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西韋三項試驗結論不同,專家:或與樣本量、研究終點有關

過去24小時內,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和美國製藥企業吉利德(Gilead)以及國際頂級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先後發佈了三項關於目前最受關注的新冠肺炎治療藥物之一瑞德西韋的不同臨床試驗的報告。

三項報告得出了不一致的結論。

NIH在一份聲明中稱,在一項有1063名患者參與的對照試驗中,接受瑞德西韋的重症患者從接受用藥到病情恢復的平均時間為11天,比對照組快了30%。同時,使用瑞德西韋的患者死亡率較低,儘管這一差距沒有未達到具有統計學意義上的標準。

吉利德公司隨後也發表了聲明,稱其獨立進行的臨床試驗顯示,除了證實NIH的10天連續用藥效果一致的結論外,他們還發現5天用藥的效果和10天的差不多。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一位高級官員表示,很可能在不久之後宣佈緊急批准在治療中使用瑞德西韋。

就在NIH和吉利德雙雙報道“好消息”的同時。4月29日晚,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了經過同行評審的在中國武漢237名患者身上進行的全球首個瑞德西韋對照試驗研究論文。研究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瑞德西韋並未加快重症患者的恢復速度,也未降低病死率。

為何針對同一種藥物的臨床試驗,會有不同的結果?

美研究傳遞積極信號

4月29日,在白宮簡報會上,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NIAID)福奇博士表示,瑞德西韋在NIAID的一項隨機雙盲對照試驗中顯示出了療效,可以適度加快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康復速度。

該試驗共招募了來自全球多個國家的1063名新冠肺炎患者。初步結果表明:瑞德西韋治療組的康復時間中位數為11天,而安慰劑對照組的康復時間中位數為15天,瑞德西韋治療組比安慰劑對照組康復快31%(p <0.001>

“我知道,加快30%的康復時間聽上去不像是100%治癒那樣有吸引力。”福奇表示,“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證據,因為它已經證明,瑞德西韋可以阻斷新冠病毒。”

負責監督試驗的獨立數據和安全委員會(DSMB)於4月27日舉行會議,與研究小組分享了中期分析結果。他們指出,從恢復時間的角度來看,瑞德西韋實驗組優於安慰劑組。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的結果尚未經過同行評審。福奇稱,在第一時間公佈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從倫理角度出發,告知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他們可以接受瑞德西韋的治療。有關試驗結果的更詳細信息,包括更全面的數據,將稍後發佈。他樂觀地認為,瑞德西韋將成為新冠肺炎患者的“標準治療”的一部分。

《科學》雜誌4月29日的一篇報道認為,在這項大規模的對住院患者進行的嚴格控制的臨床試驗中,瑞德西韋療法首次顯示出令人信服的效果,儘管效果並不大。

同一天,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也正式發佈了針對397名新冠肺炎患者使用瑞德西韋的III期臨床試驗的結果。研究顯示,瑞德西韋早期治療效果顯著,並且超過一半患者在兩週內達到臨床治癒出院。研究還證實了新冠炎患者服用瑞德西韋后5天的效果與服用10天的患者相似。不過這項研究沒有采用對照組,也尚未接受同行評議。

在發給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的採訪回覆中,吉利德科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Daniel O’Day表示:“基於NIAID的試驗和吉利德研究的數據,我們可以知曉兩點:瑞德西韋可以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當治療重症患者時,其5日療程具有與10日療程相似的有效性。這在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尤其重要,可以幫助醫院和醫護人員治療更多急需治療的患者。”

《柳葉刀》研究:療效並不顯著

還是在4月29日,一篇發表在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一篇經過同行評審的正式論文卻給出了另一種結論。

這篇論文由中國臨床試驗負責人、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教授和北京協和醫科大學校長王辰院士執筆,闡述了全球首個有關該藥對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研究結果。試驗採用隨機雙盲對照在多中心臨床試驗的觀察,分析了237例來自武漢10家醫院的重症患者應用瑞德西韋藥物治療的效果,結果表明瑞德西韋用藥與臨床症狀的改善關係不大,對於重症患者無顯著療效。

這項對照研究指出,服用瑞德西韋的患者臨床改善的平均時間為21天,而服用安慰劑的患者為23天,在統計學上差異不顯著。同時,兩組的死亡率也相似,服用瑞德西韋組的死亡率是14% ,而安慰劑組的為13% 。

領導這項研究的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在該實驗中,儘管瑞德西韋安全、耐受性好,但與安慰劑相比並沒有顯著的益處。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曹彬還表示,瑞德西韋在治療新冠肺炎中的確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不過還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以確定應當在多早的時候對患者用藥,以及是否應該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

