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秦可卿的神秘

说起红楼梦这部名著,看过它的人还真不少,里面的各种谜团也是历代后人不厌其烦争论的焦点。

故事的主角叫秦可卿,一个活不过十三回的神秘人物。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整本小说都是围绕着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他们几个主角展开的,这其实是一个误会。其实作者并没有想把谁写成主角。

一、秦可卿?

秦可卿就是这样一个神秘级的大咖,为什么可以这样说,仔细瞧瞧秦可卿这个人物就知道,在《红楼梦》总共也没出现过几回,详细写她的那一回是她的死,就是这样看似无足轻重,出生地位也不怎么样,而且英年早逝,还不是秦邦业亲生女儿,却成为一个谜团。

有人会说,秦可卿不就是贾蓉的妻子吗?有什么谜值得人去推敲的。上文已经说过秦可卿是秦邦业的抱养过来的女儿。对的你没听错,她就是别人家不要的孩子。原文是这样,他父亲秦邦业,现任营缮司郎中,年近七旬,夫人早亡。因年至五旬时尚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和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下个女儿,小名叫做可儿;又起个官名,叫做兼美;长大时,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

细看原文,曹大作家写“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这句话,描述秦可卿嫁入贾家如此简单,不仅贾珍待他和尤氏待他,像亲生女儿一般。在家中连贾蓉都要听她的,难道这不值得怀疑的吗?如果这仅表明贾家待自己的媳妇很好,并不足以值得怀疑。

那我们在举出下列的一些列子。证明嫁入贾家是多么的困难,在过去的封建时代,讲求门当户对,这是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传统,更何况还是地位显赫的宁国府和荣国府。那秦可卿的身世上面原文已讲,她是在养生堂抱养的孩子,再看她父亲地位如何,任营缮司郎中(康熙年间被认为正五品),相当于现在厅级干部。如果说贾家世袭三代之后,爵位在相应的减弱,那么看不出宁国府的地位是否高于秦家。绝对是高于秦家的,在贾家的祖上是开国元勋而被封为国公,即使爵位世袭后而减弱,但瘦死的骆驼仍然比马大,那按照贾元春是作为皇妃来讲,那么贾家就是皇亲国戚。所以无论如何贾家都比秦家的地位高得多。

再看秦家家业,第八回讲秦邦业在五十二岁之时,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秦钟。在第七回中写道,宝玉秦钟二人随便起坐说话儿。那宝玉一见秦钟,心中便如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个呆想,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的人物!如今看了,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要也生在寒儒薄宦的家里,早得和他交接,也不枉生了一世!我虽比他尊贵,但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垢:‘富贵’二字,真真把人荼毒了!

这段话足以表明秦家已经处于家道中落,无论是在地位还是家业都明显弱于贾家,更何况秦可卿还是抱养的女儿,难道仅因为一点点关系,就能结为亲家。更何况贾家还是势利眼特别重的人,每一门亲事都要有助于贾家势力。

二、贾宝玉的“性”教育谜?

记得宝玉在睡梦中神游太虚幻镜,这本是他的先人认为贾家要遭劫难,家道要开始中落。本想让镜幻仙子提醒贾宝玉的,可是这小子不争气,翻看那判词,也没看出什么缘由,也没注意警幻仙子的警示,倒是遇到了一场春梦,本是告诫他不要沉迷于女色中,不要埋汰在温柔富贵乡,可惜一遇到漂亮姑娘,贾宝玉就把持不住。

而警幻仙子拿自己的妹妹为他开导,细读不难发现,警幻仙子的妹妹就是秦可卿。文中这样描述道,那宝玉恍恍惚惚,依着警幻所嘱,未免作起儿女的事来,也难以尽述。至次日,便柔情缱绻,软玉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

警幻仙子本想劝告贾宝玉,没想到的事,他与秦可卿来了一场温柔富贵乡,最后在噩梦中惊醒。

可以说秦可卿是贾宝玉的第一个“性”启蒙者,虽然全在梦境中,不是真实的环境,但人物却是真实的存在,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想必也是为了突出秦可卿的神秘性,不仅是显现神秘性的原因,足以看出秦可卿她绝非是抱养的孩子那么简单。

