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遭受“宮刑”,忍辱負重14年完成這部史書,這才是真男人

陝西黃河岸邊,有個小小的村落。每年清明節,村裡的“馮和同”兩姓族人都會去同一祠堂,祭拜同一位祖先。為何兩個不同姓氏的村民要隆重的祭拜同一個異姓祖先?這在中國傳統農村一姓一祠堂中極其罕見。

祠堂正中那位先人,他既不姓“同”也不姓“馮”,而村裡這兩大姓氏的族人卻延續幾千年的祭拜一位外姓祖先,到底意欲何為?瞭解歷史,穿越千年,從祠堂雕塑中這位歷史人物身上,我們也需尋找答案。

司馬遷遭受“宮刑”,忍辱負重14年完成這部史書,這才是真男人

這位歷史人物生前曾經受到“宮刑”,也就是對男子進行閹割的一種刑法。在中國古代一個男子受此奇恥大辱之後,還能被後世史學界所推崇膜拜。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做了什麼樣的事?這很值得我們去了解他的生平往事,探索他的成就。

村裡祠堂中的這位先人叫司馬遷,他是西漢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早年間他遍遊南北,走遍名山大川,洞察各地民俗風情,採集了很多各地民間傳說。這要放到現代,司馬遷絕對是一個資深旅行愛好者。

司馬遷遭受“宮刑”,忍辱負重14年完成這部史書,這才是真男人

司馬遷年紀輕輕他就被任命為郎中、太史令,真可謂春風得意。見多識廣的司馬遷在職位上也乾的很出色,對曆法改革有頗大貢獻。可能是命中註定坎坷,李陵將軍在一次對匈奴的作戰中失敗,司馬遷站出來為李陵辯解,結果被下了大獄,秋後問斬。

那個時代被判死刑的人,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免除死刑。一種是花大把的金錢可以免死,而另一種就是接受“宮刑”,閹割之後也可以免死。

司馬遷出生在一個普通農家,做官時間也不長,自然沒錢。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性格倔強,文人風骨的他為什麼會選擇奇恥大辱的活著。但司馬遷受刑之後的成就讓很多人,尤其是後面朝代的人,明白了他為什麼要活著,因為他有一個偉大的夢想還沒有實現,他不能死!

司馬遷遭受“宮刑”,忍辱負重14年完成這部史書,這才是真男人

早年間,遊遍神州大地的司馬遷,收集各地所見所聞,各類傳說,瞭解當地風土人情。他學識淵博,有超時代的思想,司馬遷腦海中就形成了一個偉大的夢想,他想寫一部縱貫歷朝歷代,各種人物事蹟的編年體傳記。突如其來的死刑,讓司馬遷措手不及,為了夢想司馬遷接受了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宮刑”,司馬遷忍辱負重14年完成了這部史書《史記》,備受推崇,這才是真男人!

《史記》這本書原名叫《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全書有12本紀,10表,8書,32世家,20列傳,共計52萬多字。其中12本紀,主要是記錄歷代帝王的言行政績,是全書的綱。而且每個時代的著名人物,都有收錄在其中。

關於秦始皇,這位中國千古一帝在書中《秦始皇本紀》中有詳細的記載。司馬遷不僅記錄了秦始皇在政績、言行,以及當時朝代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內容。

司馬遷遭受“宮刑”,忍辱負重14年完成這部史書,這才是真男人

而且對其身世之謎也有很多伏筆,到底秦始皇是秦國正統皇室後裔,還是呂不韋的私生子?直到現在史學界還真爭論不休。司馬遷的《史記》其中隱晦的描述,讓後世有了極大的遐想。談秦始皇身世就繞不開的呂不韋,到底又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呢?

呂不韋,出生在衛國濮陽人,也就是現在河南滑縣。一個異國他鄉的商人,如何通過一步步的潛心專營,從封建社會地位低賤的商人,搖身一變,成了秦國的宰相?且被後世稱作:政治家、軍事家等等,顯赫頭像歸於一身。

司馬遷遭受“宮刑”,忍辱負重14年完成這部史書,這才是真男人

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對於現代人來說太勵志,簡直比現在那些“屌絲”逆襲上位的故事強上百倍。讀一讀《史記》也許你就明白了呂不韋的足智多謀,他在不同時期的決定性選擇,有多麼厲害。呂不韋和秦始皇生母的故事,更是被後人傳了幾千年。司馬遷書中有事如何描寫這些故事,值得一看。

劉邦,也是位傳奇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天子。他是開創基業的聖主,還是運氣好,渾水摸魚做了皇帝?諸多疑問,《史記》之中也有詳細的記載,如對歷史感興趣,可以通過書中對劉邦的記錄,做出自己的分析。

司馬遷遭受“宮刑”,忍辱負重14年完成這部史書,這才是真男人

而且劉邦的皇后,呂后在歷史上也是鼎鼎大名,她不僅開創了歷史上皇后專權的先河,而誅殺韓信的故事也被後人津津樂道。到底是呂后這位超級女強人成就了大漢天子劉邦,還是在劉邦的庇護之下造就呂后專權?讀一讀司馬遷的《史記》,也許不同讀者各有評判。

司馬遷的《史記》中,可能最有爭議的一位皇帝,就是漢武帝了。畢竟在封建年代,書寫當朝帝王,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尺寸拿捏不好,可能就是滿門抄斬,誅滅九族的大罪。

司馬遷遭受“宮刑”,忍辱負重14年完成這部史書,這才是真男人

司馬遷在寫完《史記》的原稿之後就死了,他是怎麼死的?以至於他的兩個兒子,帶著他的原稿,逃回老家一處荒僻的村落。原本姓“司馬”的哥倆,老大取“司”字加了一筆,改姓“同”,老二給“馬”字加了兩點,改姓“馮”。

文章開頭中提到村中祭祀的“同和馮”兩姓族人,其實就是司馬遷的後人。一部書,就讓他的後人逃避荒野,隱姓埋名。《史記》這本書貫穿千年歷史,各種人物跌宕起伏的命運,各個時代經濟文化的碰撞等等皆在其中,值得讀者認真去讀,細細品味~~~#遇見好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