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 中泰13年經紀業務老將離職,下一站將是民生證券,或分管經紀業務

獨家 | 中泰13年經紀業務老將離職,下一站將是民生證券,或分管經紀業務

獨家 | 中泰13年經紀業務老將離職,下一站將是民生證券,或分管經紀業務

券商中國記者獨家獲悉,中泰證券經紀業務管理委員會委員、經管委經紀業務部總經理劉洪松日前已經提出辭職,下一站是民生證券。

劉洪松在中泰證券已經深耕了13年,在證券行業更是紮根了21年。“他是老山東,個子很高,很受分支機構員工的好評。”有中泰證券員工評價。民生證券增資引戰後於今年8月正式遷址上海,劉洪松也將從濟南轉戰上海灘。

“他在民生證券應該是高管職務,很大可能是分管經紀業務。”知情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

正在辦理離職手續

券商中國記者瞭解到,劉洪松目前正在辦理離職手續。對於他加盟民生證券後分管的業務領域,有接近民生證券人士認為,由於公司尚缺分管經紀業務的高管,不排除他會分管經紀業務的可能性。不過,民生證券招聘高管還需要大股東泛海控股的批准,且要經過董事會審議,一切以最終結果為準。

劉洪松畢業後就加入山東證券(天同證券的前身),2006年天同證券被齊魯證券(中泰證券前身)託管,他也在2005年至2007年短暫離開過證券行業。2007年9月,他加入齊魯證券,從客戶關係部、客戶服務部總經理助理做起,2015年8月開始擔任中泰證券經管委財富管理部總經理,2017年5月開始擔任中泰證券經管委經紀業務部總經理。

今年6月3日,中泰證券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作為唯一一家山東省屬券商登陸資本市場。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中泰證券的總資產和淨資產分別排名行業第17名和第15名,2019年中泰證券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排名行業第16名和第15名。

分業務線看,經紀業務對營業收入的貢獻最大。2020年半年報顯示,中泰證券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佔營收收入比重達到33.38%。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公司共有 42 家證券分公司,283 家證券營業部,共服務客戶 651.18 萬戶,比 2019 年底增加 13.56 萬戶。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的統計,中泰證券2019年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含交易單元席位租賃)為22.22億元,行業排名第13位。

中泰證券也在推行多元化發展戰略,加大金融科技投入,順應財富管理趨勢,不斷優化業務結構,降低對傳統經紀業務的依賴。

民生證券經紀業務現狀如何?

公開信息顯示,民生證券上一任財富管理部總經理為夏剛。中證協信息顯示,他於2017年7月30日入職民生證券,2018年4月份,該公司曾召開金融產品發佈會,坐實財富管理轉型第一步,夏剛進行了產品展示。

2019年11月29日,夏剛在中證協進行了離職登記,同一天入職華金證券,目前擔任華金證券總裁助理、零售財富管理部總經理、機構業務部總經理。

正是在夏剛離職前後,市場傳聞民生證券經紀業務總部出現大規模縮編情況。有曾在民生證券工作的經紀業務人士稱,經紀業務對公司利潤的貢獻較低,不是公司的重點發展方向。民生證券公佈的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民生證券有經紀業務人員1299人,同比減少逾50人,減幅並不大。

上述接近民生證券人士並不否認經紀業務曾裁員一事,但其表示,經紀業務對公司營收的貢獻大約為三分之一,不可能不重視,只是與大券商雄厚資金實力做支撐的高舉高打的發展模式不同,民生證券會“量力而為”。

今年,民生證券開啟“二次創業”,大手筆引入65億元規模的戰略投資者,上海國資等多家國資戰略入股,完善多元化股東結構,並將註冊地由北京遷往上海。券商中國記者彼時曾專訪民生證券董事長馮鶴年,談及公司財富管理轉型的路徑時,他表示,公司依託“投行、投研、投資”三位一體的戰略發展平臺,多部門協同聯動服務,解決客戶全生命週期的投融資需求,比如,經紀業務部協同研究院、資管部,深入企業客戶內部,為企業主、高管、員工提供資產配置、投資諮詢、金融產品投資服務,挖掘客戶機會和客戶價值。

同時,民生證券加強買方投顧能力建設,注重受託客戶資產增長、資產留存、對公司財富管理服務的滿意度,推動財富管理落地;金融科技能力也要進一步提升,用科技為財富管理賦能,細化客戶分類,精準識別客戶特徵和需求,提升服務和產品與客戶的匹配度等。

而在營業網點佈局方面,民生證券會根據對大經紀業務的規劃進行合理佈局,原則就是不盲目擴大物理網點,追求營業網點的質量而不是數量。當然,隨著公司的進一步快速發展,後續不排除通過併購、新設等形式擴大網點佈局。

民生證券官網顯示,公司目前執委會成員包括馮鶴年、楊衛東、景忠、熊雷鳴、張潔、陳愷、尚文彥。其中,馮鶴年為董事長,其他成員分別分管投行、信息技術、財務風控、合規、投資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