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國家關於小學教育改革的方針政策,深化小學課程改革,努力發展素質教育,

北京聖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定於2019年4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大學附屬小學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

論 壇 主 題

小學課程建設的現代性實踐

論 壇 組 織 單 位

主辦單位:

北京聖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

承辦單位:

北京大學附屬小學

論 壇 時 間、地 點 及 主 要 議 程

時間:

2019年4月11日至12日

地點:

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

主要議程:

開幕式——主講人

1. 許嘉璐: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

2. 劉利民: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

3. 郝 平: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副部長級),黨的十九大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擬邀)

4. 顧明遠: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北京聖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專家委員會主任

5. 王本中: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聖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院長

大會主旨報告

1.《深化小學課程改革,努力發展素質教育》

王 湛(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

2.《教育現代化與課程教學改革》

褚宏啟(國家督學、北京開放大學校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3.《教育價值追求的課程表達》

唐江澎(全國政協委員、江蘇錫山高級中學校長、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4.《知行探遊,學玩合一——北大附小整體育人的生命暗喻》

尹 超(北京大學附屬小學黨委書記兼校長、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小學教育國際交流分會理事長、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5.《史家小學基於課程的國際理解教育實踐》

王 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北京市東城區史家衚衕小學校長、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6.《面向未來,奠基人生“三個一”》

蘆詠莉(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博士、教授)

7.《美國小學課程改革回顧與展望》

蘇西·席爾瓦(美國康涅狄克州達瑞恩學區課程與教學助理學監、教育學博士)

8.《芬蘭的小學課程改革》

戴娜·佩勒託寧(芬蘭國家課程大綱編寫者之一,曾任曼塔·維爾普拉市教育文化局局長,芬蘭新地區教育局局長聯合會主席,芬蘭凱勒薩麥奇中央綜合學校校長、教育學博士)

主旨演講與對話

(演講嘉賓按姓氏筆畫排序)

1.《生長課程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馬恆燕(寧夏銀川市二十一小學校長、國家督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特級教師)

2.《“七彩陽光,天天向上” 哈爾濱新區師範附小課程開發與實踐》

石瑾娜(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新區師範附屬小學校校長、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3.《“根”課程的開發與建設》

白淑蘭(北京市崇文小學、東城區新景小學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4.《STEAM教育的冷思考》

劉 飛(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5.《從學習的視角看教學改革》

劉可欽(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校長、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綜合審議組專家、北京市首批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6.《課程整合促進學習方式轉變》

劉希婭(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校長,國家督學,第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7.《基於標準的課程設計與實施》

劉暢(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一小學校長、北京師範大學小學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首批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8.《學校課程的生成性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閆華英(內蒙古包頭市鋼鐵大街第三小學校長、正高級教師)

9.《童心課程,豐富孩子生命成長》

楊瓊英

(雲南省玉溪市第一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中共十九大黨代表,教育部首批領航校長)

10.《學校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的建設與實踐》

沈偉棟(上海市浦東新區建平實驗小學校長、上海市教育學會小學教育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小學特級校長)

11.《小學財經素養課程的建構與實施》

柯中明(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市橋中心小學校長、廣州市名校長、廣東省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教育部首批領航校長)

12. 《“走課”引發的深度學習思考—成都市金沙小學課程建設實踐》

鍾櫻(四川省成都市金沙小學校長、四川省首批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成都市首批特級校長)

13.《“新班級教育”課程的時空重構》

俞國娣(浙江省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團黨委書記兼校長、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14.《兒童學術啟蒙課程實踐的思考》

祖雪媛(北京市朝陽區白家莊小學校長、北京市教育學會小學教育研究分會副理事長、特級教師)

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實踐活動展示

論壇學術總結與閉幕式

會 務 費 及 報 名 方 式

1、會務費:

1280元/人(包含會務費、4月11日、12日午餐費、會議資料費等;不含交通費與住宿費用)。

2、報名方式

(1)報名諮詢

請填寫《參會回執》(見附件excel)並於4月5日前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論壇組委會郵箱[email protected]會議具體安排將在接收報名回執後另行通知。本次會議名額有限,請儘量提前報名,額滿為止。

組委會聯繫方式:

陶老師18210070912(同微信號)

(2)繳費並保留匯款憑據

匯款到銀行賬戶(保存的匯款截圖或照片需顯示匯款人姓名、匯款帳號、收款方名稱、收款賬號、匯款金額信息以便財務核對):

戶 名:北京聖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

開戶行: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北環支行

銀行賬號:1100-1028-7000-5300-6746

(3)提交報名信息(需要提交匯款圖片、報名回執)

請填寫附件中的《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參會回執》與匯款憑證一起,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論壇組委會郵箱[email protected],付款成功並提交報名信息後,您將會在3個工作日內收到報名成功的信息通知。如未收到通知,請您儘快與會務組聯繫。