他承認,在中國的試驗中,患者病情嚴重,直到症狀出現10天后才開始使用瑞德西韋治療。他表示,在那個階段,病人可能已經病得太重,單一的抗病毒藥物已無法清除病毒。

他還補充道,中國試驗中的瑞德西韋小組中病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的患者比例較高,這可能也影響了結果。

對於上述這項研究,愛丁堡大學醫學統計學教授、臨床研究中心主任約翰·諾里(John Norrie)在《柳葉刀》發表的同行評論中稱,“該試驗的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隨機的研究設計是很好的,且試驗執行情況不錯。但試驗提前結束,導致研究“支持力度不足(underpowered),數據不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所以無法得出確切的結論。既不能證實瑞德西韋至少能產生一定的臨床效果,也無法排除瑞德西韋的有效性。”

研究結論為何不同?

為何對於同一項藥物,全球兩項臨床測試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達美國際健康服務集團CEO邵新立博士向澎湃新聞指出,如果對3個臨床試驗進行比較會發現,試驗入組樣本量有著明顯不同:來自中國的237例臨床實驗,吉列德公司招募的397例新冠肺炎患者以及NIH的1093名患者。其中,中國的臨床實驗組人數是最少的,原計劃招募453名新冠患者,隨機雙盲,接受10天的瑞德西韋或安慰劑治療,但實際只有237名患者入組。

“原試驗從設計上來講是非常科學的,隨機雙盲,有試驗組與對照組,嚴格完成應該可以得到比較可信的結果。但令人遺憾的是這個試驗出現了病人的缺乏(當然也說明中國疫情控制得好,危重病人已不多),原定的病人數量並未達到,試驗規定的統計檢驗效力也無法達到,最後不得不停止,使得結果的全面性存在疑慮。”邵新立說道。

他繼續分析道,對於吉列德公司的試驗來說,397名患者的試驗裡,沒有安慰劑對照組,僅有試驗組,療效的評估實際是不易的,試驗設計上有缺陷,真正得出結論需要補充對照組數據。相比較之下,NIH的1千多名患者參與的臨床試驗結果可信度更高,不僅因為病人數量上得到了保證,且試驗設計方法上十分嚴謹,確保了結果的可靠性。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對此也表示了認同,他告訴澎湃新聞,《柳葉刀》研究幾個侷限性包括:入組患者數量不夠、病人招募的條件多為年齡偏大有基礎疾病的患者,且給藥時間偏晚。另外在這項研究中,使用了其他抗病毒藥物或者激素藥物可能對臨床評價構成影響。

4月30日,曹彬在接受財新採訪時表示,中國臨床試驗結果是非常嚴格設計的臨床研究,是“最令人信服的結果”。曹彬指出,兩個試驗研究終點不同,“如果研究終點不一樣,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研究,基本上沒法比。”不過,他同時表示,基於美國試驗的定義和過程,瑞德西韋不是新冠特效藥物,但可以認為其有一定療效。

曹彬稱,從終點來看,美國NIH設計的指標為臨床恢復時間,中國則是設計了基於6分量表的臨床改善時間。“NIH的恢復定義比較寬泛,包括住院,但不需要氧療、出院(但可能仍有活動受限、需要吸氧),相當於我們的1-2級+回家吸氧。”

不過,曹彬也承認,目前兩組患者不顯著差別的治療效果的情況下,並不排除在擴大病例數後存在一定治療效果的可能性。

對此金冬雁認為,兩項試驗終點有分別但分別並不大。“瑞德西韋不應被神化,它不可能藥到病除,也不能起死回生,但仍是有明確療效的藥物。”

吉利德公司表示,目前在全球多國180個試驗點、5600多患者中進行的另一項研究有望在5月能夠得到更多的數據,該研究評估了瑞德西韋在中度症狀的新冠肺炎患者中的療效。

受瑞德西韋最新消息的影響,吉利德股票29日一度大漲逾8%,截至美股當天交易日收盤,報83.14美元/股,漲5.68%。

“接下來,瑞德西韋的批准已被提上議事日程,FDA也在考慮將以最快速度批准瑞德西韋的臨床應用。”邵新立表示。

試驗性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目前尚未在任何國家被批准用於臨床治療。此前,它被開發用於治療埃博拉病毒未果。後被發現在治療冠狀病毒中有一定療效,目前是最受關注的新冠肺炎試驗性治療方法之一。如果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將是第一個被證明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效的藥物。

截至4月30日,新冠肺炎在全球範圍內已確診超過320萬人,其中22萬人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