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时珍谈教育:童年广泛的兴趣,造就了写出《本朝纲目》的名医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卢梭


读李时珍谈教育:童年广泛的兴趣,造就了写出《本朝纲目》的名医

让·雅克·卢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兴趣的萌发是其接触和了解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孩子从事实践活动、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强大动力,它对孩子的个性形成有重大的作用。

纵观古今,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被年幼时的兴趣影响一生。健康的兴趣爱好,不仅能丰富人的知识、开阔人的眼界,对人的成长还有着深远的影响。克服困难的动力有时候源自这些健康的兴趣爱好,它能带领人们走出低谷,向新的高地进发。


读李时珍谈教育:童年广泛的兴趣,造就了写出《本朝纲目》的名医


诚然,一个孩子的兴趣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与后期的成长环境、教育、社会活动息息相关的。家庭是孩子一生中最先接触的集体,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个性与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

我国一代神医李时珍,写就了古代医药学巨作《本草纲目》,但回顾他的童年,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对他兴趣的支持,也就不会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兴趣,是提升能力最好的伙伴

李时珍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李言闻是当时著名的医生。在家庭耳濡目染的影响下,李时珍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读李时珍谈教育:童年广泛的兴趣,造就了写出《本朝纲目》的名医


李家的庭院和田园里种了很多草药,李时珍的母亲每天都会整理这些草药,给它们施肥浇水。每每这时,李时珍都会跟在母亲的身后好奇地拔拔草叶,或者趴在地上看,有时还问那些草药的名称和用途等问题,母亲从来都是特别耐心地回答。父亲到山里采集药材时,也会把李时珍带到身边,让他了解草木生长的情况和药草的特性。

李时珍是一个好奇心特别浓厚的孩子。每次见到稀奇的事物,总要问个究竟,而他的父亲也特别尊重孩子的这一天性,不仅会很耐心地回答他的问题,还经常主动给予他启发,鼓励他多思考。比如,父亲经常会从这些花草中抽出一朵,表情严肃地问他:“你知道这朵花的名字吗?”如果答对了,父亲自然会夸奖他;如果答错了,父亲就会很耐心地给他讲解,告诉他这种植物的名称和药性。每一次,李时珍都听得津津有味。


读李时珍谈教育:童年广泛的兴趣,造就了写出《本朝纲目》的名医


有一次,李时珍从外面采回来一种不认识的花草,就问父亲是何种植物。父亲回答说:“这是半边莲,可以用来治蛇咬伤。现在知道这种药的人已经不多了。”

“那父亲您是怎么知道的呢?”李时珍好奇地问。

“因为我是医生啊!”父亲严肃地回答说:“作为一名医生,必须要认识各种各样的药材,并且懂得药性,才能更好地为病人医治。”

“怎么样才能认识所有的药材呢?”李时珍问。

“想要认识所有的药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种类的植物,它们生长的环境不同,有些可能在江南,有些可能在塞北,如果你走的地方不多,认识的药材就会很少。只有见识多的人,才能认识更多的药材,通识更多的药性。”父亲回答说。


读李时珍谈教育:童年广泛的兴趣,造就了写出《本朝纲目》的名医


听了父亲的话,李时珍对药草的兴趣更大了。他几乎天天跑到野外去辨认药草,遇到不认识的就问父亲。于是,父亲开始指导他阅读一些古代生物学方面的书籍,还有一些关于植物的画本,并让他大段大段地背诵。

有时候遇到一些古名,父亲怕他无法理解,就把当时流行的药名讲给他听。比如,药书上有记载“蝉”这种药材,父亲会告诉李时珍,这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遮留”;古书上出现了“贝母草”,父亲会告诉他,我们园子里在春天开黄花、样子像口小钟的那种植物就是。李时珍听得非常认真,在很短的时间里,他已经跟父亲学会了辨识很多种药材。


读李时珍谈教育:童年广泛的兴趣,造就了写出《本朝纲目》的名医

贝母


因为父母能够耐心地面对李时珍的每一次发问,所以李时珍才对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很早就认识了很多种药材。

给予孩子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

由于家庭的熏陶,李时珍从小就喜爱医药。但是由于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并不感兴趣。他在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他都落榜了。


读李时珍谈教育:童年广泛的兴趣,造就了写出《本朝纲目》的名医


回乡以后,他恳求父亲:“我可不可以不要再去考取功名了?你看,现在疾病流行,人们饱受痛苦,那些官员却对此不闻不问,无动于衷。我怎么能去做这样的官,跟那些不问百姓疾苦的人为伍呢?”父亲听了李时珍的话,非常惊讶,他一直都以为李时珍对自己的将来没有多少想法,现在看来,儿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很想给儿子自主选择的权利。

李时珍说:“我想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医生。因为从医不仅可以减轻老百姓的病痛,还能救人性命。”还向父亲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父亲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导他。于是,李时珍放下了官书,拿起了医书,准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终于成了一名医生。

在李时珍20岁那年,蕲州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水灾。滔滔洪水如同猛兽一般冲过了江堤,顷刻间,蕲河两岸的干顷良田成了一片汪洋。洪水之后便是瘟疫,病魔无情地吞噬着无辜的生命。李时珍目睹这种惨状,心如刀绞,和父亲一道每天部为救人而忙碌。

有一天,李时珍正在帮人看病,突然有一帮人吵吵闹闹地来到了他们家的诊所。为首的年轻人说:“李大夫,我带来了一个骗子郎中,你给评评理。我爹吃了他开的药,病没治好,反而加重了。我去找他算账,他硬说自己没开错。我们都信得过你,你给看看。”说着,把给父亲煎药的药罐递了过来。李时珍抓过药渣一闻,说:“是虎掌。”江湖郎中一听“虎掌”,慌忙解释说自己绝对没开过这种药,一定是药铺弄错了。年轻人听了,就想往外冲,找药铺算账。李时珍拉住他说:“别去了。这是古医书上的错误。就拿《日华本草》来说,它就把漏蓝子和虎掌混为一谈了。”


