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外匯券與友誼商店

亮見:

今天的中國青年一代可能會覺得外匯券很搞笑,但是它卻是人民幣匯率改革進程中的不可避免的一個階段,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在中國的製造業和對外貿易還沒有加入世貿之前,人民幣匯率必須改革又不能一步到位,因為一步到位會對中國的進出口造成嚴重震盪,也會影響民眾對人民幣的信心。

今天人民幣匯率經常波動,人們習以為常,人民幣已經成為IMF的一攬子貨幣之一,說明人民幣已經成為世界主要貨幣,中國老百姓兌換外幣,也已經很方便。

1964年,第一家友誼商店在北京的東華門大街開業。

所賣商品包括像好時巧克力、萬寶路香菸、瑞士手錶等在國內市場上尚未出現的進口貨,還有茅臺酒、絲綢等國內名貴商品。

此外,像彩電、電冰箱等緊缺商品,友誼商店裡也可以找得到。

記憶中的外匯券與友誼商店

注:1964年 北京友誼商店 來源:新華網

事實上,那時的友誼商店只對外籍人士開放,而普通百姓只能在門口駐足張望。

其實,友誼商店是新中國成立後,物資供應短缺時代的特殊產物。

上世紀50年代,蘇聯就有了專為特權階層和外國人服務的“小白樺商店”。在一切向“蘇聯老大哥”看齊的年代,新中國也把這種“特供製度”學了回來。

從1951年起,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幾個大城市中就陸續出現了一些高級國營消費品店。這些商店中的一部分,後來發展成了友誼商店,作為與外國來賓共建友誼的象徵。

包括美國總統尼克松,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等前國際政要都曾在訪問中國時光顧過友誼商店。

記憶中的外匯券與友誼商店

注:友誼商店裡的售貨員 來源:壹讀網

其實,除了具有象徵意義,友誼商店還肩負著為國家賺取外匯的經濟任務。商店裡出售的進口產品,價格往往比在原產地的售價要高得多,但是外賓別無選擇,只能用外匯購買。

在計劃經濟時代,國家對外匯收支實行“統收統支”的指令性管理。老百姓是沒有機會接觸到外匯的,因此也就不會去友誼商店購物了。

直到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改革開放的國策,使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來訪的外國人、歸國華僑和港澳臺人士日益增多,友誼商店的數量也相應增加。

記憶中的外匯券與友誼商店

來源:新浪網

記憶中的外匯券與友誼商店

注:時任外交部長的錢其琛(右)曾到友誼商店指導工作

來源:世界新聞網

1979年,為了方便物資進口、擴大經營範圍,中國開始實行外匯留成制度,這讓地方政府和企業也能獲得一定比例的外匯。

但與此同時,由於國內實行統一的人民幣市場,外匯是禁止在國內流通的。因此,為了方便外籍人士在華消費,中國銀行於1980年4月1日,發行了專為外籍人士設計的“外匯券”。

記憶中的外匯券與友誼商店

注:1979版外匯券 來源:壹讀網

根據相關規定,外籍人士在入境時,須將所持外幣在中國銀行兌換成外匯券,並在指定範圍內與人民幣等值使用。

當時,因為用外匯券可以買到用人民幣無法買到的緊缺商品,所以外匯券被認為是“特權”貨幣。

那時甚至有這樣的說法,“如果錢能說話,那麼外匯券的聲音比人民幣大一半

”。也正因為如此,不少國人也蠢蠢欲動,試圖用各種方法“搞到”外匯券,就這樣,倒賣外匯券的“黃牛”市場也就“應運而生”了。

1980年4月1日,中國銀行發行了專為外籍人士設計的“外匯券”,從那時起,人民幣與外匯券同時在市場上流通的“雙貨幣制度”形成了。

與這一特殊貨幣制度相對應的是“外匯雙軌制”。由於改革開放前,中國的物價長期由國家計劃規定,許多商品的價格偏低且比價失調,導致商品出口虧損。

為了加強經濟核算、適應外貿體制改革的需要,國務院從1981年起,開始實行兩種匯價制度:一種是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的官方匯率,即1美元可兌換5.7元人民幣;另一種則是外匯市場匯率,1美元可兌換8.7元人民幣。

改革開放初期,由於國家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制度,普通百姓兌換美元的官方渠道尚未開通。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國人出國留學或探親,人們對於美元的需求愈發強烈。而在嚴格的外匯管制措施下,老百姓只得去黑市以高昂的匯率換取美元。

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按照官方匯率兌換美元的外匯券一下子成了國人眼中的香餑餑。國人對外匯券產生了極大的渴望,這直接催生了非法的黑市交易。

記憶中的外匯券與友誼商店

注:北京兩名便衣警察抓獲一名高價收購外匯券者 來源:新浪網

雖然從理論上講,外匯券是一種與人民幣等值的貨幣,但在黑市上,外匯券的價值往往要比同樣面值的人民幣高出30%。

這其中的差價使得“倒匯”成為了利潤豐厚的“職業”,越來越多的人冒著坐牢的風險加入到“倒匯”的黃牛大軍中。

整個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人們在國內許多大城市、聽到最多的吆喝就是“換錢嗎?換外匯券嗎?” 黑市交易常常是在陰暗的小巷裡進行的。

交易時,雙方都會警覺地看看對方身後是不是有警察。一旦交易完成,外國人便可以拿著人民幣享受出入任何餐館和商店的自由,而中國人得到外匯券後,不僅可以用來換美元,還可以在友誼商店裡買自行車、電冰箱等緊俏商品。

在外匯券逐漸成為國人“寵兒”的同時,人民幣則出現了大幅貶值的情況。

為了規範貨幣市場,1993年12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從1994年元旦開始停止發行外匯券。雖然央行清楚地說明,現存的外匯券仍然可以暫時流通,但拿著外匯券的中國老百姓還是覺得越快花完手裡的外匯券,心裡就越踏實。

於是,在1993年12月的最後兩天裡,北京各大外貿商店都出現了空前的搶購潮。友誼商店的貨架幾乎被搬空,營業額也比平時多了數十倍。

記憶中的外匯券與友誼商店

注:1993年12月31日 北京外匯黃金珠寶店前人們排隊購買商品 來源:新華網

1995年1月1日,外匯券正式停止在市面上流通。友誼商店也走下了神壇,逐漸轉型,成為了人人都可以購物的普通商場。

編輯:楊曉婷 倪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