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時珍談教育:童年廣泛的興趣,造就了寫出《本朝綱目》的名醫

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盧梭


讀李時珍談教育:童年廣泛的興趣,造就了寫出《本朝綱目》的名醫

讓·雅克·盧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孩子也不例外。孩子興趣的萌發是其接觸和了解外界的一個重要手段,是孩子從事實踐活動、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一種強大動力,它對孩子的個性形成有重大的作用。

縱觀古今,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被年幼時的興趣影響一生。健康的興趣愛好,不僅能豐富人的知識、開闊人的眼界,對人的成長還有著深遠的影響。克服困難的動力有時候源自這些健康的興趣愛好,它能帶領人們走出低谷,向新的高地進發。


讀李時珍談教育:童年廣泛的興趣,造就了寫出《本朝綱目》的名醫


誠然,一個孩子的興趣並非與生俱來,而是與後期的成長環境、教育、社會活動息息相關的。家庭是孩子一生中最先接觸的集體,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個性與興趣的培養至關重要。

我國一代神醫李時珍,寫就了古代醫藥學鉅作《本草綱目》,但回顧他的童年,如果沒有良好的家庭氛圍,父母對他興趣的支持,也就不會有這樣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興趣,是提升能力最好的夥伴

李時珍出生於醫學世家,父親李言聞是當時著名的醫生。在家庭耳濡目染的影響下,李時珍從小就對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讀李時珍談教育:童年廣泛的興趣,造就了寫出《本朝綱目》的名醫


李家的庭院和田園裡種了很多草藥,李時珍的母親每天都會整理這些草藥,給它們施肥澆水。每每這時,李時珍都會跟在母親的身後好奇地拔拔草葉,或者趴在地上看,有時還問那些草藥的名稱和用途等問題,母親從來都是特別耐心地回答。父親到山裡採集藥材時,也會把李時珍帶到身邊,讓他了解草木生長的情況和藥草的特性。

李時珍是一個好奇心特別濃厚的孩子。每次見到稀奇的事物,總要問個究竟,而他的父親也特別尊重孩子的這一天性,不僅會很耐心地回答他的問題,還經常主動給予他啟發,鼓勵他多思考。比如,父親經常會從這些花草中抽出一朵,表情嚴肅地問他:“你知道這朵花的名字嗎?”如果答對了,父親自然會誇獎他;如果答錯了,父親就會很耐心地給他講解,告訴他這種植物的名稱和藥性。每一次,李時珍都聽得津津有味。


讀李時珍談教育:童年廣泛的興趣,造就了寫出《本朝綱目》的名醫


有一次,李時珍從外面採回來一種不認識的花草,就問父親是何種植物。父親回答說:“這是半邊蓮,可以用來治蛇咬傷。現在知道這種藥的人已經不多了。”

“那父親您是怎麼知道的呢?”李時珍好奇地問。

“因為我是醫生啊!”父親嚴肅地回答說:“作為一名醫生,必須要認識各種各樣的藥材,並且懂得藥性,才能更好地為病人醫治。”

“怎麼樣才能認識所有的藥材呢?”李時珍問。

“想要認識所有的藥材,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種類的植物,它們生長的環境不同,有些可能在江南,有些可能在塞北,如果你走的地方不多,認識的藥材就會很少。只有見識多的人,才能認識更多的藥材,通識更多的藥性。”父親回答說。


讀李時珍談教育:童年廣泛的興趣,造就了寫出《本朝綱目》的名醫


聽了父親的話,李時珍對藥草的興趣更大了。他幾乎天天跑到野外去辨認藥草,遇到不認識的就問父親。於是,父親開始指導他閱讀一些古代生物學方面的書籍,還有一些關於植物的畫本,並讓他大段大段地背誦。

有時候遇到一些古名,父親怕他無法理解,就把當時流行的藥名講給他聽。比如,藥書上有記載“蟬”這種藥材,父親會告訴李時珍,這其實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遮留”;古書上出現了“貝母草”,父親會告訴他,我們園子裡在春天開黃花、樣子像口小鐘的那種植物就是。李時珍聽得非常認真,在很短的時間裡,他已經跟父親學會了辨識很多種藥材。


讀李時珍談教育:童年廣泛的興趣,造就了寫出《本朝綱目》的名醫

貝母


因為父母能夠耐心地面對李時珍的每一次發問,所以李時珍才對醫藥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很早就認識了很多種藥材。

