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孫悟空看三教合一

從孫悟空看三教合一

孫悟空可以說是中國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陪伴著每一箇中國小朋友的長大。《西遊記》的故事背景是在盛唐時期,說到唐朝的主流思想,大家可能會覺得道教在這一時期勝過佛教和儒家,成為主流思想。李氏家族其實帶有胡人血統,李氏入主中原建立李唐王朝,他們自身因為自己的血統問題想要給自己建立的王朝一個名正言順的地位,於是利用了道教中與李唐王朝統治者同姓的老子。我們都知道老子姓李,名耳,在道教中可以說是極有地位的人物。但是老子在道教中的崇高地位實際上是在唐朝建立的,李唐王氏自詡為老子後人,將老子的地位提升到道教的三清之中,成為太上老君(三清可以說是道教神仙體系中最尊貴的),由此給李唐王氏一個合法名分,道教也在唐朝得到了推崇,還出現了大規模滅佛的事件。

從孫悟空看三教合一

但是實際上在唐朝,儒家、佛教、道教三教思想基本已經融合,雖然明面上看著是在推崇道教,但是真正的情況是三教融合所生出的思想才在李唐王朝佔統治地位,寫於明朝的小說《西遊記》就反映了這一現象。今天我們就單獨跳出孫悟空這一人物,來說說他身上所體現的三教合一思想。

第一,孫悟空是菩提老祖的弟子。說到菩提老祖,這個任務在道教中是沒有的,他有著一個佛教的名字,但是卻打扮的像道教,同時教授給孫悟空的本領是道法,他身上還體現著儒家的行事思想。所以說菩提老祖就是一個三教合一的形象,孫悟空在他這裡學習了道教的法術。

第二,孫悟空最為一個學習道法的人物,卻保護著學習佛法的唐僧西天取經並拜他為師。他在取經成功後被封為鬥戰勝佛,成為了佛教的人。

第三,在悟空的身上還體現著儒家的人格精神。比如尊師重道,孫悟空雖然頑劣,但是對待他的兩位確實很恭敬的。儒家的理想人格是達到“內聖外王”的境界,其意思是對內具有聖人的才德,對外實行王道,其核心是“聖”和“賢”。在整個西天取經的途中,作為師父唐僧一直在傳授悟空聖與賢的理念。

每個時代的文學作品必定是對當時或者之前的社會思想的反映,通過對文學作品的解讀可以探知一個時代的主流思想,《西遊記》在中國文學史上會有這麼高的地位,恰巧是與它所反映的內容分不開的。

從孫悟空看三教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