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能逆,歲月可期:華麗轉身的人都這樣活

(一)

閨蜜菁菁家境不是太好,爸爸是一出租車司機,媽媽在百貨店做收銀員。她家每個月交完各種生活必需費用後,基本上存不了幾個錢。但親戚們對菁菁一家很不錯:菁菁大學畢業後剛找到工作,大伯就給她買了一輛小車。姑姑阿姨們又湊錢為菁菁付了一套三房的首期款,說是給她當嫁妝。

自尊心作祟,菁菁在家境這件事上說了謊。每每有公司同事聊起菁菁畢業沒多久就又買房又買車時,她撒謊說都是父母幫買的。所以在外人看來,菁菁家境不錯。

但很不湊巧的是,公司裡有個跟菁菁關係不怎麼好的同事,最近去相親,而菁菁的大伯孃正好是男方的紅娘。這個同事一說到公司名,大伯孃就提起了菁菁。大伯孃的本意是感嘆菁菁不管是讀書還是找工作都沒讓幫她的親戚們失望,對親戚們也很感恩,是個很懂事的女孩子。但這番話聽在這位同事耳朵裡可就不是溫馨和感恩了,而是欺騙和取笑。也就是從那天起,無論大事小事,凡是菁菁與這個同事有矛盾起衝突了,這個同事就在菁菁耳邊悄聲說,不然就是透過微信私聊,肆意地宣告著自己知道所有秘密,要挾著菁菁一旦讓她不爽了,她就會把菁菁家境的事傳得人盡皆知。

貧窮能逆,歲月可期:華麗轉身的人都這樣活

圖/ 來源網絡,侵權刪

我跟菁菁是從小玩到大的好友,她的情況我很清楚。當菁菁委委屈屈地跟我說起這件事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其實是責怪的。我一向覺得,自尊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的,而不是盼著別人手下留情,施捨給我們的。輿論的嘴永遠停不下來,但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優秀,堵住長舌們的說三道四。

很簡單的一個人性邏輯,如果菁菁現在是公司業績的中流砥柱,或者在某個領域裡成為了相當優秀的人,那麼她貧困的家境,反而會讓人覺得她有本事。就是因為菁菁工作三年,都還是公司裡的小兵小卒,甚至沒有被評過哪怕一次優秀;就是因為那讓她看起來光鮮的一切,都是親戚們給她築起來的;就是因為她手無寸鐵,所以才會被一些有心人揪著辮子打。只要有人,社會就永遠遵循殘酷的叢林法則,委屈根本無濟於事,要想不被傷害,就得自己強大起來。

貧窮能逆,歲月可期:華麗轉身的人都這樣活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這世界根本就不會有秘密,所有我們希望被隱藏的真相終有一天會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我們能夠做的唯有努力追趕,爭取在秘密被掀開的那天,自己已經優秀到超越了原本的經濟階層,不再害怕那些閒言閒語。

(二)

以前我家很窮。一個布袋書包,我打從讀書始背了將近十年,書包面上全是補丁。我算是爭氣,從小成績都不錯。但糟糕的是,高考前一晚我突然皮膚過敏。在渾身發癢的情況下,那年高考我考得非常差,只勉勉強強考上了三本。

可外人根本不理會我高考時的身體狀況,在他們的觀念裡,貧窮就是高考失利的全部原因:“你看,我之前就說了,高考還得拼教育資源,家裡窮就是考不好”、“多好的孩子啊,就是被窮給害了”……我明白這個世界上難免有些勢利眼,他們總是對我們的貧困冷嘲熱諷,三句不離窮。

可我又能怎樣呢?跟別人吵,跟別人鬧,死皮賴臉地說自己家裡只是樸實節儉,而不是沒錢?還是因為別人的冷嘲熱諷就渾渾噩噩,從此做什麼都提不起精神來?前者的矢口否認只會讓諷刺更甚,後者讓諷刺成真,人窮志窮,一輩子都擺脫不了窮的標籤。俞敏洪曾說,

“自卑的人永遠會失去本來就屬於他的機會。因為自卑,所以你就會害怕,你害怕失敗,你害怕別人的眼光,你會覺得周圍的人全是抱著諷刺打擊侮辱的眼神在看你,因此你不敢去做。所以你用一個本來不應該貶低自己的元素貶低自己,以致於你失去了勇氣。這個世界上所有的門,也因此都被關上了。”