給予孩子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

由於家庭的薰陶,李時珍從小就喜愛醫藥。但是由於那時民間醫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紳的欺侮,因此父親決定讓李時珍讀書應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頭地。李時珍自小體弱多病,然而性格剛直、純真,對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並不感興趣。他在十四歲中了秀才後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舉人,他都落榜了。


讀李時珍談教育:童年廣泛的興趣,造就了寫出《本朝綱目》的名醫


回鄉以後,他懇求父親:“我可不可以不要再去考取功名了?你看,現在疾病流行,人們飽受痛苦,那些官員卻對此不聞不問,無動於衷。我怎麼能去做這樣的官,跟那些不問百姓疾苦的人為伍呢?”父親聽了李時珍的話,非常驚訝,他一直都以為李時珍對自己的將來沒有多少想法,現在看來,兒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很想給兒子自主選擇的權利。

李時珍說:“我想像父親一樣,成為一名醫生。因為從醫不僅可以減輕老百姓的病痛,還能救人性命。”還向父親表明決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父親終於醒悟了,同意兒子的要求,並精心地教導他。於是,李時珍放下了官書,拿起了醫書,準備了一段時間以後,他終於成了一名醫生。

在李時珍20歲那年,蘄州發生了一場嚴重的水災。滔滔洪水如同猛獸一般衝過了江堤,頃刻間,蘄河兩岸的幹頃良田成了一片汪洋。洪水之後便是瘟疫,病魔無情地吞噬著無辜的生命。李時珍目睹這種慘狀,心如刀絞,和父親一道每天部為救人而忙碌。

有一天,李時珍正在幫人看病,突然有一幫人吵吵鬧鬧地來到了他們家的診所。為首的年輕人說:“李大夫,我帶來了一個騙子郎中,你給評評理。我爹吃了他開的藥,病沒治好,反而加重了。我去找他算賬,他硬說自己沒開錯。我們都信得過你,你給看看。”說著,把給父親煎藥的藥罐遞了過來。李時珍抓過藥渣一聞,說:“是虎掌。”江湖郎中一聽“虎掌”,慌忙解釋說自己絕對沒開過這種藥,一定是藥鋪弄錯了。年輕人聽了,就想往外衝,找藥鋪算賬。李時珍拉住他說:“別去了。這是古醫書上的錯誤。就拿《日華本草》來說,它就把漏藍子和虎掌混為一談了。”


讀李時珍談教育:童年廣泛的興趣,造就了寫出《本朝綱目》的名醫

虎掌菌


“對,我開的就是漏藍子。”江湖郎中趕忙說。“那打官司也沒用啊。”眾人都附和說。無奈,他們只好把江湖郎中放了。可是,儘管事情已經過了很久,但這樁誤人的事情卻在李時珍的心裡一直揮之不去。他覺得如果不能修正古書上的錯誤,以後一定還會有更多的人受害,於是決定修改古書。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父親說了,父親說:“這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你確定要這麼做嗎?”李時珍堅定地回答:“是的。”“既然決定了,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我會一直支持你的。”父親如是說。

作為父親,李父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冒險去做這麼艱難的事情。但是他一直希望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覺得只有孩子自己才是最瞭解他自己的人,所以兒子一定會知道,他的能量有多大,最終能夠做到多大的事情。儘管在李時珍做各種實驗的時候,他都特別擔心,並且有幾次都忍不住想要勸阻兒子放棄,可是直到《本草綱目》問世,他才知道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只有給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間,他才能做成更大的事情。


讀李時珍談教育:童年廣泛的興趣,造就了寫出《本朝綱目》的名醫


決定了,就全力以赴去實現

李時珍的父親希望他能是一個“選擇了就能全力以赴”的人。從發現古醫書上的錯誤開始,李時珍就有了想要修正醫書的志願。父親教導他說,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中間也許會遇到很多坎坷,但是一旦你想要去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努力堅持。李時珍答應了父親,並且希望通過實際行動來向父親證明自己。從此以後,他不但博覽群書,豐富自己的學識,還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