读李时珍谈教育:童年广泛的兴趣,造就了写出《本朝纲目》的名医

虎掌菌


“对,我开的就是漏蓝子。”江湖郎中赶忙说。“那打官司也没用啊。”众人都附和说。无奈,他们只好把江湖郎中放了。可是,尽管事情已经过了很久,但这桩误人的事情却在李时珍的心里一直挥之不去。他觉得如果不能修正古书上的错误,以后一定还会有更多的人受害,于是决定修改古书。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父亲说了,父亲说:“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你确定要这么做吗?”李时珍坚定地回答:“是的。”“既然决定了,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我会一直支持你的。”父亲如是说。

作为父亲,李父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冒险去做这么艰难的事情。但是他一直希望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觉得只有孩子自己才是最了解他自己的人,所以儿子一定会知道,他的能量有多大,最终能够做到多大的事情。尽管在李时珍做各种实验的时候,他都特别担心,并且有几次都忍不住想要劝阻儿子放弃,可是直到《本草纲目》问世,他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只有给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间,他才能做成更大的事情。


读李时珍谈教育:童年广泛的兴趣,造就了写出《本朝纲目》的名医


决定了,就全力以赴去实现

李时珍的父亲希望他能是一个“选择了就能全力以赴”的人。从发现古医书上的错误开始,李时珍就有了想要修正医书的志愿。父亲教导他说,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中间也许会遇到很多坎坷,但是一旦你想要去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努力坚持。李时珍答应了父亲,并且希望通过实际行动来向父亲证明自己。从此以后,他不但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学识,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读李时珍谈教育:童年广泛的兴趣,造就了写出《本朝纲目》的名医


在读书的同时,他也特别重视实际运用,掌握药物的特性,使草药得以更好地发挥功用。他的医术在他的勤奋学习和努力探索中变得越来越高超。

那段时间,他经常到全国各地去考察,向当地人学习,并亲尝百草。有一次,他为了体验曼陀罗的麻醉作用而亲自尝了此药,由于没想到药性巨大,他竟然因为精神恍惚而失去了知觉。等他醒来的时候,心里隐隐有些后怕,但是想到父亲的话,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1551年,皇帝下令各地选拔医技精湛的人到太医院就职,李时珍被推荐了进去。这对于他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他不但阅读了大量的医书,还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等做了广泛的参考。但是,除了学习之外,太医院的工作非常无聊。优越的环境特别容易让人萎靡,李时珍不想跟其他的太医一样,每天都碌碌无为,他想继续修改医书,所以他放弃了太医院优厚的待遇,找了个理由请辞了。

在回家的路上,李时珍投宿到一家驿站,遇到几个替官员赶车的马夫。他们围着一个小锅,连根带叶地煮着野草。李时珍上前询问,一个马夫告诉他说:“我们赶车人,长年累月在外地奔走,损伤筋骨是常有的事,如果将这种草药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效果特别好。”马夫说的这种草药,原名叫“鼓子花”,也有人叫它“旋花”。李时珍把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并且意识到,修改药书一定要到实践中去,才能发现更多的知识。


读李时珍谈教育:童年广泛的兴趣,造就了写出《本朝纲目》的名医

鼓子花


于是,他开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熟读了《内经》《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医籍、历代名家著述以及大量关于花草树木的书籍,单是笔记就装了满满几柜子,积累了许多珍贵资料。在此基础上,他又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到河南、河北、安徽等地考察,向农夫学习有关谷、菜等方面的知识;从渔民处学习并熟悉鱼类的生活习性:从手工业者处学习采矿和如何防止在采矿的过程中中毒等知识。他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深入林区、矿井、菜畦。对于许多尚未弄清的事实,他就亲自进行实验。

李时珍花了30年的时间,经过不断的总结和整理,三易其稿,终于写出了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在这个过程中,他吃了很多苦,受过很多累,有几次在实践中险些丧命,但是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他才坚持到了最后,兑现了对父亲的承诺。

结语

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儿时的兴趣至关重要。兴趣加培养,坚持及其他必备因素共同作用,就有可能成才。

李时珍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医,与其父亲的精心培养是分不开的。


读李时珍谈教育:童年广泛的兴趣,造就了写出《本朝纲目》的名医


我们都应该向李时珍的父母学习:

首先,他们不仅耐心地解答孩子提问,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且鼓励孩子多思考,争取了解到更多的事物。

其次,李父尊重李时珍的人生道路的选择,并成为了孩子成长的坚强后盾。

作为父亲,他给予了李时珍足够宽敞的成长空间,这种空间包含了一定程度的自我选择权利、探索体验未知世界的权利以及犯错误进而反思的权利。

如今父母经常以完美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当孩子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常常会缺乏动力,一旦遇到坎坷,很容易会想要放弃或者抱怨父母。他们内心始终有一种受父母压迫的感觉,会因为这种情绪而变得更加焦躁和冲动。主动性比较强的孩子会利用一切机会来表现对父母的反抗;性格比较被动的孩子则会逐渐放弃自己的想法,变得越来越依赖父母。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造成了天壤之别的结果。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学会给予孩子空间,让他们在对“自我”的探索中逐渐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心有所思,行亦随之。要想达成自己的愿望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行动。作为家长,我们也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成功是一点一点地积累,每一个小的行动,都会向大目标更靠近一步。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一旦他们因为遭遇挫折而失去了信心,对自己产生怀疑并且想要放弃的时候,家长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让他勇敢地面对困难,全力以赴,突破险阻,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