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寄生蟲》是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國產電影何時才能突破

燈塔專業版顯示2018年的春節檔票房為57.71億元人民幣,2019年的春節檔票房為59.05億人民幣,另外有多位專業人士曾預估2020年春節檔票房要達到70億元人民幣。但是因為疫情的影響,今年大年初一的票房僅為181萬,整個春節檔顆粒無收。這個猝不及防的“意外”,完全打亂了2020年春節的節奏,更是將電影人寄予厚望的春節檔摧殘的體無完膚。而這個讓國內電影人花了70億代價的春節檔,也給了整個國產電影行業當頭一擊。而與此同時,韓國電影《寄生蟲》拿下了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四項重量級大獎,相比之下,我們會發現國產電影已經好久沒有在國際影壇取得重大的突破了。

韓國《寄生蟲》是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國產電影何時才能突破

這兩件看似沒有聯繫的事情,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國產電影的發展史,就會覺察到其中的邏輯。在80年代的時候,當時國產電影的市場剛剛放開,第五代導演在張藝謀和陳凱歌等人的帶領下開始崛起,國產電影也誕生了《黃土地》、《紅高粱》等一系列的藝術片佳作,這些影片讓國際影壇看到了國產電影的潛力。而此時的韓國電影也進入了復興時期,和國產電影的軌跡也非常類似,韓國電影也開始受到國際影壇的注意。

韓國《寄生蟲》是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國產電影何時才能突破

90年代的國產電影和韓國電影也是一樣,因為80年代的電影人才的積累和電影工業的逐漸成熟,在整個90年代,兩國都產出了很多高水準的影片。以我國為例,整個90年代中,國產電影進入了飛速發展的時期,無論是藝術電影,還是電影的商業化,國產電影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特別是在藝術電影方面,在90年代上映的由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堪稱國產電影的巔峰之作,除此之外還有張藝謀執導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秋菊打官司》等佳作,也誕生在90年代的初期。這其中《霸王別姬》獲得了華語電影至今為止唯一的一座戛納電影節上的金棕櫚大獎,這項成就國產電影比韓國電影領先了26年。而《菊豆》獲得了華語電影歷史上的第一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名,這項成就華語電影比韓國影片領先了29年。

韓國《寄生蟲》是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國產電影何時才能突破

直到2019年,韓國電影才憑藉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獲得戛納電影節上的金棕櫚獎,直到2020年,韓國電影同樣是憑藉《寄生蟲》這部影片,獲得了奧斯卡電影節上的最佳國際電影(此前為最佳外語片獎)提名。由此可見,在一段時間內,國產電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遠遠領先於韓國電影,但是這種情況,以2002年為分水嶺悄然發生了變化。

韓國《寄生蟲》是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國產電影何時才能突破

在90年代末,隨著國內電影市場的放開,好萊塢一眾大片相繼在國內上映,特別是1998年的《泰坦尼克號》,當年在國內狂瀾了全年四分之一的票房。面對著來勢洶洶的好萊塢,國內以張藝謀為首的電影人,打起了振興國產電影工業的旗號。這個過程中,標誌性的作品,是由張藝謀執導,李連杰、梁朝偉、張曼玉、章子怡、甄子丹等人主演的,被稱為國產首部商業大片的《英雄》。在這部影片上映之前,李安執導的華語電影《臥虎藏龍》獲得了2001年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包括最佳影片獎在內的10項提名,並最終獲得了最佳外語片獎在內的四項大獎。

韓國《寄生蟲》是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國產電影何時才能突破

在《臥虎藏龍》的啟發下,國內電影人想到了結合中國傳統文化、悠久歷史故事、武俠等元素在內的“中國風”類型片,張藝謀執導的《英雄》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當年《英雄》這部被國產電影人寄予厚望的作品,一經上映便引起了轟動。其大明星、大場面、大營銷的策略,迅速得到了觀眾的回應,當年《英雄》這部影片獲得了全球1.77億美元的票房,其保持的國產電影海外票房紀錄至今未被打破。《英雄》上映之後,迅速掀起了國產電影的跟風潮,隨後的幾年裡,一眾“中國風”類型的國產大片相繼上映,其中包括陳凱歌執導的《無極》、張藝謀執導的《十面埋伏》、馮小剛執導的《夜宴》等作品。

韓國《寄生蟲》是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國產電影何時才能突破

國產電影也進入了飛速發展的商業化時期,以《英雄》為國產電影的分水嶺,在《英雄》之前國產電影更偏向於文藝片,在《英雄》之後,國產電影極力的向商業片傾斜。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國產電影也誕生了很多藝術和商業上都取得不錯成績的佳作,如馮小剛的《集結號》、姜文的《讓子彈飛》、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等作品。這段時期的國產電影,仍然以電影本身的質量來吸引觀眾的眼球,並沒有特別的強調影片的上映時間,這個過程中,影片上映的時間,僅僅是影片上映的一個契機。

