部肌肉的的發力配合才會成功,如此既鍛鍊了背部、胳膊和肩部肌肉,促進它們發展,還為以後坐、爬、行走打下了基礎。

而且,趴姿還能緩解孩子的胃部脹氣,幫助排氣。

趴著玩對寶寶有多重要?做到幾個要點,促進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育

  • 精細運動

寶寶趴著時,也是促進精細運動發育的好機會,他需要用手和手臂的力量支撐身體,雙手也會緊握成拳頭。

3)豐富感官體驗

寶寶仰臥時,眼睛只能看到頭頂上的區域,手能抓的也只有媽媽給的玩具,身體感知範圍很小。

但趴著時眼睛能看到四周的事物,身體其他部位也能更大範圍地感知周圍的環境,能增加感官體驗和對事物的認識。

4)讓寶寶更有成就感

寶寶從仰臥到會熟練趴著的這個過程,認知不斷增加,運動能力也越來越好,自己也會有成就感,更有信心探索周圍的世界。

趴著玩對寶寶有多重要?做到幾個要點,促進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育

總的來看,讓寶寶練習趴著可謂是好處多多,寶媽不要再阻止他們翻身趴著了。當然,前提是在一旁看著,不要讓寶寶太累,發生意外。

趴著玩對寶寶有多重要?做到幾個要點,促進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育

寶寶不鍛鍊趴著,有什麼危害?

1)大動作發育遲緩

有科學驗證,寶寶鍛鍊趴著的次數越多,手臂、背部和腹部的肌肉就越發達,大運動發育就越迅速。

反之,如果寶寶不做趴著的動作,翻身、坐立就會比其他孩子慢一些。

趴著玩對寶寶有多重要?做到幾個要點,促進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育

2)不能糾正斜頸問題

寶寶斜頸可能會導致頭型不正,這是睡覺姿勢不恰當導致的。

據科學調查,新生兒發生斜頸的概率大約在0.3%–1.9%之間,趴著就可以起到糾正作用。

趴著玩對寶寶有多重要?做到幾個要點,促進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育

什麼時候練習趴?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寶寶出生後,只要身體健康,一週就可以練習趴著了,通常出院時醫護人員也會如此提倡。

但月齡越小的孩子,趴的時間越要短,最開始每次不能超過15S,每天兩次。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時間可以慢慢增加,保持循序漸進的原則。

趴著玩對寶寶有多重要?做到幾個要點,促進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育

做到幾個要點,讓趴姿促進寶寶的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育

1)選擇合適時機

首先,練習最好在寶寶想玩、心情愉快之時進行,這樣他才會有興趣配合媽媽一起完成。

如果在寶寶心情低落或身體不舒服,本身就比較更加難受,練習趴反而會讓身體也受到影響。

趴著玩對寶寶有多重要?做到幾個要點,促進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育

其次,不要在寶寶剛喝完奶後做練習,容易吐奶,最好是喝飽後一個小時或剛換完紙尿褲,這樣寶寶會很願意做練習。

最後,做練習時要讓寶寶的衣服合身柔軟,身下的毯子也不能太粗糙,不然會讓寶寶感到不舒適。

2)家長配合

家長可以在毯子或是床上給寶寶做示範,或和他說話,用一些好玩的動作和玩具吸引他的關注。

也可以讓寶寶趴在自己身上,這樣他會更有安全感。

除此之外,為了能更好地吸引寶寶,還可以在面前放面鏡子或是會發光唱歌的玩具。

趴著玩對寶寶有多重要?做到幾個要點,促進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育

3)在寶寶腋下墊小枕頭

嬰兒時期的寶寶力氣還小,趴著時沒辦法用雙臂來撐身體,因此可以在腋下墊個小枕頭,讓寶寶更省力輕鬆。

日常儘量讓寶寶清醒時多趴著玩耍,對身體發育和認知都大有幫助,當然要注意看護哦~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育兒生活中的心得;圖片皆源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另外,碼字不易,如有個別錯別字,請別介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