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美相互楊帆:科技助力“醫+藥+險”完整健康服務新模式

12月15日,由青松會主辦的“向新力·新醫療創變與融合2019年醫療投融資創新峰會暨第三屆年會”在北京國貿萬達文華酒店舉行。

峰會匯聚了醫療投資機構決策者、醫療創投領域精英創業者、知名醫生和行業專家、醫療產業集團負責人等醫療核心圈層精英。圍繞“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現狀、挑戰與未來發展路徑;技術、產業、資本、政策各界如何融合創新推動產業發展?”等問題展開。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以下簡稱“信美相互”)創始人、董事長楊帆受邀參加,就”科技賦能醫療產業-搭建醫、藥、險全產業鏈醫療服務體系”話題參與圓桌討論。

信美相互楊帆:科技助力“醫+藥+險”完整健康服務新模式

1、如何看待“醫療醫藥+保險”的商業模式?

信美相互楊帆:我國健康險的黃金時代即將來臨。未來健康保險將由“保險+健康服務”向“健康管理+保險”這種商業模式的轉變。今後對於消費者來說,所購買的也不單單會是一款純靠既往疾病發生率定價的保險產品,而是通過保險、醫療醫藥、健康管理機構結合,形成擁有良好服務體驗、完整保障機制的健康服務。

健易保陳修國:健易保自成立以來,就致力於打造醫療、醫藥+保險的生態閉環,實現藥企、藥店、患者、保險公司的多方共贏。在此基礎上,健易保積極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與合作伙伴一同打磨出了多款帶病人群保險產品。

2、對於已病人群領域的“醫藥險”閉環模式如何理解?“醫藥醫療+保險”的商業模式,在國內發展的最大阻力或者動力是什麼?

為來資本趙陽:實現C端用戶價值的模式,是能夠形成閉環的。醫療健康領域構建新的銷售場景是非常有價值的,而保險是非常好的流量整合工具,保險具有遠期槓桿功效,客戶有權益獲得感,近期可整合資源、整合私域流量池,長期可在醫療支付供給側形成閉環模式。

信美相互楊帆:未來,醫療和健康服務領域的保險產品應互聯網化和金融化,將消費者、病人、醫院、醫生、藥商等進行價值鏈整合,實現一體化共融值得期待。

復星創富投資李凡:經過多年的嘗試,最大的難點在於核心支付方是社保,閉環裡產業各方需要有很好的合理的利益機制,目前的創新沒有重構利益鏈條。未來突破的機會是做自己的小閉環,TPA和保險公司的價值體系要和社保深度結合,形成大的閉環。

3、近幾年創新科技不斷湧現,更看好哪一技術在未來健康場景中的應用?

復星創富投資李凡女士:看好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實現數據開放,爭取政策支持打破數據壁壘和孤島現象,同時提升數據維度和數據質量。

信美相互楊帆:通過健康服務機構、醫療機構、保險服務等更多生態參與,將大數據演化為個體、高效、個性化的“小”數據。5G時代到來,通過智能手機、穿戴設備、機器人等先進技術在大量生活場景中的加速應用,使小數據在用戶端發揮作用成為可能,提供定製化綜合性服務。利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共識算法技術等優勢,提高行業整體信任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