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功效需要專門學習才能靈活應用

中藥功效需要專門學習才能靈活應用


有不少人認為,中藥沒有太多東西可以學習,只要手上有一本《中藥學》,按圖索驥就可以了。再把中藥的功效背一下,基本上也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如果是按這種方法學習,平常的應用應該是可以應付的,但複雜一點的情況,可能就沒有辦法靈活處理了。

現在的中藥書,大多數都是寫得乾巴巴的,看起來很全面嚴謹,也能看懂,只是看完之後不會靈活應用。

遇秋認為,學中藥,除了要看醫家的總結,還要看醫家的醫案,這樣才能在大腦裡形成有血有肉的鮮活中藥,而不是枯燥乏味文字描述。

有一些零散的中藥應用經驗,也非常的寶貴,能開闊視野,打開思維,讓自己應用更加得心應手。

下面以防風為例,遇秋簡要講解一下。

防風,祛風解表,勝溼止痛,止痙。

功效總結成幾個詞,一般書上就是這樣寫的,大多數人也是按這個記的。這樣當然也是沒錯的。但是學完之後呢,一般也就只會用來祛風了。

比如它的勝溼功效,一般人只會用在風溼方面,但是,我們來看一個醫案:

程X,女,38歲,農民。1991年3月5日初診。因腹瀉10日始求醫,經治療證減,唯遺留觸風寒即腹瀉。歷2年餘。近2個月病情加重,終日臥床避觸風寒免腹瀉之苦。檢驗:血、大便均為正常。患者,體胖,面色㿠白,納食正常,觸及風寒即腹脹,腸鳴,洩利窘迫,大便呈粥狀,舌苔白膩,脈緩。證屬:風寒溼雜至,大腸傳導失司。治以祛風、散寒、除溼。方藥:防風18克,水煎服,日1劑。服3劑藥後,周身汗出而粘,腹部舒適,腹瀉症減。效不更法,繼服5劑,諸證悉除,隨訪未見覆發。

看到這個醫案之後,你再去看痛瀉要方,是不是感覺對方子的理解和之前有所不同?

如果看到有人用理中丸加防風來治腹瀉,是否還會覺得奇怪?

防風有解毒的功效,一般的中藥書都不講這個。但是,我們來看一個醫案:

1981年夏季,農民王某下田勞動,不慎被斑蝥叮傷了右手,整個手腫得像饅頭,痛癢難忍,求我想辦法治療,我先用“風油精”“氟輕鬆”為其治療,毫無療效,第二天反倒腫得更加厲害。我想防風能夠解諸藥毒,解野菌毒,是否也能解蟲毒呢?即予防風2兩,讓其煎成濃湯,燻洗患處,第三天他又來我處說:燻洗後患處基本上不腫了,痛癢感也基本上沒有了。我讓他再取防風2兩回去煎湯繼續燻洗,右手紅腫癢痛隨之消失。以後在臨床凡遇到蚊蟲叮傷的患者,皆以此法調治,無不應手而效。

這個醫案就非常的精妙,不僅解毒,而且解表!

經方里的桂枝芍藥知母湯,就是附子防風一起使用的,張仲景是否考慮到防風可以解附子的毒呢?這個沒辦法搞清楚了,但方子裡實實在在就使用瞭解表、祛溼、解毒的功效!

雖然我只是舉了兩個小醫案,但我相信,只要你看完了這篇文章,你腦海中的防風,突然就鮮活起來了,而不是隻有在祛風的時候才想起它來。

所以,如果中藥的功效,只是記住了中藥書上的幾個詞語,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除非有天賦,要不基本上不可能把中藥運用自由的。

而要看到以上兩個這樣的醫案,除了博覽群書,似乎沒有其他的辦法。

當然,如果有人幫你把這種醫案蒐集起來,那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情?遇秋的中藥學課程,就是在做這樣一件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