(4)截止日期

因場地限制,報名以繳費成功為準,請於4月5日12:00前完成匯款至指定賬戶。

3、會議說明

(1)關於用餐:如有回民,請務必在參會回執中註明,以便預定清真餐。

(2)關於退費:退費申請務必於報名截止日(4月5日)之前提出,如果晚於報名截止日提出退費申請,不退會務費,但參會名額可轉予同單位人員。

(3)關於住宿:本次會議不安排統一住宿,與會人員請提前預定會場周邊酒店。

(4)報到時間、地點:4月10日14:00-21:00(星期三),在北大附小報到。

北京聖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

2019年3月10日

附件1:2019中小學教育發展論壇參會回執(請下載附件填寫)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附件2:演講嘉賓簡介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許嘉璐: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劉利民: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總督學,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郝平: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副部長級),黨的十九大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擬邀)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顧明遠: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北京聖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專家委員會主任。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王本中: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聖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院長。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王湛: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褚宏啟:國家督學,北京開放大學校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學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黨委書記,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北京教科院副院長,河北省教育廳副廳長等職。先後入選教育部首批新世紀優秀人才工程、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等。2006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研究領域:教育管理,教育政策。代表性著作有《教育現代化的路徑》《學校法律問題分析》《走向校長專業化》等。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唐江澎:全國政協委員、江蘇錫山高級中學校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尹超:北京大學附屬小學黨委書記兼校長、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小學教育國際交流分會理事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明遠教育獎”獲得者。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王歡:北京史家教育集團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北京市特級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獲全國優秀教師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首都勞動獎章、北京市五四青年獎章、北京市紅領巾教育獎章、北京市師德之星、東城區傑出校長、東城十大傑出青年、東城區十佳教師等榮譽稱號。黨的十八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東城區人大代表。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蘆詠莉: 博士、教授,現任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教育督導學會副會長,北京中小學體育聯合會副會長,第十三屆北京市政協委員。長期與多地教育行政部門、多所學校開展聯合研究,專注於教師專業發展及學校發展規劃等領域。2001年起作為心理學專業工作者,參與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併成為專家工作組成員,負責課堂教學改革、師資培訓與中考改革等項目。公開發表專業論文數十篇,合著或參與著作多部。榮獲首屆全國“文明家庭”、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蘇西·席爾瓦:美國康涅狄克州達瑞恩學區課程與教學助理學監、教育學博士。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黛娜·佩勒託寧:芬蘭國家課程大綱編寫者之一,現任Erasmus+、歐盟項目及芬蘭國家教育署項目評審,芬蘭皮爾卡瑪區移民教育發展項目專家組成員,芬蘭教育研究協會“教育、行政和科學”專家組成員。戴娜女士曾任曼塔·維爾普拉市教育文化局局長,芬蘭新地區教育局局長聯合會主席,芬蘭凱勒薩麥奇中央綜合學校校長,並在此前擁有24年的全科教師的教學經歷,以及豐富的地方學校管理經驗。

戴娜女士是教育學博士,曾參與歐盟和芬蘭眾多教育相關的國際項目,在芬蘭國家課程地方化改革、教育文化創新及推動芬蘭教育國際合作等領域擁有很深的造詣與極高的聲望。多年來,戴娜女士高度重視與中國在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致力於結合兩國優質教育資源大力推動中芬教育合作和改革,她所在的曼塔-維普拉市曾與中國小學共同合作芬蘭國家教育署的“文化包”項目;她也曾作為地方教育文化局局長多次接待來自中國教育部及各省市地區的教育專家學者。黛娜女士曾多次受邀在中國學術會議上發表關於芬蘭教育及課程改革的重要報告(如2017年馬雲公益基金會主辦的首屆新鄉村校長論壇)。 ​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馬恆燕: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寧夏銀川市二十一小學校長、國家督學、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中教高級職稱、小學特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曾獲“全國十佳”小學校長稱號;全國2014年十位“三八紅旗手”標兵之一(自治區獲此殊榮的第一人);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個人;是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還曾獲得全國優秀輔導員、全國一級星星火炬獎章、自治區“禮德之星”等榮譽。多篇教育教學論文、隨筆在國家級、區內外學術雜誌和研究論文集上發表。在全國教育發展聯盟活動、自治區教師校長培訓、校長高峰論壇、區縣校長培訓中多次進行講座並參與交流。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石瑾娜:哈爾濱新區師範附屬小學校校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曾當選為中國婦女十二大代表、黑龍江省十次、十一次黨代會黨代表,第14屆、15屆、16屆南崗區人大代表。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石瑾娜形成了具有個人特色的“陽光教育”辦學思想。確立“用陽光心態,塑陽光少年,建陽光校園”的辦學理念和“教學有特色,課程有特點,師生有特長,文化有品位”的辦學目標,打造陽光校園。

