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傳有她名,天祖父是荀彧,13歲單騎救父,偉大的女性不看年齡

公元303年,荀彧的玄孫(孫子的孫子)荀崧家迎來了小公主荀灌。這一年,荀崧42歲,到這年紀迎來的新生命,自然是疼愛無比。更何況,荀灌從小聰明伶俐。

作為一個女孩,荀灌從小就表現出遠超同齡人的成熟,外加男兒都無法比擬的奇志、壯節。她不好女工,偏愛舞槍弄棒,荀崧兩口子拗不過女兒的偏好,便請來名師教導。不過十歲的年紀,荀灌便上馬能戰、百步穿楊,端的是個少年女將軍的氣派。

列女傳有她名,天祖父是荀彧,13歲單騎救父,偉大的女性不看年齡

但荀崧從來沒想過要讓女兒上戰場。戰場永遠是男兒的地盤,這是荀崧骨子裡的看法。讓女兒習武騎馬只不過是父親的愛,讓女兒在快樂中成長,留下最美好的童年,如是而已。父母的愛,沒那麼多功利性。

然而,當歷史的車輪碾過,裹挾的絕不只是風沙,而是一條條鮮活的人命。

八王之亂將中原快速地裹進戰爭之中。當時荀崧傾向於建康的司馬睿政權,但他所駐守的宛城距離長安的司馬鄴更近。

於是司馬鄴派出杜曾前往進攻宛城,誓要拿下宛城要地。杜曾少年出名,不過十幾歲的年紀就能身穿厚重的鎧甲在水中游泳,勇冠三軍,絕對是打仗的一把好手。

列女傳有她名,天祖父是荀彧,13歲單騎救父,偉大的女性不看年齡

被杜曾包圍的荀崧本就兵力不足,再加上糧食匱乏,眼看著就要守不住宛城了,必須派人出城前往襄城(今河南許昌市襄城縣)搬救兵才行。但此去襄陽近300裡的路途,可不近啊,而且杜曾大軍就在外面重重包圍,出城的人一個不小心就會身首異處,派誰去呢?

眾將面面相覷,誰也不敢出城冒險。

這時候,一道清脆的聲音出現,打破了營中的寂靜。

列女傳有她名,天祖父是荀彧,13歲單騎救父,偉大的女性不看年齡

“我去!宛城危在旦夕,一旦城破全城老少全部遭難,女兒豈能獨活?就算不能突圍,大不了一死,不負爹爹養育之恩。還請爹爹准許女兒出城!”

這一年,荀灌13歲,虛歲。

拗不過荀灌的苦苦哀求,荀崧最終同意了她的請求。夜半三更,荀灌率領十幾名勇士從城牆上順繩而下,悄悄突圍。

但杜曾一刻都不曾放鬆對宛城的盯梢,他們才出城不久就被發現,追兵頃刻而至。且戰且退中,十幾名勇士全部犧牲,只有荀灌一人逃脫。這時候,荀灌也終於來到了距離襄城很近的魯陽(今河南平頂山市魯山縣,距離襄城不到100裡地),3天后,她終於抵達襄城。

列女傳有她名,天祖父是荀彧,13歲單騎救父,偉大的女性不看年齡

親自將父親的書信交與太守石覽後,石覽大加讚賞荀灌的勇氣,卻礙於兵少,便建議她必須獲得南中郎將周訪的救兵才能解圍。

荀灌二話不說,當即寫信給周訪,以父親荀崧的名義,答應事成之後與周訪結為兄弟,請求派兵支援。

周訪雖然未來是西晉的名將,但這時候,他終究還只是一個出身不太好的將軍而已,能與荀崧這樣的高門子弟結為兄弟,不僅是面子好看,更能對他未來的發展有幫助。

所以,當這封信被送到周訪手中後,他大感受用,立即派兒子周撫領兵3000前往救援。聽說援軍抵達,杜曾部眾散去,宛城之圍順利解除。

列女傳有她名,天祖父是荀彧,13歲單騎救父,偉大的女性不看年齡

荀灌救父的事蹟,被房玄齡寫進了《晉書·列女傳》中。事實上,這個故事的真假值得商榷,一者,在荀崧傳中,荀崧當時是“遷都督荊州江北諸軍事、平南將軍,鎮宛”,襄城太守是石覽,但在荀灌傳中,荀崧卻成了襄城太守,石覽成了平南將軍。

再者,短短的126字荀灌傳中,先說荀灌率領數千勇士出城,又說周撫3000人救援,就把杜曾部隊嚇跑,說明杜曾部眾不多,城中也不缺兵,求的哪門子援?

(荀崧)遷都督荊州江北諸軍事、平南將軍,鎮宛,改封曲陵公。為賊杜曾所圍。石覽時為襄城太守,崧力弱食盡,使其小女灌求救於覽及南中郎將周訪。——《晉書·卷七十五·荀崧傳》

荀崧小女灌,幼有奇節。崧為襄城太守,為杜曾所圍,力弱食盡,欲求救於故吏平南將軍石覽,計無從出。灌時年十三,乃率勇士數千人,逾城突圍夜出。賊追甚急,灌督厲將士,且戰且前,得入魯陽山獲免。自詣覽乞師,又為崧書與南中郎將周訪請援,仍結為兄弟,訪即遣子撫率三千人會石覽俱救崧。賊聞兵至,散走,灌之力也。——《晉書·卷九十六》


列女傳有她名,天祖父是荀彧,13歲單騎救父,偉大的女性不看年齡

但是,不論這個故事中有多少虛構的成分,荀灌以一介女兒身,13歲出城救父的壯舉,不僅是對女性的謳歌,更是對男兒的鞭策。

她所代表的精神,足以穿越千年甚至更久遠的未來,令無數人聞之振奮。

在偉大面前,年齡不是問題,性別同樣不是。

列女傳有她名,天祖父是荀彧,13歲單騎救父,偉大的女性不看年齡

推薦閱讀:方方們,與這樣的女性相比,不覺著慚愧嗎?用生命教育愛國的母親

三國15“虎”,真正虎的其實不多,趙雲再次上榜,還有2位美女

文章圖片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作者,立即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