貧窮能逆,歲月可期:華麗轉身的人都這樣活

窮了不要自卑,不是精神勝利法,是我們除了突破自卑別無他法。看過TED的一段視頻《STOP WASTING TIME》,裡面的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你出生時的日期,會被刻在你墓碑的左側。而當你死後,死亡的日期就會被刻在你墓碑的右側。但這兩個日期之間的“破折號”,才是這個墓碑中最重要的事。這條線就代表了你的一生。你曾有機會在地球上留下你的印記。你曾有機會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一段僅屬於你的傳奇。”生與死的破折號那麼短,所以每一次用筆都應當拼盡全力。如果我們努力了,我們還有可能突破貧困;如果不努力,就只能一輩子處在底層。

是的,我們可能奮鬥二三十年,才能擁有別人一出生就享有的東西。可那又怎麼樣呢?就因為我們的起點與別人相距甚遠,我們就要停下來嗎?如果嘲笑還得伴隨我們一段路,我希望自己跑得夠快,讓自己只聽得到奮鬥的呼嘯而過;如果有一天嘲笑停下來了,我希望是因為自己把那些曾經嘲笑我的人遠遠地拋在了身後,而不是因為我自欺欺人地把耳朵捂起來了。

貧窮能逆,歲月可期:華麗轉身的人都這樣活

圖/ 來源網絡,侵權刪

(三)

在某種程度上,打腫臉充胖子、包在連續吃了一個月泡麵換來的漂亮衣服裡,只能模糊我們對自己境況的認知。外界對我們貧窮的確認,會讓我們更明確自己要花多大力氣做多大努力才能扭轉貧窮的代際傳遞性。當年那個憤憤地向著嘲諷的人們喊道,“是,我現在是不夠你們有錢,但我以後會比你們有錢得多!”的女孩子,現在敲下這篇文章如願了。

其實,有時候我們之所以會被一些冷嘲熱諷所擊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內心深處,我們其實也認同對方的觀點,我們也覺得自己的貧窮會成為將來進階的阻礙,我們害怕自己一輩子窮下去。我們不敢驕傲,不敢應聲回懟自己有朝一日會有所成就,因為害怕被打臉。

貧窮能逆,歲月可期:華麗轉身的人都這樣活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馬東曾經在澳洲留學8年,期間吃過很多苦。後來,馬東在《十三邀》裡談到了這段經歷,

許知遠問,“那時候有沒有感受到絕望?”

——“沒有,那時候年輕,總覺得這是一個階段,今後一定會幹點不一樣的,也一定會好。不知道會怎麼好,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好,但一定會好的。”

我認為這是馬東的一種自信。而這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利於我們熬過那些艱難的歲月。彆氣餒,也別妄自菲薄。把命運給的低起點當成饋贈,讓自己享受一回後來居上的驚喜,才是我們該有的人生態度。生活不曾虧待我們任何人,一切外部資源都不過是借力,自己內生髮出來的強勁才能讓我們破繭成蝶。

(四)

貧窮永遠是讓我們難以啟齒的話題,恐怕沒有誰會赤裸裸地拎著自己的貧窮大肆宣揚。欺騙不是我們的遮羞布,成績才是。如果總有一天我們貧窮的過去會被人提起,希望我們已經成長到足夠優秀,而不必也不屑理會閒言閒語;

這個社會總有些人對貧窮很不友好,他們把圍繞在我們身上的所有失敗通通歸罪於貧窮。說者只是帶著一腔嘲諷動動嘴皮子,聽者卻因此自憐自卑自我放棄未免對人生太不負責。即使我們拼盡全力都不過是站在了富有之人開始的地方,希望我們的終點會因為我們曾努力過而不留遺憾;

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願丈量自己的貧窮。知道自己的貧窮,不是為了戴上面具虛偽隱藏,而是為了認清自我還要多努力才能擺脫貧窮,並積極地增持資本。我們現在可以窘迫不堪,但希望有朝一日我們能夠真真切切地華麗登場。

貧窮能逆,歲月可期:華麗轉身的人都這樣活

薛兆豐教授曾在《奇葩說》對“貧”和“窮”作區分,

“貧窮要分開看。貧是你當前沒有多少錢,你當前的財富狀態比較差,或者你當前的收入比較少;而窮是盡、沒有希望的意思。

一項資產的現值等於它未來收入流的折現和。我們許多年輕人是貧,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年輕,因為你還沒有到獲取收入的時間。但是我們年輕人有多少是窮的呢,是沒有希望的呢?我們辯手裡面的青雲,她負債一百多萬去讀哈佛的一個學位,她窮不窮?她不窮。她貧,她欠債,但是她不窮。”

“所以我經常跟我的學生說,

你們可能來自貧窮的家庭,

但是你們自己,都是百萬富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