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該不該包攬所有素質的教育?

學校教育首先是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競爭能力的,其次才是讓學生有獲得感、幸福感的。如果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都沒有,哪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呢?

人在哪個階段的學習才能把獲得感、幸福感放在第一位呢?只有等到出了大學校門以後。

最近看了上海紐約大學俞校長所主張的學校階段多元性教育,實際上,這種做法更讓學生難以成長。他的工作環境是大學,不是幼兒園、小學、中學。他對這些階段的教育也不是真正瞭解。

人的一生應該學的知識和技能很多很多,但是,我們應該區分哪些知識技能是一輩子必須用的,哪些知識技能是偶爾使用的,或者是錦上添花的。科學、技術、文化的知識和技能是一輩子都要用的,而美術音樂體育只能是錦上添花的。把美術音樂體育當作一輩子使用的知識技能的人只能是少數。更多的人需要用科學文化的知識技能來滿足一輩子的需要。

所以,從幼兒園到大學,多數人應該重點學習科學文化的知識技能,而不是錦上添花的知識技能。

也就是說,從幼兒園到大學,應該把教育的多元性擱置起來,不應該包攬所有的素質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