韓國《寄生蟲》是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國產電影何時才能突破

但是隨著一些賀歲片的成功,國產電影圈開始颳起了一陣浮誇風。電影人不再僅僅專注於電影的品質,而是試圖通過一些電影明星的影響力,加上一些具有話題的影片,製作一些“春節檔”專供片,這些影片為在國內被稱為賀歲片,在很早之前就有,只是近年來被髮揮到了極致。特別是最近的幾年,春節檔的作品幾乎為春節專供,這些影片雖然動輒投資幾千萬上億,一個春節隨便幾個億的票房,但是這些影片幾乎不具備電影藝術本身的藝術特性。甚至是這些影片一旦失去了“春節檔”的沃土,便會大幅度降低其盈利能力,幾乎徹底的失去上映價值。

韓國《寄生蟲》是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國產電影何時才能突破

這也是為什麼今年春節檔讓電影人如此惶恐的重要原因,電影作為一種文化藝術商品,它也有保質期,它也有其適用性。今年春節個人消費領域經濟受到衝擊的不僅僅是電影行業,也包括超市、快餐店等。但是電影業卻顯得尤為突出,究其原因,是因為一個春節檔需要等一年。而選擇春節檔上映的影片中,很多作品幾乎是為春節檔量身打造的,請幾個頂級明星,找些“爛俗”的劇本,草草包裝宣發一下,便著急去啃“春節檔”這塊蛋糕。結果此次馬失前蹄,為這些電影業中的投機分子敲響了警鐘。

電影作為藝術商品,他首先要具備一定的藝術性,可觀賞性,娛樂性,才能稱作一部合格的電影作品。如果僅僅是為了趕一個檔期,隨便找個噱頭(如根據某熱門的真人秀節目、國產現象級電視劇隨便改編)搞一場全面電影大狂歡,這無疑是對電影藝術的不尊重。而最終換取的,就是一場意外裡,自食其果。這也是為什麼這次春節檔取消之後,電影業越發顯得蕭條的原因。如果電影作品僅僅是趕春節檔這個時間,催化影片的商業價值,這本身是有情可原的,畢竟作為商品,都有追逐利益的傾向。

韓國《寄生蟲》是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國產電影何時才能突破

然而現在的問題是,一部分國產電影人開始專注地做“春節檔”生意,而不是做電影生意。這對於國產電影而言,無疑是致命的,迷失的。電影如果失去了藝術的靈魂,僅僅被包裹為一種精美的商品,那麼這部作品也無法被稱為一部合格的電影。我們再反觀韓國電影,他們近年來的商業片中有《釜山行》、《雪國列車》這樣的佳作,雖然這些影片中也充滿了營銷噱頭,但是韓國的電影人也立足於影片的質量本身,這才使得這些影片不僅僅在他們國內取得了好成績,也使得韓國電影逐漸在更大的範圍內建立了其不凡的影響力。

而值得注意的是,韓國電影非常注影片商業性和藝術性的結合。這一點和國產電影有著明顯的差距。近年的國產電影呈現兩極分化的局面,商業片幾乎不考量影片的藝術性,只要有噱頭,有明星,有合適的上映檔期,這部影片就能恰到好處的取得票房。而文藝片則變成了小眾電影,雖然賈樟柯、婁燁等導演也試圖通過《江湖兒女》、《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等影片改變文藝片在商業上的弱勢,但是總沒有找到恰如其分的點。在這點上,國內電影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韓國《寄生蟲》是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國產電影何時才能突破

國產電影相對於韓國電影,經歷了領先、焦灼到如今的被超越。我們應該看到國產電影近年來的浮躁和發展不足,客觀對的審視電影藝術本身,重新評估票房和電影質量的關聯,改變以票房為先導的創作理念。讓電影在商業和藝術之間達成一種平衡,讓電影有抗擊一次“意外”的能力。

據悉近期韓國將上映我國經典電影《霸王別姬》,而我國的電影人卻還在想著如何挽回春節檔逝去的70億票房,在為電影是否應該在網絡平臺上上映爭論不休。要知道電影是一種內容為王的商品,有了好的內容,電影完全不用擔心它的盈利能力,因為當藝術有效期延長之後,相對它的盈利能力也自不必說。如美國的聖誕節至今仍然會看70年前上映的《生活多美好》,這才是電影的本質。

韓國《寄生蟲》是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國產電影何時才能突破

這個意外的春節,打破了很多人的計劃,相信很多人在這個“人生的長假”之後會重新審視人生,審視生活。而這個春節檔也打破了很多電影人的計劃,希望電影人也能夠在這個“電影的長假”之後重新審視電影,審視票房,審視藝術。不要讓這70億的教訓再次重演,不要在做電影行業裡的“寄生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