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自贸区诞生,东北的机遇是什么?

引子

11月15日,东盟与中日韩澳新正式签署RCEP。

世界最大自贸区诞生,东北的机遇是什么?

尽管作为世界第七经济体的印度半路宣布“退群”,RCEP依旧在人口、经贸规模、发展潜力上全面超越美加墨和欧盟:

  • RCEP15个成员国总人口达22.7亿;
  • GDP达26万亿美元;
  • 出口总额达5.2万亿美元。

三项指标均占全球约30%,横跨亚洲和大洋洲,妥妥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

另外,中国当前还积极考虑加入CPTPP,“朋友圈”未来还将扩容。

世界最大自贸区诞生,东北的机遇是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东北特别是辽宁的机遇何在?


中日韩+X

其实明眼人看得出来,RCEP虽由东盟10国发起,以及澳洲和新西兰的加入,但其内核无疑是中日韩三国。

2019年12月中日韩三国共同发布的《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提出:

将在RCEP谈判成果的基础上,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力争达成全面、高质量、互惠且具有自身价值的自贸协定。


“推进‘中日韩+X’合作,共同制定计划,采取联合行动,拓展与其他国家合作,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发展”。

可见,在RCEP签署之后,“中日韩自贸协定”就将提上日程。无论是现在的东盟,还是未来的其他国家,“中日韩”都是合作的基础和前提。

那么,与日韩渊源颇深的辽宁,当前的贸易合作现状如何?

先说说日本。

9月25日,在2020中日(大连)博览会上发布的《2020中日贸易投资合作报告》就曾指出,辽宁位列中国各省区市“对日本合作指数排名”第五位,仅居上海、江苏、广东、浙江之下。

大连则在计划单列市“对日本合作指数排名”中拔得头筹,在日本直接投资、直飞航班数量、人员往来数量、中日合作舆情等方面均居于首位。

截至2019年底,日本累计在辽宁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770家,累计投资242.4亿美元;2019年,辽宁对日本进出口总额为982亿元人民币。

由此看来,辽宁特别是大连,与日本合作的现况喜人、前景广阔。

世界最大自贸区诞生,东北的机遇是什么?

再说说韩国。

辽宁与韩国的渊源可谓颇深。走一走素有“小汉城”之称的沈阳西塔街,这条一线城市中特有的朝鲜族文化街,恍如身在韩国一般。

世界最大自贸区诞生,东北的机遇是什么?

韩国的影视作品中也会出现沈阳的身影。

世界最大自贸区诞生,东北的机遇是什么?

韩剧《爱的迫降》

与热络的民间交流相比,近些年的贸易额却相形见绌。

以2018年为例,中韩当年贸易额为3134.3亿美元,辽宁对韩贸易额约为98亿美元,而江苏则高达787.6亿美元,两者占比相差20多个百分点,差距可谓相当之大。

原因有很多

其一,韩货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

辽宁不但没有韩系的整车厂,在辽零部件厂也因韩系车多年的低迷而业绩惨淡。2018年沈阳两家乐天玛特同时宣布停业,曾经中国最大的乐天百货沈阳店也于今年闭店,整个内地仅剩成都一家门店。LG LCD电视在中国市场不温不火,连带着沈阳工厂自2015年进入歇业状态,其OLED面板工厂和代工厂在广东布局。韩国五大财团仅SK在沈阳、大连、锦州有少量业务布局。

其二,辽宁港口不具有比较优势。

论与韩国仁川港的直线距离和农业上游体量,辽宁的港口不及山东威海和青岛。论地理位置,辽宁的港口不在美国西海岸和东南亚等国际主航线上,加工贸易型韩企更愿意选择长三角、珠三角布局生产基地。这两点决定了辽宁对韩的进出口额必然落后于山东、江苏以及广东。

在加工贸易、海洋经济以及半岛陆上通道封闭的背景下,这种局势很难实现逆转。

不过凡事无绝对。

笔者看来,RCEP给具有后发优势的辽宁带来了机遇。

从高科技产业链上看,日本处于中上游,韩国次之。RCEP签署后,日韩工业原料零关税进口,两国可以在第三方国家化解“白名单”之争。这对沈阳引入日韩先进制造业、实现产业链重构是一个绝佳契机。

本月,沈阳出台QFLP试点暂行办法。未来境外资金将通过投资东北资本市场,助推沈阳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同时,伴随着沈阳一系列产业转型的进程,完成辽港整合后的大连将成为日韩商品集散中心和分拨基地,加速自由贸易港的建设。


结语

当前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正处于南强北弱的局面。现时北方的两大直辖市,要么在厘清城市功能定位,要么在思考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可谓各有各的烦恼。

那么作为曾经的中国十大城市,沈阳和大连能否凭借资源要素的比较成本、陆铁空的区位优势、一流的营商环境等多重叠加优势的积累,重振北方城市雄风?

此时,在沈阳初雪映照下的朦胧夜色中,笔者仿佛看到了2021年春天的脚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