三、儿媳与公公偷奸谜

贾珍与秦可卿之间该从何说起呢,有可能有人会说这完全胡说八道,贾珍会干这种事吗?其实从文中也看不出秦可卿与贾珍之间偷奸,但是贾珍对儿媳妇,那是比对儿子都要好。这些也并不能说明什么。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焦大在喝醉的时候,说得那几句话是值得注意的。当时王熙凤派他去送秦钟,他是满脸的不高兴,毕竟他是“三朝元老”,送人这种小事还要他去,他自然不高兴,平时就爱喝两口小酒,贾府整天说这说那,索性趁酒劲还没散,赶紧吐个痛快。

原文这样写道,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狗戏鸡(借指贾琏与丫鬟之间),爬灰的爬灰(借指贾珍与秦可卿),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爬灰的爬灰是指公公与儿媳妇偷奸,怎么凭这句话就判断贾珍与秦可卿之间有私事呢?爬灰据说是过去庙里的香炉里,总有人烧锡纸的银锭,用来求神拜佛的或给阴间烧纸钱的,但是毕竟不可能全烧完,所以有剩余的锡纸会被一些人给偷出来再利用,那些人要先要扒开灰才能偷到锡纸。所以爬灰的意思就是“偷锡”,“偷锡”的谐音就是“偷媳”。

儿媳与公公之间的事只有此处有描述,焦大当时也是喝醉了,而且作者故意写焦大已经糊涂得不省人事了。更加增添了这其中的真假难辨。

足以看出贾珍对秦可卿可不是一般的好,特别还在封建社会,对儿媳好得有一个度,而贾珍对儿媳太好了已经被人误会,那么为什么贾珍对秦可卿态度不一般呢,更何况尤氏也对她可是比对贾蓉还要好。说明秦可卿身份是值得怀疑。

四、秦可卿的托梦谜

在第十三回的时候,秦可卿的因病去世,而就在要离开人世的时候,给王熙凤托梦。为什么偏偏要选择王熙凤呢?文中是这样解释到“只是我与婶娘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因念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需寻各自门。”

秦氏与王熙凤好了一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闺蜜。一个是长辈,一个是晚辈,她们俩怎么能玩到一起呢,只有一个解释,她们俩可是两个府里管钱的人,掌管两个府里的大小事宜,所以她们俩应该是心心相惜。这只是一种推论罢了。

能和王熙凤玩到一块的人,足以说明这人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王熙凤可是有名的一个富贵眼,两个体面心的人,看重别人身世之类的,前面就已经说过,秦可卿从表面身份来看,王熙凤可是瞧不起的,但是文中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并且王熙凤不仅对秦可卿没有任何偏见,更是待她的兄弟秦钟也不错。这些都说明王熙凤与秦可卿的关系非常不一般。而且她们俩关系可不是普通婶媳关系,抛开辈分不论,那就是实打实闺蜜关系。但这种关系的存在不符合王熙凤这种“势利眼”的性格。那也有一种解释就是秦可卿的身份可能是高过于贾府。或许作者也是故意这样写,也说不定。

秦可卿为何要托梦于王熙凤呢?

这可得说说,上文说过,贾宝玉曾经在太虚幻境中,得到警幻仙子的提醒,贾家要遭劫难,贾宝玉当时也没完全明白。所以秦可卿再次以托梦的形式,给王熙凤提醒,贾家要遭劫难,叫她早作打算。要知道秦可卿可是警幻仙子的妹妹,在原文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有详细描述。

王熙凤是何种人物,想必也知道,机关算尽太聪明。秦可卿与她的关系非同一般,足以看出,秦氏也是如此,或许说得不太恰当。如果还记得第十回,张太医为秦氏治病时,张太医所说的话,再细细品读,就能读出个中滋味。秦氏这病因恐怕也是“操劳过度”造成的。

托梦于王熙凤,还一件事就是劝她,不要太过于机关算尽。

秦可卿的身世一直是个谜,众说纷纭,有人说她出身于皇族,有人认为她就是来自一个普通人家,不过是作者的不同安排罢了,不必想得太复杂。

无论给人留下多下谜团,都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去明白作者的苦心。

在这个纷扰嘈杂的时代里,品读经典,心于平静。

《红楼梦》——秦可卿的神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