她從教35年來,一直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著。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中國好校長;首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傑出校長,全國十佳小學校長,全國優秀小學校長、全國NOC創新管理校長;全國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先進工作者;獲第五屆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第六屆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榮獲省“三八”紅旗手,黑龍江省首屆“現代園丁”獎,是黑龍江省數學“十佳”教師;被評為哈爾濱市首批未來教育家,二級功勳教師;榮獲建國以來為哈爾濱市教育事業作出突出貢獻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是哈爾濱市十大傑出婦女,被哈爾濱市教育局授予“20名師”,並評為哈爾濱市模範教師。於2008年7月擔任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火炬手。2009年,在“‘辦好每一所學校’---哈爾濱市中小學校長辦學風格研討展示活動”中榮獲最佳辦學風格獎。2016年成立哈爾濱市未來教育家培養工程名校長工作室——“石瑾娜工作室”,出版《走在陽光教育的路上》、《教育與夢想同行》、《追夢教育的同行者》等著作。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白淑蘭:北京市崇文小學,東城區新景小學校長。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榮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優秀校長;全國“語文教改實驗”先進個人;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開拓者獎;北京市勞動模範;首都勞動獎章;北京市先進教育工作者;東城區傑出校長等稱號。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市人民政府兼職督學。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劉飛: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校長,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督學,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市中小學外籍學生教育研究會會長,他長期致力於學校文化建設、課程改革、國際化辦學研究,成績突出。先後主編有《小學生語文疑難解析及訓練手冊》、《寓思維訓練於寫作之中》、《小學國際理解案例集》、《兒童哲學》等書。曾獲首都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劉可欽: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校長。特級教師,北京市首批正高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榮獲全國模範教師,全國第三屆中小學中青年“十傑”教師,首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傑出校長獎、教育部組織推選的90位當代教育名家。先後擔任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綜合審議組專家,教育部名校長領航工程實踐導師、北京市名校長工程實踐導師,新世紀(版)小學數學分冊主編等學術職務。​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劉希婭: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校長。正高級教師,數學特級教師,國家督學,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獲得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重慶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重慶市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培養對象,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重慶市第三、四、五次黨代會黨代表。

劉希婭提出並組織實施了“六年影響一生”辦學理念和“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主題型學校文化建設,堅定不移地把孩子的立場作為辦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致力於通過課程整合促進小學教育綜合變革,領銜建構“小梅花”學校課程。近年,應邀在全國各地做報告百餘場,主持的“以課程整合促進小學教育綜合改革的實踐探索”研究項目獲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重慶市首屆教育改革試點項目一等獎。學校的課程改革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頭條五分鐘報道,帶領謝家灣小學探索形成的“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素質教育模式創造了小學素質教育新經驗,入選第三屆中國質量獎,這是全國教育領域第一個中國質量獎,也是重慶市第一個中國質量獎,在全國範圍內產生了深遠而積極的影響。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劉暢:中關村第一小學校長,正高級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北京市特級教師,留美教育學碩士。曾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中小學優秀德育工作者、全國教育系統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等。

教育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小學學科落實情況監測指標體系研製專家組核心成員、教育部“影子校長”培訓基地學校項目負責人、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碩士兼職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小學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中小學名校長髮展工程首都師範大學培養基地實踐導師、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督學。主持的實踐研究獲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成果二等獎、北京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閆華英:內蒙古包頭市鋼三小校長,正高級教師,全國優秀校長,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教育部“雙名工程”中小學名校長領航班學員,曾獲全國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個人,第三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校長獎等榮譽。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楊瓊英:雲南玉溪市第一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高級教師,教育部首批領航校長,中共十九大黨代表,全國優秀外語教師園丁獎,全國優秀校長,國家級小學英語骨幹教師,全國三八紅旗手、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人才獎,雲南省首批名校長,基於多年的教育實踐提出“童心教育”理念,著有《把兒童的世界還給兒童》教育專著,先後多篇論文發表在《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等核心刊物上。​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偉棟:上海市浦東新區建平實驗小學校長,上海市中小學特級校長職級。曾獲全國優秀校長、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研究先進個人,中國創造學會創造教育成果獎,上海市園丁獎、上海市科技育苗獎等榮譽。該同志被列為上海市普教系統名校長工程後備人選。擔任上海市教育學會小學教育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一職。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柯中明:廣州市番禺區市橋中心小學校長,廣州市名校長,廣東省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教育部首批領航校長,教育部“影子校長”指導教師,教育部國培專家。華南師範大學兼職教授,廣東省中小學校長中心兼職教授,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兼職教授。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鍾櫻:成都市金沙小學校長。第一屆“明遠教育獎”實踐類優秀獎、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傑出校長獎、首批正高級教師、四川省特級教師、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四川省家庭教育先進個人、成都市勞動模範、首批成都市特級校長。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俞國娣: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總校長。小學語文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杭州師範大學、浙江外國語學院碩士生導師。曾獲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浙江省“三八紅旗手”標兵、浙江省“教改之星”金獎、杭州市“十佳”中小學校長等榮譽稱號。是浙江省第十一屆黨代表、杭州市第十一、十二、十三屆人大代表。任浙江省活動課程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小班化教學聯盟會長,浙江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校長聯誼會會長。

關於舉辦2019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的通知

祖雪媛:北京市朝陽區白家莊小學校長,北京市特級教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市教育學會小學教育研究分會副理事長、北京市大中小幼德育研究會副會長。在36年的教育生涯中,她始終堅持“尊重”的核心辦學理念,守望教育理想,努力創建一座學習的樂園,讓每一名教師和學生都能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