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觀煙臺品牌|中際旭創釋放“中際”品牌效應

三十多年來,伴隨著中國電機產業的飛速發展,中際旭創股份有限公司從小到大,引領著中國電機定子繞組裝備產業的快速成長。在從傳統的手工操作為主到自動化生產工藝變革中,中際旭創從初創推出單機連線設備,再提升到多工位、多工序組合生產線,直至開創推出高效電機用半自動、全自動生產,這一過程書寫了企業創品牌的艱辛。

在圍繞提升品質和技術水平,以及廣泛適應多種類電機生產需要,中際旭創進行了大量改進換型設計,積累了寬泛的適應品類和機型,並以國外先進水平為目標,重點向高、難、新方向發展,逐漸彰顯“中際”作為中國馳名商標的品牌效應。

敢為人先填補國內空白

電機繞組製造、電工裝備業自動化,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擁有二十個系列近百個品種的產品……走進中際旭創廠區,隨處可以感受高新技術企業的“高大上”。“這裡是全國規模最大、全球規模及產量領先的電機繞組裝備生產企業,電機定子繞組製造裝備行業針對的客戶群很專業,技術含量比較高,現在國內電機繞組裝備生產廠家也不過十幾家。”漫步廠區,中際旭創董事長王偉修介紹到,中際起步最早、規模大、技術水平超高,在全球範圍內產量也是遙遙領先的。

逄觀煙臺品牌|中際旭創釋放“中際”品牌效應

中際旭創科研人員與外國專家進行技術研討。

中際創建於1987年,前身是龍口市振華電工專用設備廠。聊起企業創品牌的早年經歷,王偉修饒有興致地向記者細數起老三屆那段難忘往事。“我出生於1950年,是老三屆,1971年的時候從農村去了公社的修配廠,後來改為機床廠,又改為汽車配件廠,1983年起我擔任了技術廠長,靠自學、鍛鍊,兩年時間半脫產專科進修,積累了經驗,在技術上不斷地尋找挑戰和突破。那段歲月至今記憶猶新啊。”王偉修回憶道。在做汽車配件的過程中他接觸到電工裝備。1987年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家用電器行業開始蓬勃發展。因為電機繞組裝配生產線工藝性獨特、複雜,還有機電一體化的要求,當時在國內屬於空白,只有德國、意大利等幾個發達國家可以生產,但價格昂貴,國內企業根本無法承受。沒有電機生產設備,製造電器需要的電機只能從國外進口,白白損失大筆外匯。

當時,中際就想擁有自己的裝備,不能依賴進口,在國家機械工業部和技術發展基金委員會的安排下,專家組在德國、日本、美國考察後,針對電工裝備在全國招標。挑選研究製造單位時,中際有幸參與。雖然項目難度很大但中際抓住了這次機遇,獲得了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我當時就在心裡暗暗琢磨,一定要做具有前瞻性的高科技產品,一定要去填補產業空白,做自己的民族產業。”王偉修說。

投標成功後,王偉修帶領技術人員日夜攻關,在一無資料可借鑑,二無直接考察學習條件的情況下,白手起家,克服重重困難,成功開發出中國第一條洗衣機電機機械化裝配生產線,並於1989年通過了部級鑑定,199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企業也因此被確定為機械工業部產品定點單位,該產品完全可以替代進口產品,價格卻只有進口產品的四分之一,國內電機制造實現了由手工生產向機械化生產的跨越。中際這個品牌,也由此打響了行業內的第一槍。

自主創新掌握行業話語權

在中際旭創總裝車間記者看到,這裡擺滿各種各樣的機器:有單工序機、多工序機,也有由十多臺機器組合起來的大型自動生產線。“這是公司自主研發的自動生產線,把電機繞組生產所有的工序組合到一起,較常規的單機聯線生產可節省勞動力20人以上。”王偉修說,這電機繞組裝備製造行業的國內最高水平,就算在國際上,也處於領先地位。

