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堅強,就不會被困難擊倒

內心堅強,就不會被困難擊倒

有人做過一項調查:現代人最怕什麼?調查的結果是,50%的人表示害怕失敗。不可否認,失敗是很可怕,但怕又有什麼用呢?怕根本就解決不了問題,相反,它還會促使失敗的發生。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成功,最主要的是取決於他的勤奮和毅力。而勤奮和毅力從哪裡來?強大的內心!只有內心堅強,才不會被困難打敗。

有人向一位智者請教怎樣才能成功,智者笑了笑,遞給他一粒花生,說:“用力捏捏它。”那人便用力一捏,花生殼馬上碎了,露出了裡面的花生仁。智者讓這個人再用手搓搓它。那人又照做了,這時候花生外面紅色的種皮被搓掉了,只留下裡面白白的果實。智者接著指揮那個人再用手捏它。那人使勁地捏,卻怎麼也無法把它毀壞。智者在一旁說:“再用手搓搓它。”可是,不管那人怎麼搓也搓不下來。這時,智者說:“雖然屢遭挫折,卻有一顆堅強的百折不撓的心,這就是成功的秘密。”

內心堅強,就不會被困難擊倒

其實,這是一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話。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人性的弱點決定了很多人在長期受到心靈煎熬的時候選擇了屈服,最後只能得到一個不太滿意的結果。可是,人們又是那麼渴望成功,希望自己能站在勝利的頂峰。在兩方面的權衡之下,成功的人選擇了後者,於是,他成功了!

曾經有個生活潦倒的推銷員,他整天抱怨自己被命運捉弄。聖誕節前夕,家家戶戶都沉浸在佳節的熱鬧氣氛中,推銷員獨自一人坐在公園裡的一張椅子上回顧往事。想起每年的聖誕節,他都是孤單一人,既沒有朋友,也沒有禮物,他沮喪極了,恨不得脫掉腳上的舊鞋子。

內心堅強,就不會被困難擊倒

這時候,他看見一個年輕人自己推著輪椅艱難地從雪地上滑了過來。雖然地面很滑,還有一些小坡,但是他依然頑強地轉動著輪子試圖將自己推上去。周圍很多正在玩耍的小孩子看見他笨拙的樣子,都笑了。可是這個年輕人並沒有理會,他仍然固執地轉動輪子。最後,在一片驚呼聲中他竟然翻過了小坡。

推銷員被這一幕深深打動了,如果他是那個坐在輪椅裡的人,他想他一定翻不過那個坡。單是小孩子們的嘲笑,就足以讓他的內心自卑不已。可是那個年輕人卻忘我地前進著,因為他的目標是翻過那個坡,沒有什麼能阻止這件事情的發生。從此後,這個推銷員一改往日的頹廢,奮發圖強,最後終於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它是一個不斷嘗試、屢敗屢戰的過程。懦弱者永遠與成功無緣,成功只屬於內心強大、堅韌不拔的人。

內心堅強,就不會被困難擊倒

1904年,奧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烏克蘭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裡,家境十分貧寒。1917年,奧斯特洛夫斯基開始參加革命活動。1919年7月,他的家鄉成立了共青團,奧斯特洛夫斯基成了第一代共青團團員,並參加紅軍奔赴前線同白匪軍作戰。在一次激戰中,他的頭部、腹部多處受傷,右眼因為受傷幾乎喪失了80%的視力。嚴重的傷痛使得他不得不離開隊伍。然而,傷勢剛剛有所好轉,他就又回到了革命的隊伍中。

奧斯特洛夫斯基先是到一家鐵路工廠當助理電機師,後又自願報名參加突擊隊,投入到修築鐵路的艱苦勞動中。在工地上,他染上了傷寒並患了風溼病,常處於昏迷狀態。這場大病還未痊癒,他又參加了在第聶伯河搶撈木柴的緊張勞動。在這次勞動中,他的風溼病更加嚴重,還引發了多發性關節炎、肺炎等。

1929年,奧斯特洛夫斯基不僅雙目完全失明,而且全身癱瘓,但他一點兒也不悲觀消沉,他說:“只要心臟還沒有停止跳動,就要讓自己做一個對黨有用的人。”正是這鐵一般的信念和意志支撐著他,他開始在病床上從事文學創作。1934年,他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出版並獲得了巨大成功。

雖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極其艱難坎坷,但是他不屈不撓,從未向困難屈服過。從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生命的真諦,看到了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頑強精神,他用生命告訴我們:

一個人只要將自己武裝到內心,讓自己有一顆銅牆鐵壁一般的心,就能夠克服艱難險阻,讓生命更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