讀李時珍談教育:童年廣泛的興趣,造就了寫出《本朝綱目》的名醫


在讀書的同時,他也特別重視實際運用,掌握藥物的特性,使草藥得以更好地發揮功用。他的醫術在他的勤奮學習和努力探索中變得越來越高超。

那段時間,他經常到全國各地去考察,向當地人學習,並親嘗百草。有一次,他為了體驗曼陀羅的麻醉作用而親自嚐了此藥,由於沒想到藥性巨大,他竟然因為精神恍惚而失去了知覺。等他醒來的時候,心裡隱隱有些後怕,但是想到父親的話,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1551年,皇帝下令各地選拔醫技精湛的人到太醫院就職,李時珍被推薦了進去。這對於他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在太醫院良好的學習環境中,他不但閱讀了大量的醫書,還對經史百家、方誌類書等做了廣泛的參考。但是,除了學習之外,太醫院的工作非常無聊。優越的環境特別容易讓人萎靡,李時珍不想跟其他的太醫一樣,每天都碌碌無為,他想繼續修改醫書,所以他放棄了太醫院優厚的待遇,找了個理由請辭了。

在回家的路上,李時珍投宿到一家驛站,遇到幾個替官員趕車的馬伕。他們圍著一個小鍋,連根帶葉地煮著野草。李時珍上前詢問,一個馬伕告訴他說:“我們趕車人,長年累月在外地奔走,損傷筋骨是常有的事,如果將這種草藥煮湯喝了,就能舒筋活血,效果特別好。”馬伕說的這種草藥,原名叫“鼓子花”,也有人叫它“旋花”。李時珍把馬伕介紹的經驗記錄了下來,並且意識到,修改藥書一定要到實踐中去,才能發現更多的知識。


讀李時珍談教育:童年廣泛的興趣,造就了寫出《本朝綱目》的名醫

鼓子花


於是,他開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熟讀了《內經》《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古典醫籍、歷代名家著述以及大量關於花草樹木的書籍,單是筆記就裝了滿滿幾櫃子,積累了許多珍貴資料。在此基礎上,他又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到河南、河北、安徽等地考察,向農夫學習有關谷、菜等方面的知識;從漁民處學習並熟悉魚類的生活習性:從手工業者處學習採礦和如何防止在採礦的過程中中毒等知識。他的足跡遍及全國各地,深入林區、礦井、菜畦。對於許多尚未弄清的事實,他就親自進行實驗。

李時珍花了30年的時間,經過不斷的總結和整理,三易其稿,終於寫出了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的《本草綱目》。在這個過程中,他吃了很多苦,受過很多累,有幾次在實踐中險些喪命,但是因為受到父親的影響,他才堅持到了最後,兌現了對父親的承諾。

結語

一個人能否有成就,兒時的興趣至關重要。興趣加培養,堅持及其他必備因素共同作用,就有可能成才。

李時珍之所以成為一代名醫,與其父親的精心培養是分不開的。


讀李時珍談教育:童年廣泛的興趣,造就了寫出《本朝綱目》的名醫


我們都應該向李時珍的父母學習:

首先,他們不僅耐心地解答孩子提問,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並且鼓勵孩子多思考,爭取了解到更多的事物。

其次,李父尊重李時珍的人生道路的選擇,併成為了孩子成長的堅強後盾。

作為父親,他給予了李時珍足夠寬敞的成長空間,這種空間包含了一定程度的自我選擇權利、探索體驗未知世界的權利以及犯錯誤進而反思的權利。

如今父母經常以完美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忽略了孩子內心的感受。當孩子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時,常常會缺乏動力,一旦遇到坎坷,很容易會想要放棄或者抱怨父母。他們內心始終有一種受父母壓迫的感覺,會因為這種情緒而變得更加焦躁和衝動。主動性比較強的孩子會利用一切機會來表現對父母的反抗;性格比較被動的孩子則會逐漸放棄自己的想法,變得越來越依賴父母。兩種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造成了天壤之別的結果。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學會給予孩子空間,讓他們在對“自我”的探索中逐漸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心有所思,行亦隨之。要想達成自己的願望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行動。作為家長,我們也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成功是一點一點地積累,每一個小的行動,都會向大目標更靠近一步。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和心理,一旦他們因為遭遇挫折而失去了信心,對自己產生懷疑並且想要放棄的時候,家長應該給予適當的鼓勵,讓他勇敢地面對困難,全力以赴,突破險阻,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