作為目前國內技術水平最高的電機繞組製造專用裝備提供商,中際旭創的研發能力、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均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其核心技術均為自行研製和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全部為國內首創,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目前,中際旭創擁有一支優秀的專業研發團隊,公司技術中心科技人員58人,直接從事研發的人員43人。其中,高級工程師12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多次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項。王偉修作為公司研發團隊帶頭人,系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是山東省優秀專利發明者和中國機械製造工藝專家庫高級專家。

在這支優秀的研發隊伍的不斷努力下,中際旭創現已擁有自動疊厚調整裝置、定子傳送裝置等104項有效專利,其中包括33項發明專利,在行業內擁有話語權。經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會鑑定,在中際旭創主要新產品的鑑定中,達到國際同類產品領先水平的4項、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的7項、達到國內同類產品領先水平的1項,其中12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基於技術實力,中際旭創穫邀主持起草了中國電工專用設備領域的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4項,先後完成了國家火炬計劃項目2項、國家星火計劃項目1項。

從單工序機、多工序機到半自動生產線,再到如今的自動生產線,中際旭創一直在不斷創新研發,每年都有新成果、新技術、新產品問世。

除了技術領先,中際旭創還是全球電機繞組裝備製造企業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2012年4月10日,經過多年的精心準備,中際旭創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中際旭創從2000年就訂下了上市的目標,2010年正式啟動,一步步走過了組織內部上市班子、聘請專業中介團隊、企業內部規範重組、上報材料、反饋意見、發審委審核等多個階段。“每一步都走得很不容易,走錯一步都有可能前功盡棄,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公司上市後可以站在一個比別人都高的戰略高度,整合行業資源,把企業的品牌進一步做大做強。”王偉修說。

“跨界聯姻”為品牌注入強勁動力

在把品牌做大做強的道路上,中際旭創從未停止腳步。2013年3月,中際旭創與同行業世界排名第一的德國ES公司進行了戰略合作,提升了中際旭創在電機定子繞組製造裝備領域的技術廣度和深度,為中際旭創在同行業國際舞臺上的發展開拓了廣闊的空間,為中際旭創品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與此同時,中際旭創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電機繞組製造裝備和高效節能電機繞組裝備的開發和市場推廣,不斷提升裝備產品生產線的技術含量和自動化程度,推動國內電機制造業向高效節能的高端化、智能化發展,為行業發展向德國工業4.0邁進提供了堅實的裝備基礎。2017年,中際旭創利用上市平臺成功完成了與蘇州旭創科技有限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形成了電工裝備製造和高端通信設備製造“雙主業”並行的發展模式。蘇州旭創專注於10G/25G/40G/100G高速光通信模塊及其測試系統的研發設計與製造銷售,這是數據中心、光通信設備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高端光模塊產品在國內同行業中居領先水平,其客戶包括谷歌、亞馬遜、華為、中興等通信、互聯網界的巨頭。同年,蘇州旭創繼續保持在全球光模塊細分領域的龍頭地位。經過多番努力,蘇州旭創推出了400G OSFP和QSFP-DD系列的新產品,技術水平國際領先,是雲計算網絡採用的新一代400G光通信模塊。

為提升經營管理效率,優化業務構架與管理層級,促進公司健康穩定發展,2018年1月1日,中際旭創將現有主營業務及相關資產、債權債務、人員整體劃轉下沉至全資子公司山東中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從一個幾十人的小作坊,發展到如今資產過百億元,利稅過億元的綜合性公司,中際旭創的每一步都走的紮實、有力。“目前,中際已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我們將秉承‘科技立業,創新圖強’的發展理念作為企業做強品牌的使命。”王偉修說。未來,中際旭創將秉承“追求卓越、創新超越”的核心價值觀,堅持“務實高效、勤奮快捷、專注嚴謹”的工作作風,埋頭苦幹、奮力拼搏,藉助上市公司平臺,發揮綜合優勢,著力於以電工裝備為主的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打造國際行業領域最優勢品牌,進入世界同行強者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以更驕人的業績翻開中際嶄新的一頁。

YMG全媒體記者 逄苗 通訊員 馬金麗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王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